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私权甚大,为何不提前造反,反而坐以待毙被新帝处死

难逢你知心 2023-04-17 19:21:34

和珅的势力何其庞大?在乾隆末年,他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算是已经登基为帝的嘉庆,也要给他几分面子。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在乾隆陛下驾崩之后,立刻就被嘉庆陛下给拿下了,投入了监狱之中。嘉靖陛下将他逼到了绝境,而他却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如果和珅真的有这么大的能量,他当初怎么不反击?为何没有反抗,却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详细分析下就会发现其中原因。

首先是没有任何反抗的历史条件。权臣专制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传统。但是,在唐朝和宋朝的时候,大臣们想要独揽大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要得皇权这个位置,更是千难万难,很少有人能够得到这个位置。就连“安史之乱”,他们也曾经发动过大规模的叛乱,但最后都失败了。

尤其是到了明朝之后,文武百官的地位,就更低了。至于造反,成为一国之君,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朱元璋更是因为“造反”的罪名,将“胡惟庸”与“蓝玉”等诸多的官员都给斩杀了。其实,那些官员都是被诬陷的,都是朱元璋故意捏造的,目的就是要置他们于死地。

几千年来,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的官员敢谋朝篡位,所以和珅想要谋朝篡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者,和珅只是跟了一个错误的主人而已。和珅一心只想着乾隆,这就是他犯下的最大错误。

事实上,谁都清楚,在旧君行将驾崩,新君登基之际,如何巴结新君,乃是群臣最保全自己的选择。而且和珅也没怎么巴结新君。

嘉庆对和珅的二十条罪名中,有一条就是和珅事先将乾隆要册封自己为皇储的消息透露出去,这让嘉庆很是恼火。这次事件,其实就是和珅为了巴结嘉庆而做的事情。他巴结嘉庆,但令他极度不喜,这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和珅对嘉庆的巴结并不怎么上心,他的方法很笨。甚至在嘉庆看来,和珅并不是在讨好他,而是在向自己邀功。。

当一个人想要巴结一个人的时候,却被另一个人厌恶,可见他是多么的失败。

这倒不是说他不知道如何取悦自己的新主人,而是他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乾隆陛下手中掌握着他的很多秘密,乾隆陛下想要弄死他,实在是轻而易举。因此他一定要尽量巴结乾隆陛下,哄好了乾隆陛下,这样乾隆陛下就不会下死手,这样乾隆陛下就不会怪罪到自己头上了。要是让乾隆知道自己在巴结新的主人,乾隆必然不会手下留情。

这也是和珅明知巴结贾府很关键,但他没有这么做的主要原因。

最后,和珅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程度。

和珅大概永远也想不到嘉庆会把他给宰了。若他早有此念,清楚地知晓了嘉靖陛下要置自己于死地,必然早有防备。

和珅要未雨绸缪,倒不是一定要叛变的。他能想到的,就是如何让乾隆另换储君。如果乾隆的继位是别人的话,那就轮不到嘉庆来害他了。

而且,就算换掉嘉庆的计划失败了,他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将嘉庆干掉,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也是因为和珅没有认清形势,所以才没有想到嘉庆会对他下杀手。

既然如此,他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最大的理由,还是因为他过于擅长掩饰。贾清确实是一个很会隐藏自己的人,他并不慌张,他可以很好地隐藏自己,就好像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隐藏自己一样。

乾隆当了六十年后,就把宝座让给了嘉庆。不过,乾隆虽然放弃了自己的位置,但他并不想放弃自己的权利。对此,嘉庆皇帝自然很不满意。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将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他经常在朝廷里,以乾隆陛下的脸色来处理事情。

因为嘉庆一直都隐藏的很好,再加上和珅根本就没有将他放在心上,自然也就没有察觉到嘉庆想要害他。所以,当他被嘉庆处死的时候,才会如此的惶恐,如此的不知所措。

和珅为人贪婪,为人卑躬屈膝,却也为人愚蠢,所以才会有如此悲惨的下场。

0 阅读:89

难逢你知心

简介: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