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建勇
在众多医学大家中,周仲瑛无疑是我最敬仰的一位。他不仅是我的导师,构建了糖尿病的“三热论”诊疗体系,开发了多款针对糖尿病不同阶段的经典方剂,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的代表性传承人。

▲国医大师周仲瑛
周老师用六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独特的中医治疗体系,让无数糖尿病患者重获健康希望。他的医术精湛,更难得的是他始终保持着医者的赤子之心,用智慧和仁心为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
周仲瑛老师出生在江苏南通的中医世家,他的父亲周筱斋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受到很多人的的爱戴。从小在药香中长大的他,有一次邻居家的张叔跟他父亲说我最近总是很多尿,浑身无力,而且不想吃饭,还想呕吐。结果,父亲马上就煎了几副汤药叫周老师拿给张叔。
过了两天后,张叔找到周老师和他的父亲登门道谢。周老师觉得很神奇,因为他亲眼见证了中医汤剂如何让消渴症(糖尿病)患者摆脱了这个痛苦。在这个少年的心中已然偷偷种下了中医学的种子,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中医不是慢郎中,而是能精准调理身体的智慧医学。
从那时起,周老师就立志学医,造福乡亲。在跟随父亲学医七八年,打下了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后,不断追求学术精进的他,于1947年考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跟随章次公等老师学习,更于1955年,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跟随孟河医派邹云翔、张泽生、曹鸣皋等老先生学习,深深地扎根于孟河医派,结合自己对医学的独到见解又完美地融合了多个派系的长处,最终形成“病机辨证”的学术体系。

▲南京中医药大学
周老师一生推崇《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等经典,主张“读经典、做临床”,他强调“经典是中医之根”,要求学生背诵经典条文并应用于临床,确保中医思维的原汁原味。反对“以病套方”,坚持“辨证求机、动态施治”。
就像治疗糖尿病时,虽然现代医学诊断为同一疾病,但他根据不同时候的症状演变,采用阶梯化方药,体现个体化治疗思想他这种“守正创新”的模式,不仅塑造了他个人的价值体系,更延续了其“薪火相传”的教育理念。
曾经有一位患病8年的糖尿病患者,刚开始的时候长期依赖胰岛素却导致了血糖不稳,并发症日益严重。周老没有简单地用清泻胃火去降糖,而是通过细心辨证,发现了其属于“阴虚燥热兼血瘀”的核心病机。

▲周老师给患者看诊
他用养阴活血的方剂调理三个月后,患者不仅胰岛素用量减半,连多年的手脚麻木都明显改善。这个案例生动诠释了周老的名言:“治糖尿病要治人,不能只盯着血糖数字。”
周仲瑛老师将糖尿病的发展分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身体堵得慌,血糖开始波动,但还没确诊糖尿病。人总觉得胸闷、肚子胀,像有股气在体内憋着,尤其吃完饭后容易打嗝、反酸。
第二阶段火烧火燎,特别容易饿,吃得多但反而变瘦,总觉得口渴,一天能喝好几壶水,嘴里发干甚至发苦。第三阶段浑身没劲儿,走几步就累,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手脚冰凉怕冷尤其是在冬天。第四阶段手脚麻木刺痛像蚂蚁爬,皮肤伤口溃烂难以愈合,严重时可能截肢。
对应着现代医学的不同病程,他独创了"三期辨治"法:早期疏肝解郁,中期清热养阴,晚期益肾通络。更难得的是,他特别强调"未病先防",在血糖异常阶段就介入调理。这种防重于治的理念,让许多患者避免了并发症的痛苦。

▲我和周仲瑛老师
周仲瑛大师用一生诠释了:真正的好中医,既能恪守传统智慧,又能创新发展。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治病的药方,更是一颗永怀仁心的行医之道。现如今虽然周老师已经离开,但医术却传承了下来。
作为周老师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些年我反复研读周老师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很多糖尿病患者走上了健康之路。看诊之余,我每天还抽出时间撰写周仲瑛老师传记,书名为《薪火·传道》,希望有生之年能拍成电视剧,让周老师的医术和精神造福更多人。
【作者简介】
施建勇,男,1959年5月生,中医博士,药学博士后。师承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国医大师周仲瑛,在海内外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40余年,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7项,国家医药专利15项,著述100余篇,对类风湿、痛风、糖尿病、结肠炎等拥有独特解决方案,喜欢中医的朋友请关注我!
这大个年龄还在害人,怎么一个糖尿病人沒医好,还在范贱。
中医好历害的启示录.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中医這点做到啦。能天天出來宣传大家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呢,这点中医还是做到啦。你要是说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是不对,那他们就会说你不爱国,汉奸等等。这点中医们也做到啦。有那些呢(小和尚、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蓝染惣佑介、 人生几何、 观海听潮、 冷℡夜、在梦里、渡我、 用户15xxx53、梵醒、AAA、吴国明、 帅蛤蟆、没有昵称)。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这个医生去踩缝纫机了,因为全中国的中医和中药治不了糖尿病和降不了血糖。
怎样联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