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集聚区:“固废包袱”变“资源优势”

止于独白 2024-05-22 16:52:37
一、如何推动“黑”转绿?

据悉,许多以煤炭为基础,形成“煤电化”为支撑的“黑色产业”矩阵的煤化工集聚区每年消耗大量的原煤,产生大量的硫磺膏、硫磺渣及杂盐,企业需要花大力气去处理这些工业固废。

工业固废长期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会造成水系和大气的严重污染和危害。如何推动“黑”转绿?

多年来,煤化工集聚区在安全生产基础上,聚焦延链强链补链,大力推进工业处置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动固废和危废的再利用,让产品互为原料、互为市场,持续推进工业固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不断提高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同时增加了产业附加值,奏响了循环产业发展助推工业转型升级的新乐章。

为了推动固废综合再利用,昌盛环保根据有关部门环保达标的强制要求,充分利用延长循环链的优惠政策,对关联企业设置扶持期或低于市场价出售固废的方式,吸引化工企业合作,打造了以硫酸厂、化肥厂、食品填加剂厂等为主的下游产业链。

二、把‘固废包袱’变为‘资源优势’

煤化工集聚区的工业主导产业决定了亟需加大工业废固资源综合利用的推进力度,要把‘固废包袱’变为‘资源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实行政策激励、机制倒逼,促进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从源头削减固废产生量,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形成‘政府导向、政策支撑、项目合理、资源整合、循环利用、创新驱动’的模式。

在工业园区内配套建设了工业污水处理系统、蓄水池等环保设施,通过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构建企业内部循环、产业循环、园区循环、生态循环的循环产业体系,不断推动企业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三、晋盛智能创新招商引资新模式引关注

今年以来,各地招商引资队伍都在寻找好的项目,通过各种渠道洽谈合作,力争开好局,为当地经济发展添砖加瓦,由此也可见各地政府恢复经济,发展经济都在“拼”。那么如何能够招到好的项目?晋盛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通过对各地的调研以及与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团队的接触,认为也可以从当地产业结构围绕“双碳”经济创新一些模式以期更快见效。

模式一

当地政府应以当地主导产业或龙头企业为主线,引进一些国内顶尖的节能减排、技术“双碳”技术,危废固废资源化治理技术拥有的公司,与当地龙头企业对接,合资成立以龙头企业控股的合资公司落户当地,即可以解决当地企业的环保问题,盘活存量资产,培育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可以让拥有技术的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形成新的税源,反哺当地发展。

模式二

将当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余热资源利用与处理当地的固废治理结合起来,既可以解决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经营困境,又可以延长产业链,解决当地固废污染问题。比如垃圾焚烧发电可与废盐利用,废硫膏(低品位硫磺)提纯相结合项目,因为余热利用后加工成本很低,资源化后的产品附加值较高,可以成为垃圾焚烧领域又一效益增长点。以一个小型垃圾发电厂的规模,投资在1000-2000万元左右,年利税都在1000万以上。

截止目前,已有多地政府与晋盛智能洽谈合作事宜,也有一些投资机构,上市公司看好这一模式,相信不久这一模式就会在各地落地见效。

0 阅读:23

止于独白

简介: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