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濒死体验:最新研究成果

瞰创新 2024-05-21 15:48:49

探秘濒死体验:最新研究成果

Charlotte Martial

比利时列日大学研究员

濒死体验不仅是一种主观体验,也是一种意识状态的改变,其出现可能与身体的生理状态和环境的心理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虽然濒死体验会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但也存在负面后果,如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科学界通过对大脑活动、药物试验等方式来深入研究濒死体验的机理和特征,并将其与迷幻药物体验进行对比,以期更好地理解意识的奥秘。濒死体验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科学秘密?

濒死体验是一种意识状态的改变,任何人无论年龄、性别、有无宗教信仰,都有可能经历。

根据经历者的口述,濒死体验具有一些频繁出现的典型元素:“灵魂出窍”的感受、与已故的人或鬼魂相遇、尽头有光的隧道等。

昏迷、外伤、麻醉、中风能激发濒死体验,昏厥、冥想、强烈焦虑、性高潮等非致命事件也能激发。

目前学界对濒死体验仍知之甚少,现在认为是脑电波活动峰值和某些激素分泌的共同结果。

研究濒死体验,有利于加深对意识的起源和构成的理解。

曾接近生死边缘的人,常会讲述起灵魂出窍,见到死去的亲人,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等经历。虽然这种现象流传甚广,但直到在20世纪70年代才真正引起科学界的注意:科学家认为它能反映人类大脑意识的某种特征。1975年,美国医生Raymond Moody撰写了《生生世世》一书。随后,第一批研究濒死体验的论文陆续发表。在过去十年里,科学界对濒死体验的兴趣达到了一个顶峰。比利时列日大学的昏迷科学研究组聚焦于濒死体验,旨在更深入地剖析人类意识的本质。

濒死体验是一种意识状态的改变,任何人无论年龄、性别、有无宗教信仰,都有可能经历。为准确地定义濒死体验,研究组世界各地收集了约2000份访谈记录,受访者中法语和英语国家者居多。濒死体验是一种主观体验,细节丰富,会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且具有一些频繁出现的典型元素:“灵魂出窍”的感受、与已故的人或鬼魂相遇、尽头有光的隧道等。虽然每个人的体验不尽相同,但上述元素出现的频度尤其高。梦的内容千奇百怪,但濒死体验的内容万变不离其宗。通常,不管发生的背景如何,濒死体验能带来积极的情感。

01

改变人生观

导致濒死体验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心脏骤停,进入临床意义上的“死亡”。昏迷、外伤、麻醉、中风能激发濒死体验,昏厥、冥想、强烈焦虑、性高潮等非致命事件也能激发。此外,解离性精神障碍者如果下意识、机械地重复某种动作,也有可能感到“灵魂出窍”。

濒死体验会对人生观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往往是积极的。据报道,濒死体验能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使人更无私、不再执迷于物质、更注重精神状态。然而,10-15%的受访者表示体验后产生了负面后果。濒死体验与日常生活差异太大,难以用常理理解接受,在部分人中会引发焦虑和PTSD。由于经受负面效应的人未必会向他人透露,所以实际案例数量可能被低估。

图片来源:PI France

昏迷科学研究组的首要任务是辨识濒死体验的确切特征,研究相关的神经生理学机理和认知机理。濒死体验时大脑会发生什么?以心脏骤停为例:心脏骤停后,大脑中的电波活动立即出现峰值,某些特定区域尤其活跃,包括与意识相关的颞顶区。此时,大脑会感受到极大的身体疼痛,心脏停跳动前后的电波峰值可能是大脑应对痛苦的防御机制,同时也构成了濒死体验条件。在此时刻,身体分泌的某些激素或神经递质(如内啡肽)可能就是濒死体验积极情绪的来源。当然,这解释大多只是猜想假设。尽管对濒死体验的了解正在逐步增加,但未来仍需要大规模深入研究。

02

与迷幻药物体验的异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临床死亡患者的大脑活动,研究组分析了患者的脑电图,并在其苏醒后进行访谈。在实验室里,研究者还让健康参与者(没有特殊疾病且从未经历过濒死体验)服用一定剂量的二甲基色胺(DMT)、裸盖菇素、氯胺酮等迷幻药物,试图重现类似于濒死体验的感受。结合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迷幻学研究结果,研究组发现服用DMT和濒死体验存在许多类似的感受,包括见到鬼魂、跟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等。然而,濒死体验者会觉得自己到达了生死边界,但DMT服用者中这种感受较少。

总结目前的研究可得知,濒死体验是一种幻觉,一种脱离周遭实际环境的精神体验,尽管遵循一定的规律,但仍蕴含着许多关于大脑、死亡和意识的未解之谜,甚至概念的定义本身未来也有可能变迁。但无论如何,理解了濒死体验,就能进一步加深对人类意识的起源和构成的理解。

作者

Sirine Azouaoui

编辑

Meister Xia

1 阅读:18

瞰创新

简介:关注科技前沿动态,只生产硬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