军事专家孙绪闻,评论起最近的董明珠不当言论事件,的确很有头绪,但缺少思维。
董明珠说“我们在人才培养中绝不用海归派”,更直言“海归派里面有间谍”。很多人对此持反对态度。军事专家孙绪闻站出来,力挺董明珠。他是怎么说的呢?
第一,对董明珠表示尊敬,说董明珠是爱国者,受到全国人民尊敬;
第二,一些靠耍嘴皮子的人永远没有资格指责一位实干家;
第三,董明珠她的格力公司想用谁,这是她的权力、权利和自由,其他人无权说三道四;
第四,有少数人被外国渗透洗脑,走到了国家利益的对立面。

这是孙绪闻一上来抛出的主要观点。我认为全都对,没一个是错的。但是,这也全都还没有说到问题的关键处。
问题的关键处在于,这话能不能公开说。能不能公开说“海归里有间谍”呢?后面,孙绪闻自己也承认,“表述方式值得商榷”,说明他也知道这话不能公开说。他甚至直言:
如果董明珠接受媒体采访,或在公开大会发言说这种话,可能就不太妥当。
只是,孙绪闻并不认为董明珠是公开说的,他认为董明珠是在内部会议上说的。孙绪闻说:
更为关键的是,董明珠是在公司内部开会说的话,拿出来在全社会炒作批评,有必要吗?值得吗?就比如你在家里、在公司开个会,关起门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难道要拿到社会上来炒作吗?

好了,问题来了,既然是内部会议,为什么第一财经能够报道出来?这是不是说明还有记者参加了旁听?或者格力内部有人把董明珠讲话给泄露出来?
我梳理了这件事的过程,发现最早报道这件事的,就是第一财经。4月22日格力召开会议,当天夜里23点11分,第一财经就进行了报道。随后新京报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发表评论,引发更广泛关注。
总之,如果不是第一财经有记者参加旁听,就肯定是格力内部有人泄露出来,透露给了第一财经记者。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就说明格力召开的会议不是闭门会议,就是公开的会议。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就说明格力内部现在就有内鬼,是不是间谍,似乎不好说。
总之,说董明珠不是公开说的,说她是在内部会议上说的,这似乎站不住脚。

孙绪闻大概因为是“军事专家”(不知道专到什么程度),有一种职业的敏感,支持防范间谍。这当然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就算是董明珠在内部说的,这种因噎废食的一刀切式的防范间谍,合适吗?
孙绪闻还说了一个荒诞的理由,说格力业绩如何如何,怎样怎样,所以他反问:
反观那些批评者,有几个企业的成就能与格力比肩?成天耍嘴皮子找别人的错,我们中国如何向前发展?
这话的言外之意,不外乎是说,没有董明珠的成就,就不能批评董明珠。有这样的道理吗?如此说来,这些社会评论家似乎全都没有资格评论。那么,孙绪闻的评论对象,是不是都不如他呢?
孙绪闻更奇葩的地方在于,进行了阴谋论。他这样“阴谋”道:
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董明珠的言论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弹?说到底,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现在留学产业规模庞大,相关从业人员数以百万计。董明珠这番话,等于给这个产业泼了盆冷水。
按照这个阴谋论,反对董明珠此话的人,原来大都是经营留学产业的。这可能吗?孙绪闻这种“浮想联翩”,令人匪夷所思。这不是一个“军事专家”应有的水平,倒像是一个为了流量无所顾忌、信口开河的小自媒体。

董明珠爱国,值得赞扬。董明珠在自己的企业想怎么用人就怎么用人,别人无权干涉。董明珠在内部说“海归里有间谍”,也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董明珠公开说“海归里有间谍”,或者她的内部会议是对外开放的,她这样说,就是不对的,这样说等于把整个海归群体置于人人可疑的境地。这样的后果,就是海归人人自危,不敢回来为国效力,或者没有单位敢用了。
孙绪闻说:
看看钱学森、邓稼先这些老一辈科学家的选择。他们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效力,靠的是拳拳报国心,而不是“海归”这个头衔。真正的人才,不会因为董明珠一句话就失去价值。
这简直可笑。钱学森与邓稼先如果不是海归,他们能有那杰出的才学吗?有拳拳报国心的人多的是,没有才学何用?
真正的人才确实不会因为董明珠一句话失去价值,但是却会因为她这句话不能够为国效力!人才的价值是不会变的,但是人才为谁效力却会发生变化。中国不要,自然有别的国家要,高端人才自有用武之地,也必有用武之地。
军事专家孙绪闻讲的对,完全赞成。海归受西方教育,意识形态西方化,很容易被美国西方收买利用,甚至会主动为美国西方提供情报,海归中间谍汉奸卖国贼多是事实。格力董明珠不用海归是企业的权利和自由,外人无权说三道四。
现在的海归能跟建国初期的比吗?那有什么好鸟?
各领域顶尖学者专家,有几个无留学背景?
在哪里说,我都支持,海龟大部分都是间谍,而且,能力不行。为啥不培养国内人才,而且养白眼狼呢?
咋了嘛,一个个急的啊。不用就不用了,你也可以不去啊[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