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山水画,拿这套册页启蒙可以吗

凝萨 2025-04-29 13:55:00

学习山水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芥子园画谱》中展示了其中的一种。由树石法、点景法入手,进而临摹册页小品,最终实现独立创作的目的。不过这种流程不适合中老年人学习山水画。由于中老年人理解能力强,手上的笔墨功夫不足。让他从树石法学起,很容易感觉枯燥无聊坚持不下来。这时候完全可以换一种方法,直接临摹前辈画家的山水册页。在临仿过程中,遇到不了解的笔墨技巧,再回头进行学习。

这套山水册是明末清初画家沈颢的作品,他是苏州人,画风接近沈周、文徵明。山水册在风格上属于标准的文人画,同时他在笔墨构图上比较重视抒情。看似简单疏旷,实则古雅生动,很适合当成山水画的启蒙教材进行临仿。

沈颢 山水册

先看这幅雪景山水,描绘了文人雅士在严严冬日行走在山水间。前景用淡墨加花青染出湖面结冰的效果,靠近水岸是零星散落的卵石。这些小石块用线条勾勒轮廓,用淡墨稍加晕染。随着视线上移,就看到了“画眼”那座山中古寺。很明显,画家要利用色彩对比,让欣赏者一下子能够感受到静雅宜人的氛围。亲近自然,不畏严寒,兴致到了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中景两山对峙,一大一小,一高一矮,山中谷壑处有泉水涌出,顺着山势起伏流入前景平湖。只要位置关系找准了,构图上没有太大难度。至于笔墨,仅需熟练掌握披麻皴画法就够了。由于是冬日山水,临这幅画甚至连点叶法都不用学,只要学习鹿角枝画法就足够了。临仿这幅册页的难度在于,色不碍墨,一定要先画墨稿,再进行染色处理。

沈颢 山水册

这幅青绿山水仿五代画家关仝风格创作而成。关仝与董源、巨然齐名,观察自然山水进行概括提炼用笔简洁。想要画好这幅作品,用到的技法会多一些。先看山石布满横向皴纹,这种画法名叫折带皴,可以表现出山石的厚重硬挺。画中红树,中锋用笔重墨画主干,淡墨画细枝。先画出大概形状,然后遵守自然生发的规律画好出枝。

这幅画颜色看上去淡雅清润,这是按照山石结构进行晕染形成的效果。可以看出山石缝隙处故意二次晕染,形成厚重效果。颜色有深浅变化,让山石在用笔用墨方面有了阴阳变化。

​沈颢 山水册

沈颢这套《山水册》简化了一些复杂的皴法,基本上用渲染代替皴擦,无形中简化了用笔的难度。他用装饰性技法画了两棵交错的树,平衡构图。画中题有仿李唐字样,可以知道他画山石用了斧劈皴。

斧劈皴是山水画创作里重要的皴法之一,要求用笔有力量感,刮出山石表面的纹理。对于初学者而言,斧劈皴用笔利落速度较快不容易掌握。可以先临仿这幅画,对斧劈皴有所了解再学习复杂画法。

​沈颢 山水册

画山水从临摹册页入手,每当画完一幅会产生成就感。记住这种感觉再去学习,不容易半途而废。否则天天画树石,天天重复学习内容,对于中老年爱好者而言显得有些乏味。

0 阅读:38

凝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