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下,丰田如何“立全球,更中国”?

中新汽车 2025-04-27 20:41:31

后“市场换技术”时代,外资品牌何以自处?

2025年一季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所发布的数据,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436.9万辆,同比增长28.8%,市场占有率达到68.1%,较上年同期上升8.4个百分点。同期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其他国别车系市场占有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在各个不同维度的此消彼长中,汽车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被提出到切实展现在今年一季度的销量数据里,刚刚过去8年时间。在此前很长时间里由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的车企狭义乘用车销量榜单中,中国汽车企业在今年一季度已经占据了6席。

在4月23日开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多家外资品牌发布规划,延续2024年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智电改革,与中国本土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创新。在2024年年底举办的汽车创新大会上,多位专家提出,全球汽车市场正在多技术路线变革、多产业融合发展的阶段,技术创新、开放合作、跨界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第一家合资品牌成立至今,“以市场换技术”这一行业发展路线已经延续了几十年,如今,在汽车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技术输出全球”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主流,“反向合资”“技术出海”成为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大势所趋。而外资品牌也正在完成从“将先进技术导入中国市场”,到“将中国先进的智电技术输送全球”的转变。

而外资品牌的本土化战略升级,正在助力这些品牌完成在智电时代的角色重塑。

“上海车展前,佐藤社长给我一个建议:中国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处于领先的位置,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那也一定能够获得全球市场的青睐。”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晖在接受中新汽车采访时表示,“在前瞻的、庞大的中国市场,通过本土化研发实现技术的储备与升级,进而反哺全球。在强化本土化经营的同时,丰田还着眼于在华事业的全产业链的提升,从管理体系、研发体制、商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合作伙伴等全维度,推动中国发展速度配套的企业变革。作为开启中国丰田本地化战略的新高点,做到‘立全球 更中国’。”

外资企业角色重塑

众所周知,在世界汽车行业中,中国汽车工业起步相对较晚,21世纪之前,国内只有10家合资车企。进入新世纪后,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行业发展思路下,全球主流汽车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成立合资公司,才有了短时间内百花齐放的行业景象。

尽管世纪交接时国内汽车全年销量刚刚突破200万辆,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着全世界的汽车品牌,随着大量合资品牌成立,新车型、新技术的不断导入推动了市场繁荣,至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千万辆,中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

汽车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于2017年开始被提出、讨论,彼时行业内认为距离年产销3000万辆只有一步之遥;合资品牌与中国品牌的竞争正是胶着状态,销量排名间此消彼长;新能源汽车在大力推广下,全年累计销量刚刚超过77万辆。

然而,电动化、智能化大潮呼啸而来,势不可挡,迅速席卷到汽车产业上下游,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在变革的过程中,一些弱势品牌被淘汰,一些新品牌正在兴起,还有一些品牌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调整战略,与中国先进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强化本土化经营战略,布局中国技术反哺全球。

这也正是外资品牌完成角色重塑的必经之路,完成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输出全球”的体系化转变,不仅需要品牌紧跟中国市场节奏,更要求其本土化战略不断升级。

自1964年引进皇冠车型至今,丰田入华60年。从开设外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首家售后服务中心,向金杯汽车提供海狮车型的技术支持,到合作创建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向中国汽车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培养输送技能人才,再到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两家合资公司成立,混动国产化以及供应链本地化;从最初的商务出行,到SUV及小型车潮流、新能源兴起,再到现在的智电革新,技术反哺全球,丰田经历并深度参与了几十年间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且每一次,都能够与行业发展及市场节奏达成一致。

由此,丰田也在汽车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迅速完成了外资品牌在智电时代的角色重塑。

2023年4月,为了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丰田以“共创汽车新未来”为主题,发布了两个方针:“继承与进化”和以“商品”和“地域”为中心的经营。丰田中国秉承这两大经营理念,面向下一个60年,继续发展“本土化经营”。

“丰田对于电动车领域的发力是从bZ4X开始的,它是丰田自己开发的,我把它称作是丰田电动车的起始元年,也就是1.0时代。随着这几年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我们结合本土的需求,携手拥有相同理念、共同认知、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包括一汽、广汽、比亚迪等,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变,推出了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他们掌握中国市场的变化、了解客户的需求,更加重要的是这些RCE是诞生于、成长于丰田,或者是跟丰田相关的企业,他们对丰田的理念、丰田的精髓、丰田的DNA(安全安心、品质可靠)的理解,是别人没法替代的。通过他们将传统的基因和先进的技术、科技相结合,创造出丰田全新的BEV车型铂智3X、bZ5、铂智7,这几款产品创造了丰田纯电动车的2.0的时代。”李晖表示。

李晖认为,在前瞻的、庞大的中国市场,通过本土化研发实现技术的储备与升级,进而反哺全球,为全球丰田、雷克萨斯的电动化转型提供帮助,正是丰田所期待的纯电动车3.0时代。

智电时代双向驱动

智能化、电动化大潮在汽车行业掀起的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已经进入下半场。

“如果把新能源汽车比作‘上半场’,将智能网联汽车比作‘下半场’,那么中国汽车行业的‘上半场’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决定胜负还在‘下半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在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早有预判。

如今中国汽车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变革,智能化、电动化发展领先全球。外资品牌如何在高速迭代的中国市场保持竞争力?

作为外资品牌角色重塑典型代表的丰田认为,本土化战略必须从适应中国转向由中国定义。为此,丰田正在加速推进中国各领域事业的发展,通过在华事业的全维度进化推动与中国发展速度适配的企业变革,打造本土化战略新奇点,真正做到“立全球 更中国”。

特别是在研发体系方面,丰田根据中国市场情况将产品研发的决定权从总部移交到中国,并设立两个全新体制。

“首先,是建立ONE RD研发体制。2023年,为了加强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的本土研发,我们将位于常熟的中国丰田最大的研发基地,田汽车研发中心(简称TMEC)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简称IEM by TOYOTA)。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将原本分散在中国各地的一汽丰田研发、广汽丰田研发、比亚迪丰田研发,与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进行整合,构建中国独立的研发体制,将研发的决策权从日本本土移转至中国本土。通过这一改变,我们将联合研发机构、母公司、一汽、广汽、比亚迪等,充分发挥丰田研发的整体优势,以综合实力推动智电技术的研发升级。”李晖表示。

其次,基于“以商品与地区为中心的经营”的理念,为了能够在中国制造出让中国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源于日本丰田的CE制度进化出了“中国首席工程师(Regional-Chief Engineer)体制”。由中国人担任车辆开发负责人,让充分了解中国市场环境与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年轻工程师拥有更大的权限,研发全新产品。

李晖坦言“bZ5和铂智3X就是与现地伙伴携手,由熟知中国独特汽车文化的RCE主导研发的BEV车型”。

本届车展上,丰田带来了多款由中国工程师主导研发的BEV产品,集中展示了ONE RD与RCE体制下的创新成果。

全球首发的铂智 7,是由广汽集团、广汽丰田、IEM by TOYOTA 共同研发的 BEV 旗舰车型,也是 bZ系列共通的丰田安心、安全、高品质与中国智慧科技的完美融合。在铂智3X基础上,铂智7的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更进化,更是丰田首款鸿蒙座舱的D级轿车。

如今,中国已成为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市场。将中国视为全球研发与技术创新的新中心,通过在华的本土化成果反哺全球研发体系,丰田正从全球技术适配中国迈向中国智慧定义全球。

中国需求正在不断驱动外资品牌的智电技术加速迭代,而全球反哺也能推动中国优势技术的全球化应用,当“市场换技术”转变为“技术输出全球”,新一轮的中国技术与外资品牌合作共赢,正在重塑全球汽车工业。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