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临河长叹
孔子离开卫国,意欲前往当时的大国晋国。向北行至黄河边时,听说晋国也发生了内乱,国中两名贤人窦鸣犊和舜华被杀了。听闻此事,孔子顿生悲慨,他伫立在黄河边,久久难以释怀,最后慨然长叹:“这浩浩荡荡的黄河水,果真是洋洋大观。不让我渡河而去,怕是上苍的意思啊。鸟兽都知道避开危机,何况我孔丘呢!”
110:创作《陬操》
从黄河边返回时,孔子在陬乡稍做停留。在此,他创作了琴曲《陬操》,借此抒发他对贤人遇难的哀伤之情。
在周代的教育中,士人必学鼓琴、瑟。孔子更是时时将琴带在身边,处处注意学习音乐。奏乐,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与情感、修养和精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伴孔子终生。
111:佛肸之召
晋国的动乱,源于晋国贵族赵氏与范氏、中行氏之间的争端。而处于斗争漩涡之中、掌管着范氏中牟邑的邑宰佛肿,派人前来召唤孔子,孔子想要应邀前往。
子路表示反对,孔子解释说:“真正坚硬的东西不怕磨,真正洁白的东西染不黑。我又不是那味苦的匏瓜,只能放着看不能吃。对方既然主动邀请,我也应当尝试。”话是如此,但晋国的混乱让孔子最终未能成行。
儒商大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