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在卖房的时候,在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总会许下一些美好的承诺;
这些承诺,或许会因为客观因素耽搁,或许开发商言而无信,到最后难以兑现。
不过,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如果能巧妙利用的话,或许能避免一些损失。
有的开发商,就是这么做的!
前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星爷的九品芝麻官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吧,你们对于这部作品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除了星爷无厘头的搞笑之外,还会敬佩星爷从贪官转变为清官的正义形象吧。
其实,徐锦江所扮演的京城第一神捕豹子头(雷豹)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来到青楼找乐子,点名要如烟姑娘陪他,老(bao)子说如烟是卖艺不卖身;
豹子头神情严肃地表示:我玩完了她,不给钱,那就不算卖了。
这句经典台词引得哄堂大笑,因为他承诺不给钱啊,自然就不会破了卖艺不卖身的规矩。
但毕竟那只是星爷典型的无厘头作品,我们一笑而过。
现在回想起来,会发现承诺很重要,但是如何兑现承诺又是另外一种方式。
PART 1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的时候,福州新房市场几乎一房难求!
而那一年,泰禾在福州堪称大手笔,除了让福州人知道三江口能成为福州版的陆家嘴,还在北三环外打造了桂山院子。
从营销角度来说,泰禾是成功的,因为在那个年代,大部分的中介都只卖二手房,泰禾硬是把中介拉进了新房市场。
卖一套泰禾的房子,会有很高的佣金,远超普通的二手房,这似乎给中介打了鸡血。
从地段上看,即使在2017年的时候,桂山元自考也属于很偏僻的角落;
如今还记得,当年踩盘的时候,在快到售楼部时,两车交汇难以通过;
我们利用了五菱宏光的弯道漂移,然后三轮着地,一轮悬空的方式,才让对向的车通过。
那个时候,桂山院子最大的不利因素就是没路!
但是,开发商承诺,如果到了交房的时刻,路还没修好的话,就敢给你退房。
彼时的泰禾风光无限,如此重磅的承诺,当然有点分量。
只不过,桂山支路拖了几年才建好。
如果桂山院子正常交房的话,那不是得给客户退房吗?但是延期交付,等桂山支路通车了,很多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办法总比困难多。
PART 2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的楼市很热,但是开发商拿不到预期的备案价,希望能找出应对办法。
2018年2月12日(农历上仍属于2017年),桂山院子迎来了开盘,猜一下,这个三环外的楼盘当时能卖多少钱?
那时的市场,可不是按照备案价打折,而是想办法价外加价的哦!
当时就是按照备案价,每平米加四千的精装修,然后再带走一个28-32万的车位;
桂山院子的实际到手价,大约是2.8万-3.2万每平米。
桂山院子,还请了泉州市南安县的一名中介来帮忙衬托,点一下桂山院子的所谓的众多优点。
当时,在一个房产群里,那个中介说是泰禾的院子系,属于高端产品,能值3万左右的单价,关键是地段好,原因是离鼓楼近;
当时,有群友反驳,三万买北三环之外,那南二环的檀府(当时习惯交南二环,后来称之为奥体板块)质量也不错,也就三万出头的价格。
因为,檀府没开分销啊,对于中介来说就是地段不好了,因为以鼓楼为参照物,桂山院子完胜。
客观承认,当时踩盘的时候,看到桂山院子门口的石狮子相当霸气,还有泳池,到交房之后,看到的品质确实不错;
但是,这也仅仅局限于品质,桂山院子的地段怎么看都不值三万左右的单价啊。
只不过,分销的佣金,总能让中介避重就轻地说优缺点,再加上信誓旦旦的退房承诺,真有人在那个地段高位上车了。
PART 3

图片来源于贝壳和幸福里
当初相信中介,三万入手桂山院子的业主现在怎么样了呢?
从幸福里和贝壳这两家福州主流中介的成交记录来看,至今为止,桂山院子还未有销售记录;
当初同期的阳光城檀府,从近期的成交价上可以看出,低楼层成交价约为2万出头,中高楼层的实际成交单价约为2.3-2.5万之间;
而桂山院子在幸福里一套中楼层的房源,挂牌单价约为1.96万;
记住,这只是挂牌价,现实中按照这个价格真的很难卖得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桂山院子北面约600多米的地方,有一个新盘推广名为新投映月湖,如今卖到1.8万,拥有湖景资源的项目,这个价格也未必好卖;
所谓的近鼓楼地段论,只不过是中介包装出来的,实际上这就是福州较为偏僻的地段,且离地铁口的距离约为1.8公里,商业,教育资源也处于下风;
那种地段,当初经过包装之下能卖三万,从营销角度来说,开发商是非常成功的。
不过,想想同样的价格,如果业主在其他地段入手,都没亏得这么惨吧!
结语
当桂山院子交付后,也算告一段落了,对于泰禾的产品力,我们还是很认可的,它的新中式园林也曾是行业的领军;
在2017年之前泰禾的产品也很少出现过大规模的维权问题,突破和创新让太站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只不过,过于懂得金融之道的黄老板,撬动了太大的杠杆,终究因为想要大规模,多元化的发展,在资金链上出了问题,陨落的时间点早于其他闽系房企。
从产品力上看,桂山院子还算不错,但是当时中介为了卖房,刻意鼓吹的近鼓楼地段论,迷惑了不少小白。
桂山院子去年就可以办证了,到现在为止,在两大平台上还没看到成交记录,就说明业主的预期和市场的价值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毕竟当年三万左右入手的,现在叫他们割肉,确实有点残忍。
购房是低频事件,但又属于人生大事,对于板块,地段多一些了解,理性一点看待,不要过于轻信商家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