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时生有手记 2024-04-18 03:03:59

2000年,中国已经成了全球DVD第一大生产国,全国产量的一半都被出口到美国或者欧洲。但是中国向美国出口一个DVD,售价135美元,利润只有低的可怕的2块钱。为什么?因为大多数利润基本都被日本吸走了。

2002年,日本6C联盟起诉中国DVD厂商侵权,前前后后中国DVD厂商赔了230亿人民币。这还不算完,后续要生产DVD,还要给日本企业交专利费。在DVD的技术上,日本企业手中握有2000多项专利,只要生产,就不可能绕过日本的专利墙。不过好在DVD在电脑逐渐兴起的过程中被取代了。

日本人的科技树点错了吗?明显没点错,在不费吹灰之力的情况下,让当时中国的DVD生产厂商全部为日本打工。所以并不能说日本点错了科技树,而是日本直接把科技树给砍了,然后给搬到自己院儿里,看一眼就得给钱。这就导致只要有国家跟着日本的技术路线发展,日本吃肉喝汤,别的国家估计连汤都喝不上,日本这一点做的比他的美爹可要厉害多了,最起码欧盟跟在美国屁股后面,还是能啃一点骨头的。所以在各国发展本国的产业时,都会想方设法绕过日本的技术路线,否则就可能整个国家都在为日本打工。

举个例子,日本在发展产业的问题上,就是搞投资修路的模式。起初和大家一起修一条路,然后日本又独自在路上修一座收费站,但凡过来的人都要交钱,在几年之后,大家就不干了,一起修另一条路,都不和日本玩了,日本就开始在风中凌乱,。

最为典型的就是日本的等离子电视技术,当时的等离子电视路线要优于液晶面板,日本企业也认为这会是电视发展的最终形态,不断加大投入,捏住了等离子电视几乎所有的关键专利。深受日本专利限制的韩国马上就不干了,大力发展液晶面板技术,最后在LCD和LED面板技术上取得突破,加上中国后来的入局,液晶面板价格不断下降,现在一块4K分辨率,32寸的液晶面板屏幕,市面1000出头就能买到,结果就是日本的等离子电视技术直接崩了。

也可能是受此影响,所以日本的思路开始变了。不是和大家一起修路自己盖收费站,是听到你说要修路,日本就开始修收费站了。摆明了我就等着你送上门来,就看你接不接了。这个最典型的就是氢能源赛道了。

氢能源赛道不好吗?好,毕竟氢气烧完是水,就这一条就够了。当然氢能源很危险,动不动炸一下,整条街都得遭殃,但是安全不能慢慢完善吗?

所以,这都不是理由,最重要的理由是投资进去就是给日本做嫁衣。就看现在的全世界,除了日本之外,在氢能源领域大规模投入的国家有几个?美国跟了吗?欧洲跟了吗?中国跟了吗?没一个正眼瞧日本的,原因就是你摆明了要割我肉,我还赶着给你递刀?

当然,这也不是说咱们完全不研究氢能源,而是作为备用计划,先养着再说。毕竟日本专利墙堵在路口,硬着头皮上等于白干。日本几千亿投资进去,变不了现,急不急。日本急我们就不急,继续搞咱们的电动车,等中美把电动车市场都吃的差不多了,日本手中的氢能源专利也快到期了,到时候咱们再来分氢能源的蛋糕。日本天天想让别的国家给自己当打工仔,到时候日本式要全换回来的。典型的自己吃相太难看,逼着中美欧抱着靶子一起跑路,那你怪谁。

不过这也反应了日本这个民族的深层次问题,好赌成性的民族性格依旧没有发生变化。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如此,1941年偷袭珍珠港是如此,到现在还是如此。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日本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必然。一个岛国,要啥没啥。在技术落后的时代,对日本最重要的只有资源,所以才有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到处烧杀抢掠,只要成了,日本就有了资源保障,日本就能继续衣食无忧,输了就一败涂地。

二战结束后呢,全球贸易体系开始逐步确立,日本人就开始凭借着美国扶持的技术以及战前的老本,利用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日本早早地就完成了产业升级。所以在这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都非常吃香,日本经济也迎来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期。

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重新崛起,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日本产品的竞争力已经越来越不够了,进口加工再出口的模式,技术上可能依旧领先,但从成本上来算,直接被制造业大国爆锤,尤其是某个东方大国。日本那怎么办呢,所以日本就开始发展超前技术,等其他国家技术追上来了,日本就拿出自己专利墙,你这个用了我的技术,那个用了我的技术,想要用我的技术,没问题,那我要点授权费,也没问题吧。授权费是多少呢?利润的80%。

玩着玩着,就会发现,采用日本技术的公司越来越少,如果一旦日本提前布局的赛道,其他大国看都不会看一眼,自己完蛋去吧,所以就成了日本的氢能源汽车领域成了孤家寡人。

这时候又有人要问了,现在咱们的电动车不也是一样。

但是这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新能源电动车从来不是垄断的,马斯克的电动车给中国交专利费吗?BBA也有电动车,给中国交专利费吗?都不给中国交。而且中国现成的电动车产业链,BBA都能采购。现在他们说不玩了,为啥?其实就是一个,就是在价格上干不过中国电动车,不到10万块的电动车卖到欧洲去,直接把欧洲老牌车企干报废,他们自己生产出来,估计能覆盖人工成本都够呛,这也直接说明一个问题,老牌工业国家的商品,一直都溢价过高,但这还能怪谁呢?

0 阅读:0

时生有手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