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湘东的剧情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看。
一是愣头青时期的工作状态;
二是栽跟头之后的工作状态;
三是对待刘芬芳的爱情戏。
愣头青时期:
这部分应该是秦昊老师手到擒来的。
《漫长的季节》龚彪,《隐秘的角落》张东升,都是这个状态。彪子倾向于志大才疏,自我感觉良好,张老师倾向于怀才不遇,内心逐渐阴暗。
愣头青时期的杜湘东,介于龚彪和张东升之间。

有能力,杜湘东是警校那届毕业生里的双骄之一,另一个就是张向阳了。
有志向,他一直想调到刑警队去,在一线办案,虽然屡败屡战,但他从没放弃过。
懂隐忍,一方面能忍着在看守所三年之后又三年,另一方面,比如杜湘东去帮同事托关系求张向阳的时候,他是能放低身段说好话,以及忍着吃醋与在座的人谈笑风生的。
栽跟头之后:
姚斌彬和徐文国的案子,是杜湘东入职3年多以来,遇上的第一个大案。
首先杜湘东嗅到了冤案的味道,然后二人逃狱,徐文国成功逃跑,是杜湘东工作上的严重失误和污点;把姚斌彬抓回来,姚斌彬被判了死刑,杜湘东良心上也过不去。毕竟人家乖乖缴了枪,你也感谢人家的不杀之恩,结果抓回来马上来了个斩立决……
杜湘东就一直带着这种憋屈活着。
前半段是憋屈,不服,想亲手抓回徐文国一雪前耻,截止到矿难。

矿难之后,大虾米死了,刘芬芳死了,杜湘东蔫了,成了看守所里面的老混子,没事就去钓鱼。
虽然蔫了、颓了,但憋屈还在,不然他也不会听到徐文国自首归案的消息之后,幻想这刘芬芳觉得这是个大日子,得整几个好菜喝点。这里也隐约告诉我们,杜湘东不仅颓成了钓鱼佬,还颓了一个酒蒙子。(酒蒙子的推断,原著里能够得到印证。)

这种前期憋屈着倔,后期憋屈着颓,秦昊老师诠释得也很到位。
评价爱情戏我不在行。
唯一想说的是,我看陆川导演的电视剧,居然看哭了,我承认我脏了,但秦昊老师那场哭戏,确实要负主要责任。

好演员,好故事。
可惜好演员好故事,救不了烂编烂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