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康佳集团发布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44亿元,同比增长3.32%,利润总额2.58亿,同比增长141.79%。
资本市场的反应印证了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今日深康佳A开盘涨停,现价5.45元,涨幅10.10%。
从财务指标的全面改善,到资本市场的积极响应,都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这家老牌国企不仅走出了转型阵痛,更已重回增长通道,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半导体与消费电子,构筑坚实的技术壁垒
探寻康佳2025年一季报发现,半导体与消费电子两大主业强劲增长,正是康佳重回增长轨道的关键。
过去几年,无论是在半导体光电领域还是在半导体存储领域,康佳都进行了布局和技术卡位。
尤其是光电领域,重庆康佳光电成功打破技术壁垒,开发多款主流倒装MLED芯片和AR垂直芯片,Mini&Micro LED各尺寸芯片正持续迭代升级,技术代差从“追赶”转向“引领”。
同时,在巨量转移技术方面,重庆康佳光电已成功开发包含“印章+激光+检测修复”在内的全流程巨量转移技术,技术水平保持行业领先。
在半导体存储领域,康佳同样表现出色,其已搭建起“设计+封测+渠道”的全产业链条,如康芯威主攻主控芯片设计与研发,康佳芯云专注于“封装+测试”,中康存储负责销售渠道建设等。
据中国产业研究院预测,全球Mini LED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85%),Micro LED市场规模超过35亿美元,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布局最密集的区域。竞争格局呈现“头部集中+细分赛道差异化突围”的特征,AR/VR、车载显示、大尺寸商显成为核心增长引擎,而巨量转移、封装工艺、驱动IC等关键技术仍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壁垒。
其实,从年报以及近年来的资本动作中不难察觉,康佳正通过半导体技术卡位、产业链覆盖协同以及终端产品赋能,进一步增强了自身在半导体领域的话语权,更为国产化替代与产业生态重构注入了关键变量,让自身开启穿越周期的成长新篇章。
而在消费电子业务方面,康佳也始终将技术创新放在首位,不断推进产品迭代。空调产品以AI算法实现精准控温、冰箱产品持续突破保鲜技术边界、洗衣机产品集成智能程序和感知技术等多种功能、电视产品接入DeepSeek等先进的AI技术,为用户带来更智能的交互体验......
很显然,这些创新并非简单堆砌技术,而是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洞察与深度回应。结果就是,康佳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巩固了自身在家电行业的领先地位,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岿然不动。
此外,半导体作为消费电子产业上游的高附加值环节,也能够和下游的消费电子业务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协同。
这一策略既能使其构筑坚实的技术壁垒,形成错位竞争,又可推动研发投入向终端溢价转化,这也是康佳业绩向好的原因所在。
基层出身的“康佳人”,更能把握发展方向
其实,康佳之所以能够在半导体业务和消费电子上,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和其团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24年8月,康佳宣布了高层管理团队的重要变动,新管理团队有一个显著特点,都是从康佳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康佳人”。
他们对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细节、市场定位等方面有着更为透彻的了解,能精准把握公司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潜在机遇。
当某些企业还在为“空降兵”与原有体系的磨合付出代价时,康佳已经在优秀管理团队带领下,在短时间内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
这也意味着,康佳逐渐摆脱了战略的摇摆期,并持续优化业务,开始向消费电子与半导体“双轮驱动”的产业结构转变。
半导体产业的特性决定了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博弈——核心技术专利壁垒高筑、工艺迭代周期长达5-10年、人才梯队建设需持续投入。
过去,康佳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这件“难而正确的事”,并持之以恒地投入多年,终从最初的技术默默积累,到如今实现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成功构筑起坚实的竞争壁垒。
展望未来征程,康佳仍需进一步聚焦主业发展,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方能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精准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纵观家电发展史,康佳的战略路径,与三星半导体崛起有着明显的共性。三星自1983年启动半导体战略以来,历经多年亏损期,但在坚持自主研发与技术并购双线并举之下,最终在存储芯片、显示面板等领域建立全球霸权。
而康佳在今年一季度所取得的成绩,不仅证明了其新管理层调整方向的正确性,更让我们有充分理由期待他们将带领康佳在发展征程上,书写更高质量的篇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