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强基计划高校最新变化梳理

岚岚看商业 2025-04-30 10:35:25

2025年强基计划高校最新变化梳理

清北篇

• 清华大学:2025年专业设置无具体变化,未央、探微、行建三个理工双学位书院调整双学位选择时间,从7月改为大一结束后由学生自主申请(能否满足所有意愿待观察),这是今年最大调整。

• 北京大学:专业不变,校测科目调整是关键——理科类从“语文+数学”改为“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考试难度尚未明确。此外,各专业大类提供多套培养方案(如数学类、物理类等),报名时需留意并选择方向。

华东五校篇

• 复旦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新增“智能科学”方向(隶属新成立的创新学院,偏向人工智能培养)。

◦ 生物科学大类拆分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后者新增,偏向药学)。

◦ 物理类新增“物理学与电子科学”(物理系与集成电路学院联合培养,侧重微电子)、“地球物理”方向;化学类新增“环境化学”方向。

• 上海交通大学:新增“生物医学工程”(新工科,融合生物医药与电子信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入学后将分流至“智能科学”方向,其余无变化。

• 浙江大学:

◦ 物理学新增“量子科技”方向(与普通物理同院培养,课程差异不大)。

◦ 新增“生物工程”专业(传统生物类工科,可衔接生物医学工程新工科方向)。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数学类新增“智能科学”(人工智能方向)。

◦ 物理学类新增“电子科学”(集成电路方向)和“量子信息科学”(学科实力强劲,适合科研意向学生)。

• 南京大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新增“智能科学”(人工智能)。

◦ 物理学新增“天体物理”(纯科研,就业面较窄)和“电子科学”(集成电路)方向,共3个新增方向。

特色高校篇

• 中国人民大学:

◦ 校测时间调整:从“初试后校测”改为“提前校测”,需谨慎评估风险。

◦ 新增理科方向:数据计算机应用(分属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和信息学院,均侧重人工智能,学科实力强,适合理科生关注)。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航天学院新增“智能装备与系统”(自动化类工科,聚焦航天系统)。

◦ 数学大类新增“数学+人工智能”方向(原已有4套培养方案,填报时需明确方向)。

• 西安交通大学:

◦ 数学类分设“纯数学类”和“数学类智能科学”(后者更偏人工智能,含数学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共4个细分专业。

◦ 新增“能源与动力工程”(王牌专业,适合能源领域就业)。

工科强校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物理学新增“电子科学”(集成电路)方向。

◦ 新增“测控技术与仪器”(新工科,含测控和量子信息方向,仪器学科A+)。

◦ 航空航天类新增“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方向)和“空天材料”(材料方向)。

• 北京理工大学:

◦ 数学新增“智能机器人”(自动化学院培养,侧重人工智能与控制学科)。

◦ 应用物理学新增“集成电路”方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同步新增(热度稍低,属中等工科选择)。

• 华中科技大学:

◦ 数学新增“人工智能”方向,物理新增“集成电路”方向(工科实力强,生物科学可转向生物医学工程)。

• 东南大学:

◦ 校测调整:提前校测需评估风险。

◦ 数学新增“人工智能”,物理新增“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学科实力强,属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综合类高校篇

• 同济大学:

◦ 数学新增“智能科学”(人工智能)方向。

◦ 海洋科学技术专业改制(兼顾理论与工程实践,适合海洋领域兴趣者)。

• 武汉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新增“智能科学”方向(隶属新设人工智能学院,校长兼任院长,资源倾斜明显)。

• 南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新增“数学方向”和“人工智能方向”(数学学科A+,适合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选择)。

• 中山大学:

◦ 招生简章明确新增“药学、生物医药”方向。

◦ 培养方案显示数学与应用数学含“智能科学”(人工智能)方向(适合大湾区发展规划)。

师范与地域特色高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报名截止时间提前至4月30日(其他高校多为5月7-10日,需注意时间)。

◦ 报名系统显示数学与应用数学新增“智能科学”方向(人工智能101计划成员,学科有保障)。

•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简章未明示,但报名系统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智能科学”方向(统计、数学、软件工程实力强,区位优势显著)。

• 厦门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新增“人工智能”方向。

◦ 物理学新增“电子科学”(集成电路,属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药学方向同步新增(多校新增药学,可重点关注)。

其他高校简讯

• 西北工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新增“计算机方向”(偏向人工智能,计算机学科A+)。

• 电子科技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工智能)和“数理基础科学”(集成电路,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 天津大学:

◦ 官宣新增“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交叉学科,独立学院培养)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评估A,机械学院)。

◦ 报名系统显示数学新增“智能科学”方向(工科强校,适合工程类选择)。

• 华南理工大学:新增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集成电路方向,属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适合大湾区就业)。

无显著变化高校

以下高校2025年强基计划暂无专业或政策调整,可参考往年招生信息:

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

部分高校变化需以报名系统或官方最新简章为准,建议家长和考生报名前仔细核对培养方案及校测要求,结合兴趣与就业规划理性选择。

0 阅读:0

岚岚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