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升级!产业链割韭菜曝光!

大财可富司机 2025-04-30 17:26:23

原创大财可富司机

虽然距离事件发生已经过去几天了,但司机今天仍坚持写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同为扒皮财经大V的人,司机深知能够曝光“产业链割韭菜”这件事,是需要顶着巨大压力的。

截止4月29日,爆料者“源深路炒家”已经删除了《从信息平权到信息霸权:一场关于“产业链坐庄”的资本游戏》《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揭开信息平权的资本黑幕》《欢迎大家提供更多线索、证据》《我已经到此为止了,不要太过分》等多篇曝光文章。

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司机希望他能够平安无事。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相信,这件事情最终会给投资者一个交代!

尽管司机保留了“源深路炒家”的所有文章,但关于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司机还是以蓝鲸新闻的报道为主,毕竟这是隶属于上海报业集团的媒体,带有官媒的性质,客观性和公正性都是无可质疑的。

在“源深路炒家”曝光“信息平权”公众号后,蓝鲸记者进行调查发现:一群自诩为“信息平权先锋”的财经大V,打着“打破金融信息壁垒”的旗号,构建起一个流水近600万元的付费社群。他们以499元的年费为门槛,向投资者提供“海外机构研报”等信息,背后却屡踩监管红线。

故事要从2023年9月说起。一个名叫Jason的人注册了“信息平权”公众号,该公众号以财经类信息解读为主,市场上热门的公司和行业都有涉及。Jason自称拥有十年金融从业经历,在对冲基金、Family office、并购基金都干过。

信息平权的意思是让公众平等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信息平权”通过大量盗用搬运海外研报等内容,让粉丝打破信息壁垒、消除信息鸿沟。

记者采访的律师认为,未经授权传播此类研报涉嫌侵犯著作权,若涉及敏感金融数据,还可能违反《数据安全法》。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信息平权”冒着这么大风险盗用的研报也不是白给粉丝看的。想看,容易!只要499元,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竟然有这种“好事”,粉丝肯定要买单啦!知识星球上,信息平权的用户已超1.1万人,收入近600万!

记者调查发现,“信息平权”频繁利用这些海外研报,炒作市场热点,以分享信息的名义点评资本市场。

“源深路炒家”曾在文章里写过,1月23日铜缆股股价见顶的当天早盘,“信息平权”还在发帖鼓吹“爆单逻辑”,结果当天就见顶回落,随后内容悄然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平权”社群关联企业上海平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并无投顾资格。这下子就有了非法荐股的嫌疑。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整明白了这个产业链割韭菜的模式——上游:盗取研报,构建“信息差”:中游:付费社群,实现“流量变现”;下游:鼓吹热点,诱导“接盘”。

随着事件的发酵,又有专业人士加入其中,发表了相关看法。曾任传媒互联网首席,后转行做自媒体的“互联网怪盗团”主理人裴培(详见《券商首席“逆天改命”!转型大V坐拥百万粉丝》)发文表示,他也曾是“信息平权”公众号的读者,公众号之前的文章多是外资投行研究报告(甚至外网社交媒体讨论)的二手转译,总体上还是有信息量的。但是从去年4季度开始,研究重点从美股转向了A股,很多信息都与实际不符,比如国产芯片、服务器、ASIC等。

在“互联网怪盗团”看来,“信息平权”的事情只是冰山一角,像其一样市场有影响力的财经自媒体往往面临着三大“原罪”:一是搞大规模社群,扩散消息、击鼓传花,有操纵证券市场的嫌疑。二是乱传各种“小作文”,如果是真的,则构成内幕交易;如果是假的,则构成扰乱市场。三是把其他机构的研究报告等内容拿来打水印卖钱,侵犯了他人知识产权。

面对种种质疑,“信息平权”主理人Jason发表《今天坦白局》进行澄清。他承认团队早期成员的离开主要源于自身管理责任,而非外界揣测的矛盾。同时解释内容更新频率波动是因职业变动及过度追求热点导致。最后他回应外界质疑,明确未来将聚焦高质量行业讨论(而非搬运研报),回归初心,做深刻有价值的东西。

不过,目前“信息平权”的知识星球由于违反星球社区规范,已被限制续期和分享。

可怜这些付费用户,本以为花钱能买到独家、专业的投资信息,到头来交了499元,每天看的是盗来的研报,听的是庄家的故事,最后接了他们的盘。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大财可富司机

简介:老司机带路,你不会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