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顶红、砒霜、断肠草、鸩毒。。古代毒药到底是什么来头?

KingDraw 2024-04-29 13:48:34

在各类古装剧和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毒药”登场。这些毒药通常毒性猛烈、起效迅速,鹤顶红、砒霜、断肠草、见血封喉等等,都是剧中很常见的毒药种类。

这些毒药真实存在吗?它们的毒性真的这么厉害吗?具体成分又是什么呢?

鹤顶红、砒霜——三氧化二砷

鹤顶红和砒霜,都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毒药,也是最常见、易得的毒药之一。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三氧化二砷”,换句话说,鹤顶红就是粗制的砒霜。

摄入过量三氧化二砷会造成急性砷中毒,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高剂量可以引起痉挛、心脏血管相关症状,以及肝脏肾脏问题。

三氧化二砷

在民间传说中,鹤顶红是由丹顶鹤的红色鹤顶提炼而成。但实际上,人家丹顶鹤的头顶只是一块裸露红色的头皮,这块皮肤的颜色还会时间变化,到了交配时节会变得更加鲜艳,和毒药没有半点关系。。

丹顶鹤:我真的会谢!

鹤顶红,是由一种叫“红信石”的矿石提炼。红信石,也称砒石,是含有三氧化二砷的天然矿物。在古代,由于生产技术上的限制,在提炼时通常会含有硫化物杂质,就是这些杂质,使鹤顶红呈现出红色。进一步提纯后,就可以得到无臭无味的白色霜状粉末——砒霜。

红信石

断肠草——钩吻碱

在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里,断肠草的毒性位列“百毒之七”。而且,传说中神农尝百草,也是因为误食断肠草中毒而死,可见它的毒性猛烈。

在现实生活中,断肠草也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断肠草指的不是一种植物,而是一类植物的通称。在我国,一共有近 40 种植物被称为“断肠草”,以紫堇科最多,其中最狠的角色要数马钱科钩吻属的“钩吻”。这类植物全株有毒,其中新生幼叶,以及根部的毒性最强。

钩吻

钩吻碱,是一种断肠草中含有剧毒的单萜类吲哚生物碱,它的毒性近乎氰化钾一级,只需 3~5 mg,或 5~8 个叶片就足以让一名成年人致命。摄入过量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强烈反应,肠会发黑粘连,这也可能也是“断肠草”名字的来源。

钩吻碱

牵机药——番木鳖碱

牵机药在古代的名气可是相当大,它与钩吻、鹤顶红并列为三大毒药,帝王常用它来毒杀大臣和妃子。它毒死的最有名的人物,大概要数南唐后主——李煜。

牵机药中毒后,中毒者会相当痛苦——全身会剧烈抽搐,肌肉僵直会导致身躯呈现向后弯曲的状态,医学上称这种因为神经强直而向后凹曲的情况为“角弓反张”。因为这种死状类似使用古代织布机时牵引织机的姿势,所以“牵机药”也因此得名。最终,中毒者会因肌肉无法正常运作,导致窒息而死,而且由于脸部肌肉僵化,死后脸上会带有诡异的笑容。。。

这幅画描绘的是破伤风症状,牵机药中毒与之相似

牵机药实际上就是中药马钱子的提取物。马钱子,也称番木鳖,是马钱科马钱子属的落叶乔木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马钱子中含有剧毒的生物碱,口服生药 7 g 即可致死。

果实中的新鲜马钱子

干燥后的马钱子

马钱子含有的生物碱中,含量最高、毒性最大的就是“番木鳖碱”。番木鳖碱占到所有生物碱的 35%~50%,成人口服 5~10 mg 即可导致中毒,30~120 mg 可致人死亡。不过,将番木鳖碱用于暗杀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番木鳖碱有非常明显的苦味,它的味道在 1:130000 稀释的水溶液中仍然可以察觉。

番木鳖碱

见血封喉——弩箭子苷

现实中,确实是有一种叫“见血封喉”的树,在我国的云南西双版纳、广西南部、广东西部和海南省等地都可以找到,目前已被列为二级珍贵保护植物。

见血封喉树

见血封喉树,又称“箭毒木”,为木本植物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也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之一。它的乳白色汁液中含有以“弩箭子苷”为主的多种有毒化合物。这些毒汁由伤口进入人体后,会引起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脏跳动减缓,最终导致心跳停止而死亡。哪怕只是汁液溅到眼睛里,严重情况下也可能会导致眼睛失明。

弩箭子苷是一种强心苷类化合物,会影响肌肉和心脏组织,引起抽搐、心脏骤停等症状。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它的 LD₅₀(半数致死量)低于 0.1 mg/kg。在动物试验中,给药后 5~30 分钟即可导致死亡。相比“传统毒药”砒霜(大鼠口服 LD₅₀:14.6 mg/kg),弩箭子苷的毒性高出近 150 倍。

弩箭子苷

我国海南地区的黎族,是已知最早利用这种天然毒液作为箭毒进行狩猎的民族,大约 1700 多年前,他们就掌握了这项技能。传说被毒箭射中的野兽,通常上坡的跑七步,下坡的跑八步,平路的跑九步,就会必死无疑,当地人称为“七上八下九不活”。

鸩毒

“饮鸩止渴”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其中的“鸩”是指传说中的一种毒鸟,羽毛有剧毒,泡在酒里可以毒死人。但是在现实中,有毒的鸟类真的是非常少见。

第一种被记录在案的有毒鸟类,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鸟类学家在新几内亚意外发现黑头林鵙(jú)鹟。科学家在用它制作标本时,感到手部有灼热和麻木的感觉,由此发现了它的毒性。

黑头林鵙(jú)鹟

研究发现,黑头林鵙鹟的身体含有以“箭毒蛙毒素”为主的神经毒素。其中皮肤和羽毛毒性最大,心脏和肝脏毒性较小,骨骼肌肉毒性最小。据估计,一只鸟的皮肤中大约含有 20 μg 神经毒素,羽毛中约含 3 μg 克毒素。这些毒素主要来自它们食用的 Choresine 甲虫。

虽然这种鸟的毒性不足以致命,但是触摸它的时候,皮肤会有灼热和麻木的感觉。

箭毒蛙毒素

0 阅读:1

KingDraw

简介:专业化学结构式编辑器,打造化学家的专属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