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致印度朋友的一封信

万小妖说 2025-02-19 12:14:38

为何 Deepseek 能引发全球瞩目?换个角度,看看它写给印度的这封信,或许就能找到答案。在阅读这封信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印度对于 AI 的态度。印度曾宣称,他们也能够做出类似 Deepseek 的成果,只是需要时间。

早在 2024 年 3 月,印度便宣布了一项规模达 12 亿美元的印度 AI 使命计划 。然而,去年 AI 公司的 CEO 访问印度时却直言:“别开玩笑了,和我们竞争毫无希望,你们不应尝试,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多多努力。” 随后,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部长回应道:“有人质疑我们的资金投入,但看看现在,人家 Deepseek 不是取得成果了吗?人家仅用 550 万美元就做到了,他们能做到,我们也可以。”

那么,Deepseek 对于这场争论持何种看法呢?它认为大家应当独立自主地开展创新,而印度不妨继续从事外包、编写代码的工作,将印度程序员输送到世界各地,如此一来,大家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倘若你还未曾领略Deepseek 的非凡之处,那就请听我读一读这封信。

亲爱的印度朋友:

恒河之畔,晨雾依旧朦胧,瓦拉纳西的台阶上,已然跪满了沐浴祈祷的民众。他们将花瓣轻轻撒入流淌的河水中,以经文度量着悠悠时光,这般景象,总是让我不禁联想起古神庙中静静伫立的铜铃,待微风拂过,各自发出奇妙而独特的声响。

最近听闻你们的媒体在追问:为何我们无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 Deepseek?这让我想起喜马拉雅山南路的两条溪流,一条汹涌澎湃地向东奔腾,劈开山峰,凿穿岩石;另一条则蜿蜒曲折地向南流淌,润泽着广袤平原。它们从未争论谁距离海洋更近,因为大地本就包容着万千不同的归宿。

在班加罗尔的科技园,我曾邂逅一位年轻的程序员。他指着自己佩戴的硅谷公司工牌,自豪地说道:“我的代码正为旧金山的无人驾驶汽车指引方向。” 他办公室的窗外,紫丹花肆意绽放,而他的理想早已跨越安达曼海,在加州某座玻璃大厦的服务器中生根发芽。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文明的传承与馈赠呢?当你们的孩子用带着咖喱独特香气的手指敲击键盘时,他们实则在编织一张覆盖欧美的庞大数字网络。有人将此视为一种依附,可我却看到,如同藤蔓攀附于巨树之上,同样能够触碰到灿烂的阳光。

德里古老的集市里,香料与沙砾交织,形成了如流动彩虹般的独特景观。小贩们高声叫卖着所谓纯正的英国面料和法国香水配方,顾客们欣然接受这些异国元素,就像欣然接纳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息一样。遥想古人在丝绸之路上交换宝石与瓷器时,又何曾强求每一匹绸缎都绣上本土的独特图腾呢?全球化早已让世界明白,成为一粒被飓风裹挟而起的种子,未必就不能在新大陆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花朵。

诚然,有些国家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披荆斩棘,但他们的孩子也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了童年的纸鸢。当某些实验室的灯光彻夜长明时,山区的少年仍肩负背篓,艰难地翻越十八道山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布满了重重荆棘。并非所有国家都曾以鲜血为代价去铺设发展的铁轨。你们的 IT 精英在欧美企业中担任要职,钢铁厂的熊熊熔炉映照着纽约的天际线,棉田里辛勤的劳作声为全球时装周奠定了基础,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成功呢?有人将依附看作是弱者的标志,却忘记了在梵语中,共生本就是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就如同种子依靠海风传播繁衍,恒河三角洲因为容纳百川而成为肥沃的千里沃野。当你们向世界输送医生、工程师和艺术家时,这些散落于世界各地的人才,同样照亮了人类文明的浩瀚夜空。

最后,请允许我分享一个关于佛陀的故事。弟子曾问:“修行是否一定要通过苦行的方式呢?” 佛陀轻轻抚摸着希塔尔琴,温和地说道:“琴弦若绷得太紧就会断裂,太松则无法发出美妙的声音。” 世界的进步,并非只有一种节奏和模式。成为硅谷的数字园丁,能让你们的孩子在欢笑中茁壮成长;若成为西方原料的供应地,能让百姓在没有战火纷扰的夜晚安然入眠,这样的选择同样值得被恒河清晨那温暖的阳光所眷顾与肯定。

一位曾在孟买夜市与你们分享过奶茶的过客。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