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京东做外卖是因为美团闪购?不可能!
四月份,京东做外卖的热度,俨然已经超过了最火的AI话题,不过,大家关于刘强东做外卖的讨论,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老刘是因为美团闪购冲击了京东的电商基本盘,所以去进攻美团的外卖基本盘。
理由是,去年,京东整个平台的日均订单量是500万,而美团闪购日均单量是1000万,而且有几个品类是美团超过了京东,所以被认为是即时零售电商对物流电商的冲击。
对于这一点,调皮电商认为,纯属无稽之谈,恐怕刘强东和王兴也都不会认可。
我们先说几个基本常识:
第一,据投资人估算,美团闪购2024年的GMV大约为2620亿到2700亿,在8200亿的大盘中,占比32%到35%之间,增速为25%。
但是去年京东的GMV大约为3.5万亿(也有数据说京东是3.8万亿,豆包给出的数据则是4万亿左右),2620亿对3.5亿的大盘形成了很大冲击吗?需要刘强东亲自出马报仇雪恨吗?
再说了,根据部分媒体的数据,去年超越京东地位的是抖音电商,抖音电商成了行业第三,京东成了行业第四,但是双方官方都没有确认这一消息。
如果刘强东真的要报仇,应该找抖音电商啊,怎么找到了美团呢?
第二,美团闪购也不是专门抢京东的电商份额,抢的是全行业的份额,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网上零售额为15万亿,而电商行业总GMV为25万亿,美团闪购是从25万亿的规模里抢了2700亿的份额,怎么是单独抢了京东的基本盘呢?

另外,京东和阿里都有即时零售,这个领域“三国大战”了这么多年,不至于要让刘强东忽然直接出手。
第三,即时零售和电商,目前看主要还是互补关系,不是竞争关系,即时零售主要是紧急型需求,电商是计划性消费和随机性消费都有,竞争关系肯定是有,但是更多还是互补,因为紧急型需求的SKU数量很少,只有几千个,但是电商的SKU是几千万个,不在一个级别。
即时零售的增速比电商快,但是也只是比淘天京东快手的增速快一些,跟拼多多和抖音电商相比,是差不多的,都是25%左右。
美团闪购真正抢的是线下实体零售的份额,他们才是相爱相杀,因为美团闪购主要是前置仓的订单,只有3万个前置仓,占了美团闪购40%的订单量;前置仓的定价体系,完全打破了隔壁实体店的定价体系,前置仓的库存管理水平又远高于实体店,所以才抢了很多实体店的订单。
当然,美团闪购也给实体店提供配送服务,而且也是单量最大的平台,所以,对实体店来说,美团闪购是个复杂的角色。
从上面三层分析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美团闪购与京东的电商基本盘就没啥交集,就算有也是手机、3C等个别品类的冲突,而且,美团闪购抢的也是全行业份额。
据媒体报道,刘强东在朋友的朋友圈里回复说:“在我外卖上线之前,我特意请了程维、兴哥和劲波一起见面喝酒聊天。我很简单直接:你做了这么多年的零售我从没有说过一句难听话,因为零售不是我的,不是京东的,任何人都可以做。我没有资格抱怨,做外卖也一样,只是希望兄弟们都能够守好自己的底线。”
这段话再次证实了调皮电商的判断,老刘和兴哥之间,没啥大仇,不存在为了反击美团闪购就去进攻美团外卖,什么围魏救赵,什么防守反击,都是胡扯。
最后,再提出一个实证,如果老刘在意的是美团闪购的进攻,那应该排兵布阵去攻打美团闪购啊,现在是完全没有,美团闪购反而借着跟京东的攻势,大规模制作话题,还到处打广告,订单量从去年的日均1000万涨到了现在1300万到1400万,增速还提高了。
假如老刘真的在意美团闪购,能眼看着美团闪购借力打力在即时零售上高歌猛进?老刘直接把百亿补贴给即时零售,不就阻止美团闪购的进攻了吗?但显然他并没有这么做。
所以,大家擦亮眼睛啊,这一波京美大战,明显是美团闪购借着双方打架的声势搞了一场自己假装在战场的借势营销。
很多人说,京东美团打仗,把饿了么打没了,然而美团的算盘是不但要把饿了么打下去,还要把自己的闪购业务打出来,所以,这一波外卖大战,美团一点亏都不吃啊,而且,真正打防守反击的是美团,而不是京东。
我们之所以先把这个事情捋清楚,就是要分析老刘做外卖的真正动因和美团闪购的真正动机,如果动因和动机都分析不准确,就无法预判将来的行为。
那老刘到底想在外卖领域干啥呢?为什么盯着美团打呢?美团又真的受伤了吗?
02 刘强东想要的,不只是外卖
前段时间,刘强东自己去送外卖,晚上又和骑手们一起喝酒,我一下就明白了,老刘做外卖绝不是给自己主站引引流,或者给美团压力抢个10%的外卖份额,老刘这是拿出了“二次创业”的阵势啊。
“二次创业”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老刘本身不需要二次创业,自己已经有四家上市公司了,但是,通过这一仗,能激活整个集团的斗志,更重要的是,外卖这个行业,必须要用创业的势头才能打出一片新天地。
第一,外卖市场已经是极度饱和市场,外卖大战最后剩下了美团和饿了么,抖音正在做外卖,滴滴也做过外卖,包括京东也在在六七年前做过外卖,但都没有改变行业。
如今,要想打破外卖格局,必须要有能战斗的老板亲自带队:
饿了么没有灵魂人物主导,阿里现在的主要精力在AI,饿了么现在能守住20%的市场份额就不错了,顺带说一句,只要阿里还给饿了么入口,饿了么不至于被打没。
抖音外卖则是一个二级部门在做,能调动的资源有限,不具备冲击外卖行业格局的实力。同时,外卖不是流量打法,抖音流量虽然很多,但是做外卖和即时零售,还没有取得突破,根源在于,这个业务是反内容的,因为需要极短时间内满足需求,靠内容转化太浪费时间。(抖音的本地生活业务,我们另写文章论述)
所以,外卖要破局,必须要有极强战斗力的创始人领衔才行,老刘亲自带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把外卖固若金汤的格局打破了,而破局的手法,也的确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第二,老刘的稳准狠。
自从2月底要正式做外卖,老刘出手可谓稳准狠:隔三差五就出招,这是稳,代表备战很久了;免佣金降佣金、给外卖小哥上五险一金、幽灵外卖这三招挺准,抓住了大家对外卖行业的不满;自己去送快递晚上还跟骑手兄弟们喝酒,这一招挺狠,还有第一个在外卖行业做百亿补贴,效果拉满。

第三,老刘做外卖下血本,值不值?
有人会质疑:外卖行业的GMV跟京东的强项3C家电不一样,投入百亿补贴,带来的GMV可能也就千亿左右;美团做外卖也是很多年才盈利,京东能亏几年?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先看几个数据:
首先订单量方面,4月22日,京东外卖日单量超过1000万,2月底开始历时56天,从日单量500万到1000万仅用时7天;美团日单量从500万到过千万用了7个月。
现在饿了么日均单量2000万,美团日均单量8000万,这意味着京东外卖已经基本占比10%了,提前8个月实现了外界机构的年度预测目标。
再看商家与骑手,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3月,同时使用美团APP与京东APP用户规模同比增长15.2%,达3.55亿,而同时使用美团众包APP和达达秒送骑士APP的用户规模升至126万。可能刘强东一顿酒,就给京东秒送带来百万骑士。
最后,看用户规模,用deepseek给出的数据,4月17日,京东APP日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36亿,较外卖上线首日增长2073万,用户打开频次与停留时长也有所提升 。
2015年,刘强东录制央视的《对话》节目,我们一堆媒体人在底下当观众,我记得当时刘强东提到想让消费者在京东逛起来的愿望,记忆犹新。
那时候,消费者去京东,总是买完就走,而3C家电这种产品购买周期又很长,导致用户购买频次不够多,所以那时候老刘主推日化百货品类。
现在,虽然京东的日百也做起来了,但京东对消费频次和订单量的渴望依旧强烈,外卖是比即时零售更加高频的品类,有些人一天就要点三四次外卖。
所以,这种用户增长和频次增长,真不是原来电商打法能做到的。
有了这种增长,值不值的话题可能不必讨论了,我们再来看看战略意义。
第四,刘强东想要的肯定不只是外卖
京东去年把达达私有化了,达达作为上市公司,是与京东到家合并而成,但是达达的发展并不理想,现在刘强东此次亲自操盘外卖,肯定是要把本地生活这块业务重新组合,再造一家类似美团的上市公司,绝不可能只是为了补充主站的流量。
只不过再上市,肯定不会叫达达了,可能叫京东外卖,也可能叫京东秒送,或者叫京东生活。
上面提到,刘强东做外卖前,约了美团王兴、滴滴程维、58同城姚劲波三个人,这三个都是本地生活的老板,刘强东只是第一个拿美团开刀,同城生活的家政、维修业务,京东早就做了,只有打车业务还没做,但肯定会做的。
外卖只是刘强东刺入本地生活的“尖刀”,等到将来,京东外卖日单5000万时,京东本地生活业务上市,就基本无虞了。
03 京东外卖的未来,最愁的不是美团
现在京东做外卖,前面已经有美团趟过路了,京东还挖了美团高管郭庆去操盘,所以,美团踩过的坑,京东外卖可以绕开,而且可以一路狂奔,因为具体如何盈利,美团早就打好样了,京东外卖照做就行。
我用腾讯元宝总结了美团外卖十年来的订单走势,每一个节点,都值得京东外卖借鉴:

京东外卖现在已经日单过千万,调皮电商预计,下一步是日单量2500万到3000万,超过饿了么成为正式的行业第二。
这场外卖大战名义上是京东和美团打,但大家都知道抢的是饿了么的地位。
当然饿了么应该不会坐以待毙,因为饿了么如果沦落为第三名,那真不如卖给抖音,抖音对本地生活的野心要比阿里更强烈更执着,卖给抖音后,让抖音、美团、京东去厮杀,这三个都是阿里的老对头,阿里正好坐山观虎斗。
如果饿了么开始反击,那么京东外卖与饿了么的缠斗会很激烈,所以,补贴大战会在这两家拼个你死我活,美团凭借1450万的商家体量和生态协同效应(闪购、酒店等几乎全行业都入驻了美团),倒是不容易失去基本盘。
若能打赢饿了么,京东外卖再向5000万日单量进击,美团当年从3000万到5000万,有特殊情况助攻(可以仔细看上面的图),但是,京东外卖要冲击5000万单量,需要建立地面团队了,光靠补贴和各地服务商还不够。
因为,日订单超过3000万,百亿补贴也补不起了,甚至日单量到2000万,就很难持续补贴下去(这就是为啥饿了么和美团并不急于开展补贴大战的原因),必须要有阵地战,有生态协同,更重要的是要靠技术优化成本、提高效率。
如果说京东外卖日单量超过1000万是第一次破局,日单量超过饿了么将成为第二次破局,日单量超过5000万将是第三次破局,这个时候才是与美团的全面战斗。
第一次破局靠补贴,第二次破局就要靠地面部队,第三次破局靠生态协同和技术突破,在流量成本和履约成本上,与美团一较高下。
所以,对京东外卖来说,往后的每一场大战,都是恶战,尤其是第二场,如果不能超过饿了么,就谈不上本地生活业务板块的重组上市。
而饿了么到底是通过补贴大战狙击京东外卖的晋升之路,还是悄悄的放过京东外卖,让自己的两个老对头京东与美团去厮杀,也是一种抉择。
因为饿了么跟美团打,无论是地面部队,还是技术优势,还是生态协同,都打不过,如果这三样打不过,那补贴大战就无从谈起;自己打不过的敌人,让京东去打,行不行呢?
反正自己有淘天和支付宝给饿了么引流,饿了么肯定不会被打没,等到美团京东分出胜负或者打个平手,那他们的日单量可能也就是五六千万,反而跟自己没拉开太大差距。
只不过,这是外卖的小账,如果算电商+外卖的大账呢?京东外卖赢了,势必带动电商业务也快速增长;美团外卖无论输赢,美团闪购也加快增长了,双方在电商和本地生活领域都各得其所。
所以,阿里到底会怎么选呢?应该打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只不过投入多少资源去打,也很微妙,京东投入了百亿补贴,饿了么投入少了,可能只是得到一个参与奖;若是也投入百亿补贴,则双方的缠斗会更长一些,但因为是刘强东亲自主导的大战,又是奔着上市去的,饿了么恐怕很难阻挡京东外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