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酸上了,脱硫系统副盐增加怎么办?

止于独白 2024-05-16 18:27:55

最近,有几个焦化上了制酸的企业反映,公司上了制酸系统后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脱硫系统运行不正常,运行成本高,稀酸处理难等等。

1、焦炉煤气脱硫化氢普遍采用HPF湿式氧化法处理

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是采用HPF湿式氧化法处理,脱硫塔后硫化氢含量为20mg/Nm3以下。该工艺是以氨为碱源的湿式液相催化氧化脱硫脱氰工艺。脱硫过程中脱硫废液中不断生成硫代硫酸铵、硫氰酸铵、硫酸铵等盐类物质,脱硫废液中含盐量达到一定值后,脱硫效率会明显降低。要保持脱硫效率,每天必须置换一定量的脱硫液,以保持脱硫液中总盐含量的平衡。

2、脱硫废液喷洒在煤场问题多多

国家在通过环保执法来压减产能规模和控制产能产量,意味着环保已经成为钢铁行业的“硬约束”,同时推进钢铁冶金固废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和“固废不出厂”,也是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

目前有焦化厂脱硫废液目前采用喷洒在煤场,混入原料煤中重回焦炉的方法处理。这种方法存在处理量有限,同时会随雨水进入排水系统,引发新的污染;对设备、场地的腐蚀性很强,操作环境恶劣;同时增加炼焦过程中的能耗等诸多问题。

3、现有国内处置脱硫废液及硫泡沫的技术路线

现有国内处置脱硫废液及硫泡沫的技术路线分两大类:一是将脱硫废液和硫泡沫进行预处理后,采用干法或半干法焚烧制浓硫酸(98%或者93%),浓硫酸可自用也可做化工产品销售;此方法虽然同时处理了含硫废液和硫泡沫,但存在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硫酸产品价格波动大、价值低、属于易制毒危化品等问题;二是脱硫废液提盐,硫膏熔硫,产品分别为:混盐或者精盐,粗硫磺或者精硫磺。混盐没有利用价值,可配炼焦煤回焦炉处置,也可外委单位处置,处置方式一般为焚烧制硫酸或者提精盐;粗硫磺达不到工业产品要求,浸出毒性检测结果属于具有浸出毒性特征的危险废物,储存、运输、处置均存在一定环保风险,只能委外单位处置或用于制酸,因此提混盐或粗硫磺均没有达到处理或资源化的目的。

4、成套的硫元素循环资源化利用技术

晋盛集团是专业从事环保治理、资源循环、节能低碳业务的公司,拥有成套的硫元素循环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专利技术从硫泡沫和脱硫废液中提取精制硫磺、硫氰酸钠(纯度≥97-99%)、硫酸铵、氨水、亚硫酸氢钠等产品,用于精细化工生产原料,从而解决了脱硫废液的处理问题,变废为宝,保证脱硫效果的稳定,    进一步保证了后续煤气净化和利用系统的稳定,对焦化企业的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盐后的清液作为补充水返回脱硫系统,少量回至鼓冷系统,保持脱硫循环量不变。本处理工艺做到没有废液排放,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脱硫液处理的难题,将废物转为资源,完全符合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5、与硫泡沫和脱硫废液直接制酸方案对比

硫泡沫和脱硫废液如果采用浓缩后直接制酸方案,分子中N元素转化为氮气,硫元素被进一步分解、氧化制酸。

根据硫平衡(硫制酸转化率按99%计),按焦化总产能265万吨/年计算,全部硫泡沫和脱硫废液制酸约可产生约26860吨98%浓硫酸。以硫酸现销售价格计算,如果每吨处理成本按300元计,那么脱硫废盐制酸年亏1000万元以上。

从上文我们可以得知提精硫磺和脱硫废盐提纯精盐的毛利可达到2500万元,是制酸毛利的5倍以上。同时焦化不能完全消化掉生产的所有硫酸,仍需一部分作为商品外售,其作为易制毒危险化学品,销售和储运均需收到严格的管控。

0 阅读:0

止于独白

简介: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