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成评文化
  • 余华: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二〇一〇年五月,我参加耶路撒冷国际文学节期间,去了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在一座山上,由不同的建筑组成,分成不同的部分

    2025-03-17 04:46
  • 史铁生: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

    2025-03-17 04:46
  • 朱光潜: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

    我在大学里教书,前后恰已十年,年年看见大批的学生进来,大批的学生出去。这大批学生中平庸的固居多数,英俊有为者亦复不少。我

    2025-03-16 05:12
  • 高晓声:用算盘写作的作家

    高晓声1954年以短篇小说《解约》引起关注,但不久便在政治运动中沦落为“贱民”。此后,高晓声以“以戴罪之身”,在泥田水汊

    2025-03-16 05:12
  • 沙叶新:我天下无敌

    【人物志】沙叶新,中国当代最具正义感的剧作家。1939年生于江苏南京,回族人。1957年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6

    2025-03-15 05:45
  • 朱自清先生与语文现代化

    朱自清先生曾写了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综合引述鲁迅先生对中国语文改革的看法,文中并未加入朱自清先生本人对这些

    2025-03-15 05:45
  • 论“钱锺书文体”

    每个工具都带有用来创造它的那种精神。—— 物理学家海森堡“文体”(style)一名实含多义,有语体、笔法、笔性、文类、风

    2025-03-14 05:30
  • 优秀语文教师的三个维度

    因为教研员的岗位,我经常被青年教师问及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结合近年来在全国几个大规模赛课中听的课,尤

    2025-03-14 05:30
  • 童庆炳:漫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国经验

    自教育部颁布了《课程标准》(实验稿)之后,已经出现了多种面貌较新的语文新教材。竞争机制的引进,使语文教材编写的思想空前活

    2025-03-13 05:44
  • 魔都“野猫”的百年“叫魂”——从李金发到陈建华

    海上文坛的两头“野猫”这是一个被两条迟早相交的时间线逼出来的文学现象,它与“魔都情结”的纠缠是剪不断,理还乱。事情尚须从

    2025-03-13 05:44
  • 重读《呐喊》:“受撄”的文学

    导言相比频繁出现的“梦”和“寂寞”,“灵魂”一词在《呐喊·自序》中只出现过三次,更未像前两者一样得到足够充分的关注和阐发

    2025-03-13 05:44
  • “七月诗派”代表人物阿垅的诗与爱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胡风经过他主办的《七月》文学杂志等扶持、培育了一批有着共同思想与艺术追求的青年诗人,史称“七月

    2025-03-13 05:44
  • 我所期待的研究生教育

    因本人视域所限,我在此所讨论的问题,并不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如研读经典的问题,就主要是文科学生必做的功课,工科或其他专业的

    2025-03-12 05:18
  • 有“真正的”“美女”吗?

    日常语言之中,或隐或显,拢集人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如果说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等,从一个较宽的视野看,不过是种种部落语言的话,

    2025-03-12 05:18
  • 米兰·昆德拉与我们

    承王怡兄、冉云飞兄的邀请,要我来讲一下昆德拉。起初,我有点踌蹰,因为九十年代伊始,我就不太关注这位作家了。昆德拉在中国走

    2025-03-12 05:18
  • 青年学者的晋升之路有多难?

    2016年1月22日,中山大学已发布《关于李思涯处理的通告》,认定李思涯在办公场所当众殴打同事,对他人造成伤害,影响恶劣

    2025-03-11 04:27
  • 人文教育:通向自由之路

    一.引言:世界教育的走向与两种教育观教育越来越职业化和专业化,这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从个人角度看,对“人为什么要上

    2025-03-11 04:27
  • 怎样把“读书”摆到语文学习的高位?

    一、老师讲,学生听,大家不都这样教吗? 为什么现在要提读书呢?温儒敏:现在语文教学普遍都是课堂教学和课文讲解带动整个教学

    2025-03-10 04:23
  • 怎样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

    怎样读懂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来对传统的诗词很重视,历史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品,涌现了李白、杜甫等很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家。我国

    2025-03-10 04:23
  • 妙玉的凡心

    刘心武先生在《妙玉讨人嫌》一文(见《万象》1999年5月号)中赞叹曹雪芹刻划人物笔法凝练生动,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

    2025-03-10 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