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一妻多夫”制国家!家族兄弟同娶一个女性,分不清孩子生父

雪枫怪诞 2024-05-12 12:07:38
前言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过实行“一夫多妻”制的时期,但作为封建文化的糟粕,这种制度最终遭到了人们的废除。

然而,可能会令许多人感到震惊的是,虽然“一夫多妻”已经很少见了,但在今天这个父权制社会中,却有一个国家正实行着“一妻多夫”的习俗。

能够拥有多个丈夫,让他们各自分工,对于女性来说,似乎听起来还不错。毕竟,如此一来,身为妻子的女性就不用再整天一个人操劳个没完了。

可实际上,对于最多可能嫁给五个丈夫的尼泊尔女性来说,一妻多夫带来的却并不是加倍的幸福,而是翻倍的痛苦。

为什么会这样?这其中有哪些难言之隐呢?

01一妻多夫的做法

尼泊尔,这个中国的南边邻国,因为经济的落后和宗教信仰的普及,一直保留着一些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十分落后的习俗,一妻多夫制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制度在尼泊尔山地的一些村庄可以说是十分常见,基本上十户里面有七八户都是如此——剩下的多半是因为家中只有独子。

而且对于一个妻子、多个丈夫的家庭,当地的尼泊尔村民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在这些村庄中,女性会从小就被家中的长辈灌输一种和现代伦理十分相悖的婚姻观——即一辈子只爱一个人以及只同一个人组建家庭是一种自私的行为,身为妻子应该谦卑地侍奉自己将来的多位丈夫等等。

因此,在长大后,因为没有相应的知识和自我意识,尼泊尔女孩往往会选择顺从地接受未来和多个男人结为夫妇并一直生活的现实。

而这些尼泊尔女孩基本上都是刚到成年的年纪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嫁入了夫家。

因为她们的父母会觉得反正早晚要嫁到别人家里,于是在女儿快要成年之前两三年的时候就开始谋划她将来的婚事。

与此同时,女孩们的父母都更倾向于有多个兄弟的家庭,而不会去主动选择只有独子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形容中国古代婚嫁的俗语对于如今这些尼泊尔村庄依然适用。

一旦父母替女孩确定了夫家后,就很难再改变想法,而在村子里的许多桩婚事中,大部分父母都将女儿未来的幸福放到较为靠后的位置,首当其冲的还是家庭条件等经济方面的考量。

出嫁后,这些女孩中的大部分人并不会因为新媳妇的身份而受到公婆和丈夫的疼惜。

相反,她们基本上一到夫家就会被要求分担家中的各种农活和家务,并被催促赶紧为丈夫生下一儿半女。

而这些尼泊尔村庄中的家庭之所以被称为“一妻多夫”,是因为女孩嫁入的往往是生活着兄弟几人的大家庭。

当这个家庭中的老大到了该成家的年龄时,父母就会开始给老大和他的弟弟们物色勤劳能干、健康乖巧的妻子。

当女孩嫁进来后,她的首要任务基本上就是尽快为兄弟中最年长的大哥生育一个孩子,为整个大家庭添丁,而待到其他几个兄弟成年后,女孩就要再继续为他们生孩子。

据说,尼泊尔一妻多夫家庭中妻子和几位丈夫都有各自的房间,如果妻子想要晚上和某一个丈夫一起休息的话,她会在自己房间的门口放上这个丈夫的一件衣服或者一双鞋子来委婉地表示自己的想法。

除此之外,生完孩子的妻子除了坐月子的时间外,基本上“全年无休”,因为完成了生育任务后,她就要立刻开始为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费心出力。

当丈夫出门下田耕地或离开村子出去务工时,妻子要在家中侍候公婆,并且还要照顾可能还不足月的孩子。而等到丈夫归来时,妻子则需要忙前忙后,为公婆、几个丈夫和孩子端来饭菜,并在结束后收拾碗筷。

因此,在尼泊尔的这些村庄,当地人的婚姻与其说是一个妻子享受多个丈夫,倒不如说是多个丈夫共同拥有一个保姆式的妻子。

02一妻多夫的原因

而尼泊尔之所以一直延续着这样的风俗,实际上是有现实原因的。

在这些山区地带的村子里,人们深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因此在生孩子时,总会希望能多生男孩,少生女孩。

因为地处山区,所以这些村民早期在经济上基本都是自给自足,而由于闭塞的交通状况,像婚姻嫁娶这样的事情,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需要村庄内部各家各户互相通过“合作”来解决的事情。

可眼看村子里的男孩越来越多,女孩却越来越少,不少家有男孩的父母开始着急,到了适婚年龄却迟迟娶不到妻子,这可怎么办呢?

大概正是这个时候,有的人家选择让家中的几个儿子共同娶一个妻子来完成家庭的延续,而这样的一家兄弟几个同娶一个妻子的家庭模式渐渐兴起并成为了村子里男多女少现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

而抛开村庄年轻男女数量失衡的问题,贫穷实际上才是一妻多夫家庭能够在尼泊尔一直存在的最主要、也最本质的原因。

不光是尼泊尔的山区,就算是整个尼泊尔,也都是在全球范围内都出了名的穷。

有数据显示,一个尼泊尔人的年平均收入只有七千块左右,而如果碰上哪年国内外的经济状况不好,人均年收入可能只有不到五千多块——还没有北上广地区白领一个月的工资高。

而基础建设等方面的落后更是让许多人想象不到的。

在尼泊尔,柏油铺设的公路并不多,大部分还都是黄尘飞扬的土路。

即使在尼泊尔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也都没什么多少现代化社会的痕迹,甚至都看不到一座像样的写字楼,只有高低不一、有新有旧的楼房。

可以说,尼泊尔的很多地方,与其说是城市,更像是“城乡结合部”。

因此,生活山区村子里的尼泊尔人的生活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尼泊尔人普遍家里都会有两个及以上的男孩。

虽然男孩平常可以在农活和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出不少力,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几个兄弟结婚的费用合在一起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就成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在大部分尼泊尔人的观念中,家里的女孩就和中国封建时期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赔钱货”。

于是,一方是因儿子多,拿不出结婚钱的男方家庭,一方是急着把女孩嫁出去的女方家庭,在这种情况下,一名女性嫁给来自一个家庭的兄弟几人的婚姻就这么出现了。

可以说,如果这些地区人们的经济状况得不到彻底地改善或者尼泊尔政府不加以干预,那么,即使“一妻多夫”制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可它将会一直在这些偏远落后的村庄中存在下去。

03 一妻多夫的影响

不难发现,在尼泊尔的这些贫穷的一妻多夫制家庭中,看似享有好几个丈夫的妻子实际上并不能够像相近模式下的一夫多妻家庭的男性那样轻松。

相反,因为父系社会体系的存在,即使是一妻多夫制家庭,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并不会因此提高,反而会面对成倍增加的家务负担和极重的生育任务。

由于一般都是家中长子成年后就会开始娶妻,然而他的兄弟们可能还都只是一些年幼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尼泊尔的很多家庭都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嫁入夫家后,因为需要花大部分时间照顾家中的孩子,女孩经常会被丈夫的小兄弟当成母亲。

而说到孩子,尼泊尔的一妻多夫制家庭对于家中的孩子有着和我们十分不同的观念。孩子的父亲们往往并不会被清楚地告知家里的孩子中哪个是自己的。

但为了避免因为孩子导致的家庭矛盾,尼泊尔家庭中的女性必须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和哪一任丈夫所生,只是不会告诉丈夫们。

而因为不知道哪个孩子是自己亲生的,妻子的丈夫们一般都心照不宣地对每个孩子都视如己出。

只是虽然这样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是落后的,但作为一个国民普遍信仰宗教的国家,在尼泊尔,人们对待生活和人生的态度往往来自于宗教的教义。

在尼泊尔当地的宗教故事中就有一位女神同时与一个家庭中的五个男性缔结婚姻的传说,而这也为尼泊尔人认可“一妻多夫”的家庭模式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资料:

尼泊尔国家概况(中国外交部官网)

0 阅读:0

雪枫怪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