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随着我军对大西南的全面进攻,蒋介石把最后都希望寄托在宋希濂与胡宗南身上,蒋介石希望宋希濂与胡宗南二人可以联手抵挡我军的进攻,固守大西南。

此时的蒋介石把大西南地区看做是他未来东山再起的落脚点,然而此时我军的士气正盛,所到之处,国军无一不惨败,国民党精锐部队所剩无几。

宋希濂手下六个军的兵力也被打的溃不成军,宋希濂主力部队在南川被歼灭后,其余残部也四散而逃,宋希濂作为军事主管此时已经不敢在前往成都,如果此时的宋希濂前往成都,必定会被蒋介石追责,最后宋希濂决定带着仅有的一万残兵逃往西昌方向。
原计划从西昌在前往腾冲地区,最后进入缅甸,结果在逃到宜宾的渡口时,被当地的土匪武装阻击,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堂堂国军高级将领,竟被土匪武装打击,宋希濂派了几名前去谈判的将领也被土匪杀害,宋希濂带领残兵决定攻打这伙土匪,在真正的军人面前,土匪还是不堪一击,宋希濂部很快占领渡口,成功渡江。

计划于第二日前往宜宾与郭汝瑰汇合,就在准备前往宜宾时,宋希濂收到郭汝瑰起义的消息,宋希濂明白此时在赶往宜宾就是自投罗网,还是决定往西昌方向行进,而前往西昌必需穿过大雪山,很多士兵开始选择逃跑,到最后只剩下三千余人跟着宋希濂,最终在犍为县的大渡河宋希濂被俘虏。
回顾宋希濂的一生,黄埔一期中最年轻的军官,也是国民党中年轻的战将。被俘之际,宋希濂的军事生涯也走到了尽头。

1949年绝对是宋希濂最悲哀的一年,先后经历了父亲与妻子的离世,自己又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到最后成为战俘。
宋希濂作为我军献给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元旦的礼物,也是最后一个进入功德林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虽然宋希濂是最后被俘进入功德林改造的,但他却是第一批获得特赦释放的,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对功德林战犯进行了第一批特赦释放,其中就包括宋希濂,杜聿明等原国民党高级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