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急是因为“错误的认知”,让自己从容不迫,气定神闲

十四无畏 2024-03-19 08:01:19

人为什么会着急?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首先是对自己要求太高,想表现完美。比方说,要和某人进行一场交谈,过于看重这场对话(或者过于看重这个人),就得做更多准备。在即将见面交谈的这段时间,就表现紧张。可想而知,越是紧张,事情越是做不好。

如果我对“这场面谈的期待”是达到100分,势必高度重视。如果我的期待仅仅是“70分”(并且允许失败),显然会放松很多。哪怕没有讲好,也已经达到“70分的目标”了。

而且,现实情况“越是放松,做得越好”。

第二个原因就是老子说的:满则溢。我们总是想做更多事情(哪怕是看书),于是不断将自己“填满”。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常常感到焦虑,接受不了“还有空余位置,还有空闲时间”。只要还有“空着”,就想“填满”。这就出现一则怪现状,空着的时候,努力填满;满了的时候,又想“断舍离”,挤出一点时间。于是就像仓鼠一样,不断“把东西,把时间”,搬出来再搬进去。

第三个原因:“认为休息发呆”是浪费时间,是不对的。

“每天的时间规划”被我们高度重视,乃至于精确到“分”。越是好学生,越是如此。在“啥也不做”的时候,就容易有“内疚感”,好像对不起自己的人生。因为“对自己要求”实在太高了,总是显得匆匆忙忙。这里有一个“错误的价值观”,就是觉得”休息是不对的,计划是需要填满”的。久而久之,搞得自己心身疲惫,人其实和任何事物一样,是需要休息,是需要充电的,而且这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第四个原因:认为“慢”不好。

这也是“错误的认知”,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快步走路,快速吃饭,快点完成任务;慢下来,就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批判,工作是不是显得不努力?学习是不是不够上进?做人是不是过于懒散?其实越是“从容不迫的”人,越是慢吞吞的。大部分的行为,“慢”不会出错,“慢”才是提升效率的保障。大家听过“南辕北辙”的故事,行动越快,离目标越远。气定神闲地处理事情,让你显得更加稳重,而且对身体机能也是有好处的。

“着急”首先是行为上的习惯,同时也是“错误认知”所导致;让一切都慢一些,我们更能享受生活,也能更为友善地对待自己。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