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世界前三,却没有自己的货币,不起眼小国靠邮票富得流油

雪枫怪诞 2024-05-10 13:47:44
前言

一提起“小国”,我们大多数人脑海里首先蹦出来的,基本上就是拉美和非洲地区一些发展落后的国家。

这些国家地方小、人口多、百姓穷,慢慢地,这就成了人们对于“小国”的一种刻板印象。

然而,在欧洲,有一个国家虽然也是不折不扣的小国,但人们提起它时往往会震惊于其极高的经济水平。

它就是列支敦士登——一个面积只有我国一个十八线县城大小,没有自己国家的专属货币,却能常年稳坐世界人均最富有国家前三的小国。

这个不知名的小国究竟是何方神圣,人均生产总值能够远远超越美国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01 一个只有县城大小的国家

无论是对于旅游爱好者还是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列支敦士登都算得上是一个冷门国家。

不过这也怪不得它,毕竟作为一个国家,它实在是太小、太不起眼了。

这个位于欧洲中部,被瑞士和奥地利紧紧包围着的小公国在地图上的面积大小甚至还不够用来标注上名字。

另外,由于面积和体量实在难以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提并论,因此即使是一些专业机构,在进行全球范围的数据统计时也往往会直接选择忽略掉这个小到富有喜感的国家。

但实际上,在历史上,列支敦士登在最开始其实只能算是列支敦士登家族出钱买来的一块地皮。

没错,你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个国家的国名正是以这个家族的名字命名的。

而列支敦士登之所以能够从一块普通的土地成为今天一个独立国家的土地,还要从欧洲的罗马帝国时期说起。在中国的清朝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西边的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正由罗马帝国皇帝统治着。

当时列支敦士登家族中有许多人都供职于当时的王朝,担任着类似顾问的职务,并且和王室的关系相当不错。但关系好归关系好,列支敦士登家族很快发现自己好像在为王室无偿打工一样,不仅拿不到真金白银,在政治上也没有什么发言权。

眼看其他家族都在帝国政府议会谋得了一席之地,列支敦士登家族也开始跃跃欲试,三番两次向关系亲密的王室成员暗示自己想要加入议会的意愿。

然而,王室成员告知他们,想加入议会,你得先成为帝国的一份子,这个“一份子”不是指有国民身份,而是要有自己的领地——其实就是在得到帝国皇帝直接授权后去管理相应的一片土地。

也对,毕竟当时还是封建社会,罗马帝国巩固统治的方式和我国的周朝很相似,一个叫分封制,一个叫采邑制,本质和操作上是差不多的。

总之,在知道这个关键消息后,列支敦士登就开始在帝国境内物色土地了。

虽然他们的家族手里掌握着大量的土地,但那些只是比他们地位更高的封建贵族分给他们的,而不是由帝国皇帝授权的直属土地。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寻找,列支敦士登家族还真找到了两块不属于其他家族的庄园土地。

除此之外,还有意外惊喜等着他们。

这两块土地中有一块位于一位老伯爵的名下,也就是说,如果他们要了这些土地,那么除了得到这两片土地的统治权外,列支敦士登家族还能顺带获得一个伯爵的头衔。

眼看遇到如此划算的买卖,列支敦士登家族当机立断,买下了位于施伦贝格庄园和瓦都茨郡的这两大块地皮。拥有了自己的地之后,一切就顺利多了。罗马帝国皇帝很快允许并承认了列支敦士登家族在帝国议会的合法席位。

与此同时,平时和王室成员搞好关系的好处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列支敦士登家族成员进入议会后不久,罗马帝国皇帝宣布了帝国境内两块土地的合并事宜——也就是列支敦士登家族之前买下的那两块。

皇帝此举无疑大大提高了列支敦士登家族在帝国的地位。在成立后,这两块土地集中成为一个小型亲王国的领土,并以家族名命名体现皇帝对其的偏爱和看重。

之前为进议会买的两块地忽然就成为了自己的诸侯国国土,列支敦士登家族也是受宠若惊。

说来好笑,为了防止皇帝的多心和其他家族的非议,列支敦士登家族只好禁止家族成员在列支敦士登停留或久居。明明是自己的法定领土,但为了表示自己当时只是单纯地想买两块地而没有造反的想法,列支敦士敦家族硬是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都没再回到过自己的公国去。

后来罗马帝国崩溃,列支敦士登也就不再接受皇帝的直接统辖,逐渐完全获得了主权。

再后来,一战和二战陆续爆发,列支敦士登由于国家的力量十分弱小,只能派出一支甚至还不到100人的小队伍进入前线作战,而神奇的是,最终这些士兵居然都毫发无损地重新回到了列支敦士登。

随后,列支敦士登的王室可能也发现自己的国家其实对于战争哪方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于是索性不掺合了。

很快,列支敦士登直接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直到今天依旧如此。

如今,网上有去过的人都对这个国家领土面积之小印象深刻,有人开玩笑道,在列支敦士登,向西一冲刺就快到瑞士了,向东加个油门就到奥地利了。

02 人均GDP远超美国的秘密

列支敦士登作为一个小国,虽然在地图上和统计数据里常常被忽略,但它却硬是能在弹丸大小的土地发展出近70亿美元的GDP。

这个GDP数值的含金量不仅在欧洲十分能打,即使是大洋彼岸的美国来了,也只能甘拜下风。

有些国家人均高可能是因为人口少,总值相对来说并不亮眼,但列支敦士登不仅人均极高——接近17万美元,总值更是高的令其他国家眼红不已。

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列支敦士登确实地方小,这一点不光周边其他国家发现了,他们本国的国民和王室更是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因为自己国家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于是,列支敦士登在意识到自己紧挨着瑞士和奥地利这两个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上都远超自己的两个大哥后,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抱大腿!

战争时期,列支敦士登积极向在欧洲大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瑞士和奥地利寻求援助和庇护。

而在战争结束后,列支敦士登成为了瑞士的盟国,不仅在经济上接受瑞士的扶持,还因为地方太小,把和自己建交国家的使馆都搬到了瑞士境内。

关于使馆,有一个很有趣的冷知识,西班牙驻列支敦士登大使馆因为列的土地不够,索性直接建在了自己国家境内。

说回列支敦士登的经济,因为地方狭小,国家的农业和工业都发展得紧巴巴的,因此只能开拓不同的发展方向。

因此,凭借着紧邻瑞士的地理优势,列支敦士登自然而然地做起了金融业。早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两国就签署了有关货币和关税的相关条约。这样一来,两国间的货物运输就像穿梭在城市之间一样自由。

与此同时,列支敦士登还一不做二不休,为了提高两国贸易的便捷程度,王室更是直接把自己国家的官方货币改为了瑞士法郎。而这确实为列支敦士登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在抱上了瑞士的大腿后,列支敦士登陆续制定了极低的税收政策并出台了一系列对银行业十分友好的条例,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和银行。

除了蓬勃发展的金融业外,列支敦士登人在对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发掘上也没闲着。

列士敦士登旁边的瑞士和奥地利都是旅游业十分发达的城市,其中瑞士一个季节接待的旅客数就超过了百万人次。

列支敦士登最开始接待的基本上都是在结束了瑞士和奥地利行程后因为好奇顺便来逛逛的游客,后来因为风景确实不错,慢慢地也就有了专程赶来的人。

列支敦士登政府发现大多数旅客都有邮寄明信片的习惯和需求,于是,他们灵机一动,决定多发行一些样式精美的邮票供游客挑选使用。

此前的邮票大多是本国的美术家绘制的,在做出提高邮票审美价值的决定后,列支敦士登政府开始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著名邮票设计师和艺术家参与到本国邮票的制作中来。

因为印刷量少再加上图案实在太过精美,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专程来到列支敦士登的邮局集邮。

而小小的邮票最终渐渐成为了列支敦士登的国宝级象征物,许多人最开始听说列支敦士登也正是因为其高超的邮票制作工艺。

信息来源:

列支敦士登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0 阅读:30

雪枫怪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