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特朗普要推卸大国责任世界会乱,中国不应浪费调整变革的重大机遇

丹雪看商业 2025-05-01 15:00:51

*网易财经智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出品|网易财经智库

编辑|岳佳彤 主编|杨泽宇

网易财经智库《C位观察》节目一一看C位大佬解读C位大事。独家对话智库头部经济学家、企业家、各个领域KOL,解读时下热议的财经和社会问题。

NO.059 对话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与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与再工业化战略成为国际变局的焦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网易财经专访时指出,特朗普经济政策逻辑暗藏巨大系统性体制性风险,或将引发全球秩序的深度震荡。

一、关税政策的真实意图:服务 “再工业化” 而非贸易平衡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常被解读为解决贸易逆差的工具,但张燕生强调,其核心目标是推动美国 “再工业化”。通过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美国一方面迫使他国扩大购买美国商品,另一方面吸引外资赴美投资,从而创造就业、增加技术流入。更关键的是,关税收入可对冲国内减税带来的财政压力。

然而,美国的再工业化面临结构性挑战。张燕生指出,美国试图 “高中低通吃”,重建全产业体系,但劳动力成本是竞争对手的8倍,且产业工人技能断层严重。尽管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可能缓解成本压力(如机器人替代传统蓝领岗位),但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仍是未知数。他警示,“破坏容易,建设难”,破坏后的建设代价无人能预估。

然而美国再工业化的路径,可能会采取多重策略。

第一重,汇率操纵与美元贬值。特朗普政府如果试图扭转过去由金融资本主导的美元升值趋势,转向由商品服务贸易决定汇率,从而通过贬值增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话,可能引发类似1971年 “史密森协议” 或1985年 “广场协议” 的国际货币秩序动荡。

第二重,技术驱动成本下降。通过自动化、数字化改造传统制造业,抵消劳动力成本劣势也有一定可行性。将蓝领工人转化为 “机器人控制者”,缩短技能培训周期,重塑劳动力结构。

第三重,全球资本虹吸效应。利用关税壁垒和政策优惠,迫使跨国公司将产业链回迁或转移至美国,同时通过 “百年美债不付息” 等激进设想降低融资成本。

但这些策略暗藏风险。张燕生以1930年代 “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案” 为例,指出单边保护主义可能导致全球贸易萎缩、债务链断裂,甚至为极端势力崛起埋下伏笔。“如果大国放弃国际责任,世界可能比大萧条更混乱。”

二、中美博弈:脱钩压力下的中国对策

面对美国的关税施压与技术封锁,张燕生认为中国需坚持 “双线作战”:

在科技领域,要充分发挥中国在应用场景、产业化工程化能力上的独特优势,同时持续提升激励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和环境生态。他强调,“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需结合 “全方位国际合作”,通过开放市场和国际合作吸引全球创新资源,破解美国 “长臂管辖” 下的全球性公司困境。

在贸易与金融方面,美国试图通过 “对等关税” 迫使中国 “买买买”,但中国应聚焦内需主导的新发展格局,扩大进口以共享市场机遇。中国的破局点在于增强产业链韧性,深化与欧盟、日韩、金砖国家的合作,以 “利益共同体” 对冲美国的 “脱钩” 压力。

三、全球秩序重构:从特里芬困境到新治理框架

访谈中,张燕生提及 “特里芬困境”—— 美元作为主权货币与国际货币的内在矛盾。特朗普政府试图推卸全球失衡的再平衡责任转嫁矛盾,实则加剧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无序化。他呼吁国际社会反思,探索新的全球治理框架。

而中国在重重挑战面前,张燕生强调需从两大维度破局。

第一,激活市场活力,以新质生产力重塑效率逻辑。

他指出,中国必须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这一作用的发挥需与“新质生产力”深度结合——即摒弃传统要素投入驱动,转而依靠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过去我们依赖劳动力、资本投入,未来要靠生产率革命。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变得更迫切。”张燕生以珠三角东西岸差异为例,东岸深圳、东莞外贸依存度超100%,依赖外向型经济;西岸广州、佛山依存度40%-50%,以内需为主导。这一对比印证了未来中国讲从“外向型模式”转向“开放型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从外循环转到内循环,同时提升经济国际化程度。

第二,强化政府治理能力,以“法定责任必须为”凝聚治理改革合力。

张燕生特别强调政府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其中‘法定责任必须为’是当前核心——政府需明确自身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风险防范中的责任划分,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治理能力提升,营造稳定预期。”他警示,仅靠中央财政发力远远不够,必须调动地方政府、国企民企外企、乃至个人的积极性。当年加入WTO时,中国靠“狼来了”的压力倒逼改革,中央调整3000多项法规,地方调整9万多项,企业主动提升竞争力,最终实现了11%的年均GDP增长、4.2%的年均TFP增长、6.9%的年均ROE增长。现在同样需要这种全民动员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魄力,把关税战、技术战、金融战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前行的动力。“让想过好日子的人积极行动起来,逆势而上,用汗水和韧性实现中华复兴愿景。”

在动荡中寻找确定性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再工业化战略,本质是美国对自身霸权衰退的焦虑反应。张燕生坦言,没人能预测这场“破坏性试验”的结局,但中国的应对之道在于 “做好自己的事”: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开放汇聚全球资源,以科技创新突破瓶颈。在百年变局中,稳定的内部发展与负责任的大国姿态,才是抵御外部风险的真正 “压舱石”。

网易财经智库(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财经智库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0 阅读:0

丹雪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