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哥哥又打我"这样的哭喊声在很多二胎家庭中并不陌生。
老大打老二,表面上看是孩子之间的打闹,实则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很多父母看到这一幕,第一反应往往是斥责老大,你是哥哥姐姐,怎么能打弟弟妹妹呢?
殊不知,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正在为两个孩子埋下一辈子关系不和的种子。
孩子间的攻击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爱的争夺。
老大在老二出生前,独享父母全部的关注和爱。
当家庭新成员突然出现,分走了原本属于他的一切时,孩子内心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和不安全感。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要把爱分给别人,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攻击来表达内心的恐惧和不满。
常见的错误处理方式
面对老大打老二的情况,大多数父母会陷入以下几种误区。
第一种是"大让小"的道德绑架。
你是大的,要让着小的这句话堪称破坏手足关系的头号杀手。
这种要求对老大极不公平,等于在告诉孩子,因为你先出生,所以你必须无条件退让。
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老大对老二产生更深的怨恨。
第二种是简单粗暴的惩罚。
不问缘由就打骂老大,只会加深他的委屈和愤怒。
孩子会把这些负面情绪全部归咎于老二,认为都是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自己才会挨骂挨打。
第三种是过度保护老二。
只要两个孩子发生冲突,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站在老二一边。
这种做法会让老大觉得父母偏心,这个时候也会让老二学会利用父母的偏心来获取好处。
第四种是冷漠处理。
小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长大了就好了。
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会让老大变本加厉地欺负老二,这个时候让老二形成懦弱或报复的性格
这些错误方式看似在解决眼前的冲突,实际上都在两个孩子之间筑起了一道又一道心墙。
咱们如何去正确处理手足冲突?
要是想培养两个孩子之间单纯的友爱,父母得抓住下面这些重要原则。
首先得给孩子们,足够的关心和陪伴,让他们能在满是温情的家庭氛围里长大。
其次要教孩子们懂得分享和包容,这样就能防止,自私行为的产生。
最后一定得用自己当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以此树立良好的典范。
当老大出现攻击行为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理解他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
可以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关心的是他的感受,而不是急着评判对错。
每天至少安排15-30分钟的“专属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父母仅仅陪伴老大,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
这个看似简单的习惯,可以让老大清楚地知晓,即便有了弟弟妹妹,父母对他的爱丝毫不会减少。
孩子打人是因为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复杂的情绪。
给孩子的东西不一定要一模一样,但一定要公平。
比如一个孩子选了先看电视,另一个就可以先选零食。
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规则对每个人都一样。
也可以设计一些需要两个孩子合作才能够完成的任务或是游戏。
比如一同搭积木,共同去完成一幅画。
在合作的过程当中,培育默契以及感情。
咱们不当裁判员,除非有安全风险,否则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冲突。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你们俩都想玩这个玩具,有什么办法能让两个人都开心呢?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
手足关系,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长久的关系。
处理得恰当,兄弟姐妹便会成为彼此最为坚强的后盾。
处理得不恰当,这样就有可能成为一辈子的心结。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不要拿两个孩子互相比较。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比如"老大就是霸道"、"老二总是告状"。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和私人空间。
定期组织家庭会议,让每个人都有表达感受的机会。
记住父母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你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孩子都看在眼里。
养育两个孩子是一场考验智慧的马拉松。
当老大又一次举起小手时,请先深呼吸,用理解和智慧化解冲突。
你的耐心和公平,终将换来两个孩子相亲相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