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民族以长颈为美,女性被迫戴上沉重项圈,一生仅在这三次取下

雪枫怪诞 2024-05-12 10:15:04
前言

众所周知,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虽然会有欣赏不来的情况,但大部分人会选择尊重这种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

然而,生活在缅甸和泰国北部交界处的一个神秘民族却存在着一个实在令人难以理解的审美习惯,许多见识过的人都纷纷直呼残忍。

该族的女孩们往往在上小学的年纪就要开始在脖颈绕上一圈沉甸甸的铜环,用来使自己的脖子变长,并以此为美。

克扬族——这个又名“长颈族”的民族,为何会发展出如此残酷的审美观?

那些紧紧缠绕脖子上的铜圈一般在什么时候才会取下呢?

01 “长颈”背后的残酷

在克扬族的习俗中,女性的美不看脸庞,而是看她的脖子。因为对于克扬族男人来说,只有颈长的女子才能称得上是美的。

而在这样普遍的审美观念下,克扬族的女性从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就不得不开始佩戴铜圈。

如果不戴,女孩们不仅会遭受同龄人异样的眼光,等到成年后,也不会有同族的男人来请求婚配。

很多人在看过长颈族女性脖子上一圈一圈的铜环后,往往很好奇女性是怎么把它们戴上的。

实际上,这个佩戴的过程本身其实并不复杂。在克扬族内,一般会有专门的女性来帮助女孩戴上第一个铜项圈或者为一些成年女子加戴铜圈。

她们大多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别人缠项圈,所以都有很有经验,因此做起来就显得有条不紊。

对于克扬族的家庭来说,女孩基本上5岁就要开始戴铜项圈。这一天,女孩往往是在母亲或者成年的姐姐带领下,来到这些有经验的女性家中接受人生的第一个铜项圈。

到了之后,会有专门的人先用温水清洗女孩的脖颈,继而擦干。在正式缠上项圈前,女孩的脖子还需要接受长达数小时的推拿和按摩才行。

完成了这些步骤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缠铜圈。

克扬族女孩佩戴的铜圈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现成的闭环项圈,而是需要将可弯曲的实心铜条绕着人的脖子紧紧缠上一圈来做项圈。

一旦戴上之后,这些项圈就只有在女性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大事时才被允许取下,那就是结婚、生子以及死去的时候。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基本上每一年还都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缠绕一圈,等到她们25岁停止加项圈时,脖子上大概足足有二十多个铜圈,重量可达十几公斤!

对于这些密集地缠在的脖子上的铜圈,这里的女性有着十分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传统的观念教导她们铜圈能够让她们的脖颈变长变美,另一方面,这些沉重的铜圈让她们白天做活和晚上睡觉时都会感到非常难受,一天下来,脖子和肩膀往往又酸又疼。

而到了夏天,如果她们在太阳底下忙活或者行走了太久,脖子上的铜圈就会因为灼热的阳光而变得滚烫无比,严重时只能在回家后或者附近的河流边淋水降温。

可以说,沉重的铜项圈除了能够帮助她们得到身边男性一句轻飘飘的称赞外,剩下的则只有漫长生活中各种的不便和身体上的不适。

02 “长颈”之美的来历

那么,克扬族为什么要让女性用钢圈缠上自己的脖子,又为什么会衍生出以“长颈”为美的观念呢?

对于这些疑问,国内外都有不少被这个民族的奇特景象所吸引的研究人员,这些人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有一个听起来有些离谱的说法是,克扬族之所以崇尚长颈,是因为在比较久远的时候,这些缅甸克扬族人所生活的地区流传着有关金色的长颈龙的图腾和信仰。

当时的一些女人用随处可见的铜块炼成铜条,随后缠绕在自己脖子上,使自己看上起来和图腾中的长颈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从而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家族和村落带来吉祥。

而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因为克扬族的男性不希望自己的妻子在战乱中被他族掳走,因此要求她们从小佩戴铜项圈好让其他民族的男性感到奇怪,从而放弃抢走她们的做法。

久而久之,铜圈和长颈就成为了克扬族的一种特殊标志和面向后来女性的审美规范。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佩戴铜项圈的长颈之美其实是男性要求和规训女性“服美役”的做法,在本质上和束腰、裹小脚等奇特习俗没有太大的差别。

03 “长颈族”在今天

如今,克扬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依旧保持着一定的生命力,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还生活在泰国北部和缅甸的一些村庄里。

只是和过去远离现代社会的状态不同,今天的克扬族早已成为了满足人们猎奇心理的一道“独特景观”。

当地政府安排这些佩戴铜项圈的女性专门在一片特定的区域经营摊位,在摊位上摆放着她们手工制作的各色布匹和供游客拍照用的特质铜项圈——只有半圈的装饰品而非一整圈的圆环。

在这片类似景区性质的村庄长大的女孩们从小就学会了面对黑色的镜头时,一定要记得绽放一个甜美的微笑。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她们笑容感染的游客们基本上都会选择在摊位前停留上一段时间,买上一些布料作为纪念品带走——这也能为这些克扬族女性的生活多少增加一些收入。

而在今天,即使已经有许多克扬族女孩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了解到了世界上存在其他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时尚潮流,但她们仍旧选择了像自己的母亲和祖母一样继续早早在脖子上缠上一圈铜项圈。

只有这样,她们才有资格前往那些已经成为景点的村庄,获得一份和游客互动的工作。

这些由政府划定的区域人流量较大,经常会有好奇的游客从全球各地赶来参观,因此,有许多克扬族女孩都是通过这份工作获得的人生第一笔工资。

在今天,年轻的克扬族女孩因为贫穷的生活而主动选择戴项圈参与当地旅游业的不在少数。

可没有人告诉这些女孩,她们那拥有“长颈之美”的祖母和母亲都正在随着年岁的增长而饱受这些项圈所带来的病痛折磨。

有人实际研究过,这些“长颈族”村庄中的女性在摘下项圈后,脖子长度和普通人差别并不大。

之所以在视觉上会有“长颈”的效果,只是因为这些女性的锁骨和肩骨部分早已在铜圈的重量积压下而逐渐下陷。

因此,日复一日地佩戴铜项圈最终会造成她们的骨头发生严重的畸变。

一旦有一天这些女性摘下了铜项圈,早已萎缩的颈部肌肉会导致她们的颈部状态变得非常脆弱,存在着断裂的风险,严重时甚至危及性命。

信息来源

[1]缅甸克扬族女人的长颈:是传统还是枷锁?(环球网)

[2]环球视野:缅甸长颈族妇女成旅游猎奇的摇钱树(世界新闻报)

0 阅读:0

雪枫怪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