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突然介入,拜占庭帝国疲于应对,统治范围开始收缩

阿雄说历史 2023-12-18 17:16:54
前言

在查士丁尼皇帝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经历了内部改革和外部扩张战争,达到了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这个黄金时期的表现,不仅包括帝国在查士丁尼的政治体制改革下,恢复了罗马帝国在西方的大部分统治,还体现在拜占庭帝国,在其管辖范围外强大的国家影响力上。

拜占庭帝国不仅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古典文明,还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东方封建特色的拜占庭文明。

拜占庭帝国,从建立到灭亡经历了整整一千年,人们称其为“千年拜占庭”。

然而,查士丁尼去世后不久,也就是公元7世纪初期,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力已经严重下滑。

这种情况表现在查士丁尼重新获得控制权的西方地区,已经开始逐渐失去控制,纷纷宣布独立,重回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蛮族政权林立的时代。

西征军

同时,拜占庭帝国在东方地区,也受到游牧民族如阿尔瓦人和斯拉夫人的冲击。

尤其是阿拉巴人的入侵,使得原本由帝国控制的著名城市,叙利亚和埃及等地被全部占领,这使得帝国的统治危机大大加重。

由于这些领土脱离拜占庭帝国控制,和大规模外族势力入侵,都是发生在公元7世纪,因此,人们将这个时期称为拜占庭帝国的7世纪危机。

这次危机虽然不如罗马帝国时期的3世纪危机那么严重,但实际上对拜占庭帝国造成了很大影响。

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做了很多事情,但在他去世后,拜占庭帝国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更糟了。

他生前对西方进行了军事征服,赶走了那里的日耳曼民族,但这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发了新的危机。

因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法兰克人等民族随时都有可能回来。

阿拉伯人入侵拜占庭查士丁尼死后拜占庭帝国西方领土的失控

从公元533年查士丁尼皇帝,命令贝利撒留出征北非汪达尔王国,到公元55年拜占庭军队,摧毁东哥特王国在意大利的统治,并将影响力扩展到西班牙的沿海地区,整个对外战争持续了21年。

如此长时间和大规模的征服战争,对拜占庭帝国的国力,构成了严峻的考验。

如果不是在查士丁尼的强大统治下,这样的征服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们也要知道,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因为大量的蛮族入侵。

这些蛮族几乎瓜分了西罗马帝国的统治区,建立了西哥特王国、东哥特王国和汪达尔王国。

这些蛮族的风气本来就很彪悍,再加上他们有强大的骑兵和单兵作战能力,要征服他们非常困难。

拜占庭经过20多年的战争,终于征服了他们,但这也导致他们自己的势力大幅削弱。

阿拉伯人士兵

拜占庭帝国和西方很多国家打起来,双方都是实力强大,这场争斗的结果就是一定会有一方受伤。

不仅如此,这些游牧民族政权占领的地方,都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重要城市,比如东哥特人占领的意大利城,汪达尔人占领的迦太基,西哥特人占领的西班牙,都是一方的重要据点。

你可以想象一下,要想拜占庭帝国控制这些地方,需要消耗多少国力资源。

在贝利撒留艰难地攻占意大利城时,他命令士兵可以随便抢劫,这不难想象这不是因为拜占庭前线军队,长期战争中军队给养不足导致的。

就是因为这些拜占庭的士兵在意大利的城市里烧杀抢掠,所以引起了市民和东哥特人的反抗情绪,甚至他们还联合起来反对拜占庭的军队。

这些蛮族政权在罗马帝国的地盘上,也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所以他们的政策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查士丁尼在统一之后,突然更改了法令,结果引发了社会的动荡。

在他死后,这些地方的人和周边的蛮族,都开始反对拜占庭的统治,公元7世纪初期西方地区,基本脱离了拜占庭帝国的控制。

斯拉夫人入侵阿瓦尔人、斯拉夫人以及阿拉伯人的入侵

当帝国渐渐失去对西方领土的控制时,拜占庭帝国的东部领土,也遭受了自帝国建立以来,最严重的外族入侵。

更糟糕的是,由于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对西方的大规模战争,导致帝国本土的社会危机。

战争需要大量的军费,为了保证战争的供应,查士丁尼不断加重对本土人民的赋税。

尽管拜占庭帝国的工商业很发达,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帝国本土的老百姓,因为政府收得税越来越多,已经开始过不下去了。

虽然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和原来的罗马帝国有很深的历史联系,但是老百姓并不这么看,他们只记得罗马帝国后期的战乱和沉重的税。

查士丁尼大帝

而查士丁尼用老百姓的血汗钱,满足自己的私欲或者追求帝王霸业,当然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拜占庭帝国的广阔领土,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

帝国的内部民众力量正在逐渐壮大,让帝国统治者感到头疼的,还有来自北方的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对帝国东部发起的激烈的军事进攻。

他们经常从海路和陆路入侵帝国,让拜占庭统治者应付不过来。虽然这两个入侵的游牧民族,给帝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帝国还是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抵抗他们的入侵。

公元7世纪,拜占庭帝国真正的敌人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在中亚地区崛起后,势力不断扩张,公元7世纪初开始威胁拜占庭帝国的东方边境。

公元7世纪30年代开始,阿拉伯人逐渐占领了拜占庭帝国的大部分领土,包括巴勒斯坦、叙利亚等两河流域重要城市。

拜占庭帝国的势力范围不断缩小,从7世纪中后期开始,阿拉伯人几乎成为了定期入侵拜占庭帝国的势力,帝国由此进入了黑暗时期。

进攻君士坦丁堡征伐战争以及外族入侵下形成的军政合一体制

查士丁尼时期对西方的大规模用兵,虽然表面上看帝国已经控制了西部,许多蛮族建立的国家也都灭亡了。

但是由于他们已经在这些地区统治了半个多世纪,各种政策法令已经对当地人产生了影响,所以拜占庭要想彻底控制这些新收复的地区,还需要很长时间。

但是当时的拜占庭帝国的国内情况不太稳定,所以查士丁尼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制定新的政策。

最后他决定在刚刚征服的北非地区和意大利地区,实行具有军事专制色彩的军区制度。

这就意味着把这些地方分成几个军区,并且让他信任的军队统帅去管理这些军区,从而加强对这些地方的统治。

君士坦丁十一世

希拉克略皇帝在帝国最艰难的时刻里,为了防止帝国的核心区域动乱,就直接把西部的军区制度搬到了帝国本土,希望通过中央强大的军事实力,来压制地方的反抗力量。

希拉克略在这个时期,把帝国东部划分成了三个军区,每个军区都由总督来管理。

康斯坦斯二世在位期间对祖父的军区制进行了完善。为了限制东部地区总督的权力,他把全国分为6个军区。

到了公元9世纪,刺手帝国的军区已经多达10个,而到了公元11世纪,更是高达38个。

衰落的拜占庭评价

7世纪时,拜占庭帝国遇到了一次很大的危机。虽然外族入侵是主要原因,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统治者,在打击敌人时的一些不当行为,给帝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查士丁尼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不顾人民的痛苦,用他们的血汗去打仗,这必然会引发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

另外,帝国在征服西方地区后,没有认真地去重新建立对这些地方的统治,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极端的军区制,对当地进行了强硬的统治,这肯定会让当地人民非常不满。

假如拜占庭的统治者,能采取更温和的政策,那么帝国在西方的统治,就不会这么快就崩溃。

这种极端的军区制,甚至还被应用到了帝国东部的统治地区,主要就是为了用武力镇压地方的动乱。

公元7世纪初期,拜占庭帝国遭到了外族的入侵,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是整个亚欧大陆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

但是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开始变得强大,开始进入文明阶段,他们正处于快速扩张的时期,并且离拜占庭帝国很近。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可能轻易放弃这块肥肉。虽然这两个外族势力还在发展中,实力相对较弱,但拜占庭帝国仍能应付。

但中亚地区突然出现的阿拉伯人就不那么好对付了,阿拉伯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在宗教的指引下不断扩张,实力不断增强。

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变得越来越强大,开始进入了文明阶段,正在快速扩张,离拜占庭帝国很近。

他们是不可能轻易放弃这块肥肉的,虽然这两个外族势力还在发展中,实力相对较弱,但拜占庭帝国还是能应付。

但是中亚地区突然出现的阿拉伯人就很难对付了。阿拉伯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在宗教的指引下不断扩张,实力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战争》

0 阅读:109

阿雄说历史

简介:感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