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英作为妹妹给钱学森介绍对象,钱学森却盯着她,两人后来如何?

墨甲子 2023-06-12 19:58:38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我们常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一点也往往体现在爱情上。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发生爱情的方式也不同。

然而一见钟情太少,日久生情才是大多数,当然也有早有预谋的久别重逢。

一场跨越万里重洋的爱情就这样发生,既是久别重逢,也是双向奔赴。

1947年的夏天,一位女歌唱家刚刚完成自己的第一场独唱音乐会,这场音乐会让她名声大噪,一时风头无限,同时也有许多人追求她。

然而27岁的音乐家却丝毫没有结婚的打算,她更关注自己的事业。

不久后,音乐家与一位故人重逢了,这是一位刚从美国回来探亲的年轻教授。音乐家组织了相亲饭局,为故人介绍女朋友,但是对方却毫不领情。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教授仅在六周后就火速结婚了,而结婚对象正是音乐家。

这对夫妇正是钱学森与蒋英,从钱学森回国到两人第一次重遇,再到最终结婚,只用了六个星期!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两人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决定结婚?这样的爱情和婚姻又能够长久吗?

科学家与音乐家的爱情碰撞

提起钱学森,人们往往会想起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他在中国航天工程上所做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科学家。

他的贡献不止在于科学上的突出成就,更在于祖国急需建设时毅然奔赴回国的爱国精神,并且往后始终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科学研究,继续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

钱学森

钱学森的研究生活是枯燥和朴实的,他有做不完的实验,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验验证。

钱学森在进行研究时,从不追求好的物质条件,只要满足实验要求就行了,他曾多次提出降低生活待遇。

忙碌的科学事业让钱学森没有闲情逸致花在个人生活上,他很少有时间参加娱乐活动。

与钱学森相反,蒋英喜欢音乐,是女高音歌唱家。她从18岁就进入德国柏林音乐大学学习,进行专门的音乐训练。

蒋英在上课

此后数年间参加各种音乐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并在1947年举行归国后的第一次演唱会。新中国成立后,蒋英常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

蒋英家境优渥,是名门闺秀,从小就在欧洲旅居,见多识广。蒋英本人才华横溢,极具艺术家风范,所研习的音乐也是比较高雅的德国古典音乐。

蒋英也是一个开朗活泼的人,她十分有主见,对于自己不愿意的事从不会将就,身边的人都很喜欢这个幽默可爱的姑娘。

如此看来,钱学森与蒋英的性格大相径庭,一个稍显木讷,一个活泼开朗;两人的工作环境也完全不同,一个枯燥重复,一个多姿多彩。

差异如此大的两个人,恐怕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更何况两人久经离别,再见时也会十分生疏。

两人在六周内“闪婚”,或许是一时冲动,头脑发热,这样的婚姻能幸福吗?

即使刚开始十分甜蜜,想来往后也难以维持下去吧!然而事实却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

蒋英与钱学森

婚姻之初的奇怪相处

事实上,钱学森和蒋英非常相爱,婚后六十多年一直很幸福,两人也一同经历了很多事情。

结婚后不久,钱学森才意识到自己的探亲时间似乎过于长了,在各方催促下决定先行动身去美国,让蒋英处理好国内的事情后再去美国。

其实,当时意大利的一家歌剧院向蒋英抛来了橄榄枝,但是蒋英在综合考虑后还是拒绝了这个机会。

就这样,蒋英跟随钱学森来到了美国波士顿。

但是结婚之初,两人之间的相处还显得十分生疏,总是客气地相互问好。

来到美国的第二天,夫妇俩坐在一起吃早饭,钱学森泡了一杯茶喝完之后,笑容满面地告诉蒋英自己先离开了,晚上再回来,让蒋英慢慢吃。

蒋英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钱学森就自己大步离开了。蒋英惊呆了,她拿着面包片不敢置信地说道:“这叫结婚啊?第一天。”这与自己原先想的场景完全不同。

直到傍晚钱学森才回来,这时候完全不会做饭的蒋英已经等了一整天,不过她并没有抱怨,而是客气与对方问好。

钱学森又领着蒋英吃了一顿快餐,开始给她讲在美国时发生的有趣事情,蒋英开始觉得有意思起来。

不过对面说话的声音戛然而止,在蒋英又一次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钱学森停止了自己的讲述,匆匆说了声“回见,回见”就进书房了。

这让蒋英哭笑不得,她后来回忆钱学森“门一关,不见人了”。

蒋英虽然一开始对这样的相处方式摸不着头脑,但她却并不感到介意。事实上,后来六十多年两人都是这样相处的,日复一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没有一天晚上不是吃完晚饭,就自己倒一杯茶看书去了。从未与我聊过天,跟我一起找几个朋友来玩玩,也没有。吃完晚饭到十二点必须读书,这是他的习惯。”

坚守习惯的钱学森与蒋英的相处显得有些平淡,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两人之间的感情,反而在日复一日地相处中变得更加深厚。

蒋英发现丈夫忙着研究,常常忘记照顾自己,这位千金小姐便学着承担家务、买菜做饭。

而钱学森虽然没有什么浪漫细胞,显得不解风情,但是他却非常爱蒋英。

他的恩师冯•卡门教授看出了蒋英对钱学森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评价道:“钱像变了个人似的,英也非常可爱。”

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这是钱学森与蒋英爱情的真实写照。

伉俪情深,携手半生

夫妇俩来到美国两年后,国内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不已的消息:新中国成立了!钱学森顿时激动不已,他终于有机会用自己学习的知识报答祖国,他要回国建设新中国!

钱学森因此拒绝了美国人开出的种种优渥条件,他先是被关在监狱里,交了一万五的保释金才被放出来,后来又被抄家。

身边有无数人监视着他,根本没有自由,只有蒋英在身边陪伴着他,而音乐是两人的精神慰藉。

直到1955年10月,钱学森一家人才回到祖国的怀抱。两人继续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钱学森投身祖国的航天事业,参与导弹研究。

多次组织实施导弹发射任务,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国防科学工作中,一生成果满满,以实际行动投身祖国建设中。

蒋英在回国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她开始研究音乐发展史,翻译音乐著作,并指导音乐会的开展,参与了诸多活动。

作为一位航天科学家的妻子,蒋英深深明白科学工作者的艰辛付出,对这些科学家怀着崇高的敬意。

因此,蒋英连续几个月奔波,参与并指导了大型音乐会《星光灿烂》的演出,将这场音乐会献给航天人,歌颂他们的无私奉献。

蒋英又何尝不是一个甘于奉献的人呢?她善解人意,深深理解丈夫工作的劳累,即使每天相处的时间不长,也从未抱怨过什么。

蒋英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听从周总理的意见放弃了自己在歌剧院的工作,调到中央音乐学院教书。

放弃自己大好的事业将重心转到家庭真的值得吗?我们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但这对于蒋英来说是值得的,丈夫长期在外工作,一双儿女尚小,这个小小的家庭需要一个人来守护。

事实证明蒋英的能力非常不错,她既将孩子们照顾的不错,很多事情亲历亲为,也将自己的教书事业做得不错,教导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做到了桃李满天下。

钱学森一家

钱学森在外为航天事业奔波,蒋英在家照顾儿女、教书,两人彼此成就,情谊深厚,不知不觉竟携手度过了六十多年。

谁也没想到,当年仅用六周就决定结婚的婚姻,会维持一辈子。

钱学森深知蒋英为自己、为家庭所做的牺牲,他曾在获奖时幽默地对蒋英说:“‘钱’归你,‘奖’(蒋)归我”。

1991年,在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颁奖仪式上,钱学森说:

“我干什么的,大家都知道,但是我老伴儿干什么的,我向大家解释一下,我老伴主要是从事古典艺术歌曲的教学。我今天获奖了,我不会忘记,老伴几十年来给予我的理解和支持。”

钱蒋两人的爱情的确平平淡淡,几十年如一日未曾变过,可正是彼此的理解与支持,才让他们白头到老,共度余生,可见平平淡淡是真。

那么,我们看见了他们婚姻美满,彼此理解与成就,这段婚姻地起点又在哪儿呢?其实,缘分早已注定。

幼时相识,缘分天注定

钱学森与蒋英的缘分源于上一辈的交情,钱、蒋两家是世交,蒋英的父亲蒋百里在求是学院读书,与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同窗。

两人志趣相投,经常谈论国事、一起研究学问,漫步于西子湖畔,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后来蒋百里与夫人左梅生下五个女儿,钱均夫也与妻子章兰娟剩下独子钱学森。

钱均夫夫妇非常羡慕蒋家有五个女儿,一直希望自己也能生下一个女儿,但是却一直未能如愿。

夫妻俩小时候

夫妻俩看见蒋英长得漂亮,又天真活泼,实在是喜欢得紧,便恳求蒋氏夫妇将蒋英过继给自己。蒋英也因此来到了钱家,与钱学森有了相处的机会。

蒋英的过继仪式办得非常正式,不仅请了亲朋好友,还办了几桌酒席,蒋英也改名叫“钱学英”,与钱家人生活在一起了。

在两家人的一次聚会中,钱学森与蒋英一起合唱了《燕双飞》,当时的场景非常和谐、美好。

但是不久后,蒋氏夫妇就觉得后悔了,他们舍不得这个天真活泼的女儿离开自己,蒋英自己也觉得在钱家的生活太闷了,于是蒋英又回到了自己家里。

钱学森的妈妈虽然答应了放人,但是提出了将蒋英收为干女儿的要求,想让蒋英将来做自己的媳妇。

而在此后数年间,蒋英与钱学森有过断断续续地相处,蒋英不好意思向同学介绍这是自己的干哥哥,也为钱学森弹过琴。

直到两人一个去了美国,一个去了德国,就这样中断了联系。

后来就有了两人的重逢,钱学森回国探亲时,父亲请蒋英为他介绍女孩子,蒋英欣然答应,并爽快赴约。

饭局上,蒋英为钱学森介绍了两个女孩子,然而对方却无情地拒绝了女孩子一同观赏名画的邀请,而是盯着蒋英说道:“很抱歉,很抱歉,我明天上午有事。”

蒋英后来回忆道:“他的眼睛不朝左看,也不朝右看,老对着我看,我觉得不对。”

蒋英既觉得对方不给自己面子,又感到尴尬,这顿相亲局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不久后,蒋英到上海交通大学听了钱学森的学术演讲。钱学森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意气风发,洋溢着学术的热情。

蒋英看到这样的钱学森感到很吃惊,这完全颠覆了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演讲结束后,钱学森提出要送蒋英回家,两人之间没有语言交流,蒋英感到尴尬。

为了打破僵局,她提出要送一张好的唱片给钱学森,却没有料到对方马上拒绝了自己,连说两个“不好”和“不用了”。

蒋英更加感到尴尬,谁料更出乎意料的在后面。钱学森忽然开口对蒋英说道:“你跟我去美国好吧?”

去美国,实际上的意思是和他结婚,蒋英不知道如何处理钱学森突如其来的求婚。尽管心中隐隐对对方有好感,但是也不能恋爱还没谈就结婚了呀。

慌乱之中,蒋英竟然以自己有男朋友为理由拒绝了对方。

然而钱学森不是一个按套路出牌的人,他对蒋英说:“我也有女朋友。但这个女朋友、那个男朋友都不算。(这里是指异性朋友)”

过了两天,钱学森又找到蒋英问她什么时候和自己去美国,蒋英感到奇怪,对方又这样对自己说了好几次,蒋英最后竟然真的同意了,两人在一个多月后结婚了。

这段求婚经历虽然看起来无厘头,但也不是无迹可寻。

两人早在幼年就相识,两家关系又极好,钱学森折服于蒋英开朗活泼的气质,而蒋英折服于钱学森认真研究的魅力。

或许双方早已倾心于对方,结婚并不奇怪,可贵的是这段婚姻的保质期如此之久。

1947年9月17日下午6点,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和平饭店举行了婚礼,钱均夫为他们创作婚书“鸳鸯谱”,表达了对二人婚姻和事业的良好祝福和殷切希望。

这段婚姻就这样开始了,正如“鸳鸯谱”上所写“万里扶摇,琴瑟调弦。”

钱学森与蒋英的婚书

与其说蒋英与钱学森一见如故,不如说二人一见钟情,不是第一面钟情,而是经年后再见的钟情,更是往后几十年相互扶持、彼此成就的美好爱情,这怎能不浪漫呢?

本文由“墨甲子”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2 阅读:105

墨甲子

简介:历史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