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给大家带来的是《疯狂的砖头》汇报演出,表演者海贝R8II

耳机林sir 2023-12-27 18:31:31

“国砖一词”,诞生于2010年,发端于一众发烧友拿着本该是录音笔的索尼D50当音频播放器,以此为启发,Hifiman和七彩虹先行一步开启了伟大航路,其后一众新老厂牌眼前一亮纷纷下场(连索尼自己都转回头跟进了这个领域)。由2010-2015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开拓期,步入到2015-2020年群雄逐鹿优胜劣汰期,再渐进2020-2023年的格局稳定多足鼎立时期……我是觉得吧,这玩意儿已经快被玩到头了。

就像真无线的音质已经基本见顶,不管是HiFi品牌这边几款音质非常突出的基本给这个品类封了顶,包括出货量最大的手机数码品牌那边真无线也基本玩不出新花样,大家都卷不动了。反观国砖这边虽然各家有各家的风格特征,但也属于能用的技术基本都糊上去了,能想的正手歪招也尽可能都丢了下去,你要想再有真正意义上的大突破,再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技术上已经越来越难。

更要命的是,国砖/或者说便携HiFi音频播放器,它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呢?大体上就是消费者拿它来推各类耳塞都能获得预期中最好的聆听效果,然后推各种阻抗不算高的大耳机也都能获得部分接近于台机的效果——是的,横亘在国砖面前最大的一关是电,是原理性的差别,在驱动头戴大耳方面旗舰级国砖跟近似价位的台式耳机放大器系统,其差距是只能接近而无法真正被逾越的,人家的优势就在于大而专,你的优势则是小(相对的小很多)而全,在于你作为集成系统的方便精悍,这是根本的定位差异。

所以国砖的素质可以很高,推力可以很大,但它的确受限于便携属性的限制这两方面总有个限度(台式系统这方面也有理论限制,只是人家的天花板高不可及),具体到海贝来说,从海贝R8开始就已经在很多维度触及了国砖的上限领域,RS8的进化等于是在这个领域里再激进的做了不少努力,不过就像这两个品牌的型号容易被人联想到的奥迪一样——超跑这个东西,你说,百公里加速从3.7搞到3.4,它最终也变不成一架喷气式飞机对不对?

在这个大前提下,我对于海贝R8II这款产品,并没有过高的期待值,也不是针对海贝,所有此类设备我都觉得最疯狂的进化期都是在2015-2020的群雄逐鹿期发生的,那几年的国砖你追我赶的去摸素质和推力的天花板,每年都有N次新惊喜,同时哪家都有肉眼可见的短板……现在态势已稳,甭管你姓曹姓孙还是姓刘,太弱的玩家都已出局,剩下的强者们,理论上已经尽可能完善了自己的弱项,并试探过了大多数可能。

不过,在我真正用了一阵子海贝R8II,拿它安心静心的前前后后换了几十个耳机听了近百张专辑之后,我还是得说:这是一款非常好且非常有意义的产品,它的意义在于,它给之前十三年的疯狂的国砖时代,做了一个非常完善的总结,纵然以后一定还会有更新更强的国砖陆续被研发和推出,R8II在我心目中,也称得上是五丈原汇报演出级别的分量,是前三国时代风起云涌的最终见证。

啊这……一开篇就搞得好像是收尾一样,别这样别这样,扮个鬼脸换个节奏,咱们逐项说:

一、好不好用:

起初的那些国砖,压根就不知道人机工学四个字是怎么写的,操作反人类是一定的,各种小Bug您也别介意,至于什么是流媒体?这玩意儿是啥它有几个师?

后来对于整个行业功不可没的就是海贝,海贝系统作为一个专门为便携式音频播放器研发的男性交友软件,不光是海贝自己在用,还非常敞亮的表示友商们也都可以来接洽。然后海贝的操作界面也是一步步优化到今天的,到了现在为止我已经觉得没有任何可以挑毛病的地方了,可能你找徐林老师冯伟文老师这些手机媒体他们还是会有建议讲,我个人是觉得很完善了,顺溜直观功能全乎,界面美观度也挺好,这是软的方面。

硬的方面要说的有点多——首先海贝R8II虽然体积够大分量够重,却在背部采用了双曲线弧形设计,这使得你在单手托握的时候不至于只有两条底部棱线接触你的手掌,而是近乎整个手感都能接触到,大大分散了压强,其握持舒适度反而是明显优于R8和RS8的。更时尚的外观理念也加入了进来,意大利ALCANTARA背板使得它在观感上不会过于直男,至于到底够不够好看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要见仁见智。至于做工,海贝一贯精湛的做工我就不多吹嘘了,手术刀级亮面不锈钢外加反馈感很棒的实体按键,这块儿没啥可挑毛病的吧?

在操作流畅度上,这次R8II把顺滑性和跟手性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棒,2160×1080的屏幕分辨率观感优秀。新的铜片散热机构使得温度控制远优于先前的两款旗舰产品,日常使用你绝对不会感觉到有烫手的征兆;支持PD2.0的12000毫安时大电池十分够用,USB 3.2这个也要特别给好评,其余诸如全局DTA、双向蓝牙、DSD1024、MQA16倍展开、全局遥控双向蓝牙等等等等这些技术,限于篇幅就不逐个展开了——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海贝的机器功能多全乎,而是它解决了以前仅有的几个问题,诸如散热续航流畅度屏幕信号这些,包括握持感这些曾经可以被挑小毛病的点,它全部都给攻关解决掉了,直接导致了这台机器,成为了海贝毫无疑问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旗舰机,是一台用起来不会有任何困扰的机器,是绝对意义上的集大成者。

您要是说:哎呀可是太大太重本就是个问题啊,那我只能说这属于设定里就带的东西——就是只能做这么大这么重才能出这么旗舰的声音,这个就看消费者每个人怎么想,是否能接受了。

二、好不好听:

这里咱们也先说之前两台旗舰的问题:一代R8的问题在于声音倾向厚黑,这当然不是什么缺陷而是一种调音路线的选择,诚然理论上只有古典所具备的超多复调叠加才能最大意义上挑战器材的上限,可反过来说消费者买东西总是希望这玩意儿可以曲风适应面越广越好啊,你R8听个梁静茹能感觉她抑郁症快被逼出来了这可咋整?而RS8作为一台素质实际上更强更细腻的机器,它在A类和AB类放大、Turbo开启与否、增益挑哪个档位、Darwin控制器要不要动这几个组合选择上是有门槛的,真不是拿到手开了机就听的声音最好,对于听音经验不足的消费者不友好,这件事简直是在拒绝土豪o( ̄ヘ ̄o#)~

到了R8II代,它身上就不存在R8一代风格过于鲜明这个情况(当然也是有风格性的,只是不至于过于鲜明而限制曲风适用性,具体下文说),也不存在RS8身上的组合戳错了声音不对劲这个困扰——它也有A类和AB类放大也有Turbo模式也可以调增益调Darwin,区别是怎么调都不会出恶声,只不过有些模式更适合某款耳机某类音乐,甚至更对某个人胃口,冷暖度氛围会相应做变化——这种进化就显得很伟大,从功能性掣肘选择,直接飞升到了功能性完善选择的境界,用户可以按照喜好的胃口尽情摸索。

以上两大段,实际上就是想告诉大家,我用来用去,这个机器,从操作到声音,我都觉得没有短板,没有缺点,没有遗憾,故而我才会认为,这是国砖疯狂进化时代的一个休止符,一个真正可以拿来不再折腾的超高完成度的里程碑,一场这些年风风雨雨努力至今的汇报演出。

最后说声音:

海贝R8II在堆料这方面完全可以看到你眼晕心累,考虑到读者们未必爱看这种桥段,咱稍微提几句就进下一段:A类/AB类的双耳放线路,OPA1612×3、ADA4625×2,加持海贝特色Tubro模式,ELNA音频电容×4和高密度钽电容×28作为音频补品,两颗专用的音频晶振(90.3168MHz、98.304MHz),耳放电源LPF电源及DAC电源均独立供电(划重点,海贝旗舰一直是接耳放最为气壮如牛的随身前端,这个你对比过就知道)。

听感这块儿,第一耳朵听海贝R8II的人都会得出很统一的评价——这机器没缺陷,要知道这句话其实是可以从两方面理解的,一方面能理解成它的框架和细节都是完成度极高的,一方面也会有人理解为这机器没啥自有风格,但在我听来它是有风格的,它的风格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大气坦率的同时留有一点点雅韵”。

声场阔到了某种国砖想要的极致,边界感很淡泊基本就是个开放场地的感觉,背景平整安宁有档次,同时又做到了场内解析惊人动态严谨排布有序,更妙的是场内空气感做得涌动而舒展(这点我相当喜欢);推力强悍到了开Turbo对付一些高阻大耳都能给到八成,低阻大耳你就直接用就好了,耳塞可记得千万别开Turbo那几乎是一定会过推的……

低频下潜极深,聚焦和回弹都明明白白,细节剥离得异常分明还能给出颇佳的动态控制,最要紧的是它有密度有能量有冲击力,不会一股子没睡醒没喂饱的散漫德性,而在此基础上残响收多于放,如果你是一个很喜欢老机器声音的人,或者说很喜欢低音大提琴和大号能给出很悠长的延音很丰硕的堂音,那……那你最好拿它接个台式胆放来玩,这机器的低频不跟你玩温吞水,它给你明确而有劲道的每个鼓点,能捶到你胃里去,直白练达素质突出而不大愿意多烘托些什么。

中频方面追求一个平坦顺畅,特别注重对两端的衔接,不会凸中频来抓人,是什么给什么,于是同样不会觉得某个频段附带刻意的刺激点,听钢琴吉他和人声都算音色直给,然而这种直给又不是纯白色的纯素味儿的,一个是它给出的厚度和泛音相较于低频来说更蓬松活泼,实际上赋予了一定的活性和光泽使得听感不会面目呆滞,人声也看似不染稍微一品又可知足够生动,口型情绪都抓得纤毫毕现;另一个它在中频这块儿的乐器呼应度是不弱于乐器定位的——也就是说虽然层次和定位很严谨,但听起来相互之间的联结就像电影里的暗线一样,埋在那里你又察觉得出来,这样一听乐器之间就有戏了,有戏这中频就有意趣了,听久了真的有一种隐隐出尘的雅劲儿。

高频的处理称得上“和而不争”,明明是分离度很棒,点点滴滴丝丝弦弦都能历历在目的一个优异分离度,明明是顺畅到让人察觉不到任何瑕疵的流畅延伸,明明是天光大亮的空间感赋予,却因为它不刺也不过亮的调校和空气感很赞的处理,使得你听起来这个高频不急不躁不争不抢不愠不怒,很支棱很有韧性很强悍却又做到了很舒适,且你会明显感觉到高频还能再向上,还有空间感被它藏了一截,这藏起来的一截延伸实质上在压制了刺激度的同时给了更多想象的空间,给了更多直觉中的可能——这么说吧,如果天空中一点云都没有,你看见的是纯粹到有些刺眼的蓝,你反而会觉得有两抹云遮一下太阳,那云后的宇宙更显得无尽,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综合来说,海贝R8II这个声音,它不仅够HiFi够还原,拥有延展巨大而形态健康的声场和三频大框架,在场内有强悍的分离度、细节够饱满够密实、低频有能量中频够丰富高频很精彩,音色也正统端正;它还有不错的空气感和呼应度以及一些光泽感,并非面孔呆板一味严谨的搞法。这就使得这台机器是不挑曲风的,不挑耳机的,也不拘泥于你怎么玩它的Darwin玩滚降玩A或AB类耳放模式——这机器除非你说你就是很喜欢暖厚味道老机器调性那种,或者很喜欢比它再明确再尖锐再锋芒毕露一些,否则除掉这两条,它理论上适用于所有人拿来听所有音乐(个人喜好这个事儿你可以调达尔文里的数字滤波器和DSD滤波器、谐波控制器,还可以调MSEB啊,比如说听流行的话尽量低增益开A类耳放DSD滤波器调成Darwin1然后谐波加个20拉低速度感,数字滤波器也可以调成第五个,总之有这个大气坦率高素质的声底垫着消费者可玩性蛮强哒),以及近乎接驳所有耳塞&绝大部分低阻耳机&一部分高阻大耳机来直推使用,同时你拿它接耳放功放也是好选择,会在很好的保证你的音源干净程度的同时给出不错的力气。

完美了,真的,挑不出啥了。

国砖这个品类,进化到今天,到了海贝R8II这一步,终于可以做到挑不出短板了,你不再担心低频肾虚也不再担心高频闷软,不再担心这个流媒体不能用那个机器没法接驳,不再担心系统卡顿发热过大握持硌手,不再担心声音偏门功能残疾……

文末,重复一下之前说过的话:以后一定还会有堆料更猛、声音更强、音色更有趣等属性的机器出现,奥迪也好保时捷也好,新款911跑车每年都会推出也都会有所升级……但在我看来暂时出不了真正的新高度了,最完善最好用的一台砖已经被造了出来,国砖的汇报演出,仅售12998元的海贝R8II——基本上,这就到头了~

怎么还有些怅然若失呢?唉……

(鞠躬,下台,顺便求个转评赞)

0 阅读:1

耳机林sir

简介:音频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