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造车”的华为“群殴”造车新势力

硕硕的车笔记 2024-05-14 05:40:06

乘 2024 北京车展之风,新能源赛道全面飘红。近来,各新能源车企接连展示自身的成绩单。在新势力阵营中,鸿蒙智行携手旗下的问界和智界施展“组合拳”,4 月单月总计销售量达到 2.96 万辆,超出理想近 4000 辆,成为新势力月销量冠军。

需要关注的是,今年头一季度至三月期间,作为华为“亲儿子”其中之一的问界,在销售量上压制理想。然而其 4 月单月 25086 辆的销售量比理想少了 701 辆。

靠“以多打少”赢得新势力市场大局的鸿蒙智行或许不太光彩,不过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车行业中,联合起来好过各自为战。

问界与智界,同父不同命

最近,华为智选车模式下的统一品牌,鸿蒙智行首次公布了销售量。数据表明,鸿蒙智行全系 1 月至 4 月的累计销售量达 11.55 万辆,斩获中国新势力品牌前四月累计销售的冠军宝座。

细分来看,问界作为鸿蒙智行的当家主角,由赛力斯和华为联合打造,目前在售车型有问界 M7、问界 M5、问界 M9 三款,2024 年 1 月至 4 月的累计交付量达 11.09 万辆,同比增长 692%。

其中,问界新 M7 自上市以来市场反馈一直良好,今年前四个月的销售表现已经远远超越去年总销量的 9.4 万辆。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曾经表示,“我们在 AITO 问界新 M7 系列上投入五个亿重金,运用了扎实的材料、最好的技术,使其不仅成为‘智能座舱天花板’,还是‘智能驾驶天花板’,更是‘智能安全天花板’!在看不见和看得见的地方,都为用户带来了比遥遥领先更加领先的极致体验!”

智界由华为与奇瑞联合打造,其目前仅推出了智界 S7 这一款车型。这款车定位为中大型智慧轿跑,于去年 11 月下旬首次亮相,上市 3 天时间大定订单就已超过 2 万辆。

不过,受到芯片缺货和工厂搬迁等因素的影响,智界 S7 陷入“交付难”的困境。因此,智界 S7 的超高热度逐渐冷却,截至今年 2 月,上市三个月时间,其单月零售额都不足 800 辆。

鉴于此惨淡状况,4 月 11 日,智界 S7 迎来了“二次上市”,在配置方面,其首次搭载华为视觉智驾方案 HUAWEI ADS 基础版,首次引入华为 SuperCharge 高压快充技术。

在华为的深度助力下,智界 S7 也交出了 4546 辆的销售成绩单。

随着小米 SU7 高涨的流量热度,新能源市场将会“越来越卷”。未来,智界 S7 是否能沿袭问界 M7 改款的“幸运”,在纯电轿车市场走红,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抱大腿”的赛力斯,一季度扭亏为盈

事实上,赛力斯作为华为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在经历了长达四年亏损超百亿的“黑暗时期”后,借助问界销量的持续向好,于今年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具体而言,赛力斯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 265.61 亿元,同比增长 421.76%,环比增长 38.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8.45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1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0.38 亿元。

但是,随着华为说出的“全国都能开”这句话,这场战役再次升级。

3 月 19 日,问界开启新一轮 OTA 升级,全系车型搭载 HUAWEI DATS 2.0,率先实现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据悉,无图智驾对车辆的感知能力、算法都有着极高要求。

此前,小鹏汽车 CEO 何小鹏表示,“如果说上一个十年是新能源的十年,新的十年将会是智能汽车的十年,最近两年大模型蓬勃发展,让高阶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的技术和体验在明显加速。”

基于此,各大车企在智能化领域继续加码,与华为强强联手,抢占市场红利。

广汽传祺围绕智能底盘、人机交互等先进领域与华为进行深度合作研发,其旗下 SUV、轿车、MPV 等全域产品都将搭载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新一代华为智能技术,首款车型将于 2025 年第一季度上市交付。

由此,在电气化时代浪潮下,伴随华为、小米等“跨界”玩家的入局,车市迎来 2.0 时代,智能化成为新能源车企分取市场份额的关键方法。

0 阅读:0

硕硕的车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