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在对越战场上,为何用身体保护一个敌人,自己被炸掉手臂

张生全精彩历史呀 2023-03-06 12:57:07

战士丁晓兵在对越战争的战场上,当炸弹落到身边的时候,他猛地扑到一个敌人的身上,把敌人保护了下来。敌人完好无损,他的一条手臂却被炸弹。那么,丁晓兵为什么要保护一个敌人呢?

丁晓兵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爷爷早年上过朝鲜战场,他的父亲参加过抗美援越,而他耳濡目染,从小就立下了保家卫国的志愿。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旬,越南在我国的帮助下打赢了美国,然而他们忘恩负义,竟在苏联的怂恿下,不断兵犯我国南疆。我国在多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宣布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

战争打响后,爱国青年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奔赴南疆作战。丁晓兵受到感染,也来到合肥市征兵办公室,请求为国出战。

然而,当时的丁晓兵才14岁,还没到参军的年龄,所以征兵办的工作人员拒绝了他的请求,并劝他先好好上学,等到了年龄再报名参军也不迟。

丁晓兵为了实现当兵的梦想,他一边上学,一边跟着一位武师习武。本来习武是他父亲给他做的决定,他年少时身体瘦弱,父亲为了让他强身健体,给他找了武术老师,没想到他很能吃苦,跟着武术老师学了7年之久,练出了一身硬功夫,还成为合肥武术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

1983年,丁晓兵刚满18岁,立刻到征兵办报名参军,并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

丁晓兵被分到武汉军区第43军129师,虽说他是一名新兵,但他到了部队后,在军事训练上非常刻苦。再加上他身体素质很好,所以没过多久,他就被选到了侦察连,接受更严苛的训练。

多年后,丁晓兵谈到侦察兵训练的情况时,指着左手上几道深深的刀痕,笑着说,如果是普通的军事训练,战士之间会用橡皮刀。但侦察兵由于面临的危险更大,所以在训练时,都会真刀实枪地训练。因为用橡皮刀会让意志松懈,而到了战场上,意志松懈很有可能就会丢掉性命。

丁晓兵不仅苦练杀敌本领,在思想上还积极要求进步,自从到了部队后,他给党支部写过多次入党申请书。

原来,部队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有困难有危险,都是党员先上。有一次,丁晓兵和另一名战士抢任务,结果因为那名战士是党员,所以部队把任务派给了那名战士。后来,班长奚落他说:“你个新兵蛋子,又不是党员,我都轮不上,怎么轮得到你?”

一语点醒梦中人,丁晓兵就是从那时起,对自己愈发严格要求,几次向连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但迟迟没有结果。

1984年,老山战役打响。

战役开始前,军队抽调了各军区的侦察连和侦察排,赴云南老山和者阴山前线,并编入昆明第二侦察大队,进行对越侦察。丁晓兵所在的43军129师侦察连自然也在其中。

不过,按部队规定,入伍不到1年,又不是党员的丁晓兵,是没有资格去前线的,所以他不符合参战要求,领导从一开始就没考虑过他。

没想到,丁晓兵看到参战名单没有他的名字后,死活不干了,天天找领导软磨硬泡,甚至还用匕首划破食指,写请战血书。最终,领导被他的决定打动,破例批准了他的请求,把他编入侦察4连。

出发前夕,丁晓兵高兴地和同学分享了他要到前线作战的消息。没想到同学不仅不支持他的行为,还嘲笑他太冲动太愚蠢。面对同学的嘲笑,丁晓兵严肃地说:“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能上前线作战,是我的荣幸,我一定会立大功归来。”

抵达老山前线时,丁晓兵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越军占据老山高地,肆无忌惮对我国边境村寨发射炮弹。惊恐的边民为了安全,只得躲在山洞里生活。还有的边民只能拄拐行走,一问才知他们在干农活时,不小心踩到了越军埋下的地雷,被炸断了腿……

让丁晓兵最难忘怀的是,在行进途中,他看到一辆又一辆的卡车从身边驶过,车上是一排排被毛毯覆盖的烈士。这些都是和他一样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但这些人却永远倒在了战场上。

丁晓兵对越军的行为充满仇恨,他先后完成了20多次作战和侦察任务。

1984年10月,我军一举收复了被越军侵占的老山和者阴山地区。不甘失败的越军数度调兵,试图发动反扑。对于越军的阴谋,我军心知肚明,严阵以待,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当时,越军特工破坏了我侦察雷达,还给我军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

此事引起了我军高度重视,准备派出侦察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也就在那时候,丁晓兵等战士接到了捕俘的任务。

捕俘需要深入敌人的阵地,趁敌人还没反应过来,眼疾手快抓了俘虏就走,战士们称这是“虎口拔牙”,可见这有多危险。

不过,对于丁晓兵来说,捕俘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所以在接到任务后,在班长的带领下,他和另外2名战士向越军的阵地摸过去。

然而他没想到,这一去,便改变了他的生活。

在悄无声息接近越军的阵地后,丁晓兵一行4人发现这个阵地上有40多个越军,双方人数悬殊,危险很大。

不过既然来了,就不打算空着手回去。在班长的示意下,大家决定强行抓捕一名越军回去。

事情还算顺利,没过多久,2名越军便有说有笑地向丁晓兵他们隐藏的丛林走了过来。待他们走近后,丁晓兵猛地从树后窜出,把一名越军打昏在地。另一名越军试图拔枪还击,也被班长制服并戴上了手铐。

就在他们押着2名俘虏准备撤退时,越军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并向他们不断射击。在枪炮声中,一名战士当场牺牲。

班长深知不宜久留,他命令丁晓兵和另一名战士押送俘虏,他掩护他们撤退。

丁晓兵马上押着俘虏往营地回走。没想到就在这时,越军把一颗炮弹扔到他面前。丁晓兵看到危险,迅速扑上去,把俘虏紧紧压在身体下面……

等丁晓兵苏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倒在血泊中。被俘的俘虏已经从他身下挣扎着站了起来,准备逃跑。情急之下,他大叫一声,扑到俘虏身上,想用手控制住俘虏。这时他才发现,他的右臂被炸得仅剩一点皮连在身上,鲜血正从断开的地方汩汩地往外冒。

班长和另外一名战士也看到了丁晓兵的伤情,他们准备先给丁晓兵包扎,但丁晓兵示意他们赶紧押着两名俘虏撤退。两人走后,丁晓兵才开始撤退。由于行走在密林中,那只断臂不断被树枝刮到,影响前进速度。丁晓兵一着急,干脆忍痛用匕首把右手砍断,插在腰上的皮带上,想着等回到营地,再找医生接上。

在山里走了4个小时后,丁晓兵终于快要走到营地了。可是由于失血过多,他一头栽倒在地上。好在他及时被发现,卫生员赶来给他进行了包扎,把他送到后方野战医院。当时,医生给他输血都没办法输进去,最后还是一位老医生切开了他腿上的静脉,强行给他注入了2600毫升血浆,他才慢慢苏醒过来。

在清理丁晓兵身上的弹片时,发现由于弹片扎得很深,有些甚至扎到了骨头缝里,因此不能打麻药。医生在用刀钳给他挖弹片的时候,他疼得满头大汗,却始终没有吭一声。

经过3天2夜的手术,丁晓兵终于转危为安,可是他却永远地失去了右臂。

当连长探望丁晓兵时,丁晓兵望着自己空荡荡的袖筒,对连长说:“我还想回部队。”

连长闻之动容,说道:“好好养伤,部队永远等着你!”

丁晓兵的英雄事迹很快在部队传开。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宁愿牺牲也要保护俘虏的时候,他说:“我牺牲了不打紧,只要俘虏没死,战士们就可以把俘虏押回去完成任务。”

老山战役结束后,部队授予丁晓兵“独臂英雄”称号,并记一等功,同时还破例为他设立了“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

1988年,丁晓兵从南京政治学院毕业后,原本他可以留校担任教导员职务,但他并没有选择留校。安徽合肥老家也向他伸出橄榄枝,对他说,只要他回去,就能享受副厅级待遇,但他还是没有回去。

当领导征求丁晓兵意见时,他说,他要下部队基层,从当连指导员做起,坚持带部队。最终,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求。

在基层带兵,丁晓兵从来没把自己当作残疾人,他单手端枪射击,准确率一点不比他之前的成绩差。他用左手写字,写书法,都又快又好。就连打背包这些,他也能单手完成,而他能做到这一步,也付出了比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强将手下无弱兵,战士们受丁晓兵的影响,不管是学习还是训练都争先恐后,因此他带领的连队获得了多项荣誉,多名战士作为重点年轻干部培养,还有数名战士考上了军校。

由于成绩斐然,丁晓兵也先后被提拔为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等。2013年,丁晓兵荣任武警广西总队政委、党支部书记。

2015年,丁晓兵晋升少将军衔,成为我军有名的“独臂将军”!

2017年,国家领导人来到了广西武警总队。当国家领导人来到将士们面前,和他一一握手打招呼的时候,丁晓兵举起左手,给国家领导人敬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军礼,获得了满堂的掌声!

面对生死的时候,谁都会犹豫,首先想到的是保命。但是在丁晓兵眼里,任务大于自己的生命,所以他才会毅然保护一个敌人。丁晓兵虽然失去了右臂,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而是下到基层连队带部队,做出来很大的成绩。也因此,他用左手行礼,成为了我军一道靓丽的风景!

0 阅读:27

张生全精彩历史呀

简介:主笔张生全,中国作协会员,有著作《最后的士绅家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