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所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最开始是寺庙,在清朝期间这座寺庙被改建成一座施粥的粥厂,到了民国时期才改建成监狱,最开始叫宛平监狱。

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又将其改名为河北第二监狱,此时功德林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监狱,国民政府将共产党员和一些政治犯都关押在此,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这里最多的关押着近八百人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更名为北京战犯管理所
专门关押在解放战争期间俘虏的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其中就包括杜聿明,宋希濂,廖耀湘,黄维,范汉杰等高级将领,最多的时候关押了一百多名国民党高级将领,从1959年开始不断的有人被特赦释放。

直到1975年毛主席下令特赦所有战犯,北京战犯管理所里的战犯获得全部释放。这所监狱也不再关押战犯。
第二所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这是一座由日本人在1936年修建的现代化监狱,最初日本人为了关押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1945年日本人战败后,由国民党接手,直到1950年开始这里由共产党接手。

这座监狱关押了伪满洲国的战犯,以及一部分侵华日军战犯,其中就包括溥仪,溥杰等人。
这座监狱的规模比北京战犯管理所大很多,最多的时候关押了超过一千名战犯。

从1956年开始这里开始遣返侵华日军战犯,到1964年侵华日军战犯全部被送走,到1975年伪满洲国战犯以及部分国民党战犯全部释放。

如今这里作为一处旅游景点并向游人开放。
第三所上海提篮桥监狱
号称“远东第一监狱”,规模比另外两所监狱都大,最多时关押了超过8000名犯人,1903年修建完成,这是完全按照美国监狱标准修建的一座现代化监狱。

建成初期只收押男犯,第二年开始才接收女犯,很多爱国人士都曾在这座监狱被关押,还有很多爱国人士在这座监狱英勇就义。
抗战胜利后这里关押了数百名侵华日军战犯,其中就包括南京大屠杀的主犯谷寿夫。

上海提篮桥监狱是中国境内最早审判侵华日军战犯的场所,美国人在监狱里设置军事法庭,审判了超过47个侵华日军战犯。
从1954年开始这座监狱就对外开放。如今也成为一个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