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是人,并不是因为拥有人的形状和特性,而是因为拥有人才拥有的“生命智慧”,而开启这一“生命智慧”的核心技术,放眼全球,只掌握在中华民族的手中。
在对汉字“本源字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中华文明历史研究的宏大结构,这个结构包含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创世神话时期,这部分包括了从中华文明的角度看待创造世界,以及创造人类与万物的神话;
第二部分,是中华原生文化时期,这部分文化起始于女娲伏羲,终止于周朝灭亡;
第三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时期,这部分文化起始于秦朝统一六国,终止于清朝灭亡。
上述三大部分中的第二、第三部分的精华内容,是我们过去研究的重点,近期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研究重点上推到了第一部分的创世神话时期,这一时期的核心内容有两点:
第一点,华夏创世者(老天爷)所创造的世界以及万物,都是为了让人能够认识到“重叠结构世界”以及“重叠结构人体”;
第二点,人类所生存的环境,都是为了让人的“重叠结构人体”能够进行“心智系统转换”——开启智慧——而创造的。

本文将着重阐述:
女娲娘娘所造的“重叠结构”的中国人,如何在人类生存环境中进行“心智系统转换”。
一、女娲娘娘所造的“重叠结构人体”的概述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女娲娘娘用泥土造了中国人,但是,这些被创造出来的中国人的先祖,身体构造很不简单,拥有的是一种“重叠结构”的人体,既有“显性人体”,也有“隐性人体”,二者重叠而成。
而且,这个“重叠结构人体”,其实并不是人的主体,而是人的“内在生命”的载体。
严格地说,“内在生命”有两个,一个是隐藏在“隐性人体”深处的不动的“内在生命:真正的我”,另一个是可以在“显性人体”与“隐性人体”之间来回移动的“内在生命:感知的主体”。
在“重叠结构人体”运行的过程中,“真正的我”基本上是不发挥作用的,而“感知的主体”这个“内在生命”却在“重叠结构人体”运行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本文所讨论的“内在生命”,主要是指“感知的主体”。

“内在生命:感知的主体”最初是从另外一个“内在生命:真正的我”那里向外移动,从“隐性人体”到达了“显性人体”。
这个“内在生命”在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分别开启了“隐性人体”以及“显性人体”上各自的“意识设定”,这样,这个“内在生命”就可以通过“显性人体”上的感觉器官,去感觉到“显性世界”中的生存环境。
在一般情况下,“内在生命”是不发挥作用的,而是以其所在的“意识设定”来主导人体。
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重叠结构”上的两个“意识设定”会停止作用,由“内在生命”开始发挥作用。
这个特定的情况,就是“显性人体”的感官传达来那种不舒适的、痛苦的感觉时。
对于这种痛苦的感觉,当“意识设定”无法自行解决的时候,“内在生命”就会发挥其特有的“感知”作用。

“内在生命”会对“显性人体”感官所采集来的“显性世界”生存环境的影像,在已有知识记忆库空白的情况下,创造出消除这种痛苦感觉的方法,比如,找到避寒的山洞、御寒的东西,以及果腹的食物。
等到不适与痛苦的感觉消失以后,“内在生命”就会停止作用,把“重叠结构人体”的指挥权重新交还给“重叠结构人体”中的“意识设定”。
这种不适与痛苦的感觉消失一段时间以后,新的不适与痛苦又会重新产生,比如,人类在捕食野猪时会发现,捕实野猪非常困难,会付出很大的牺牲,于是,“内在生命”的“感知能力”又开始发挥作用,他们会在满世界乱跑的野猪与环境中如刀削般的绝壁、山岭之间,找到巧妙地捕获野猪的方法:
在有水流的陡峭山岭,先用岩石把山岭狭窄处堵死,之后,只要驱赶受惊的野猪群朝这个被堵死的山岭中跑,等野猪群全部跑入这个埋伏圈以后,再堵死入口,这样,中华先民就有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养猪场”,这成为人非常容易获得优质动物蛋白的来源;
而且,为了使被困住的野猪,不至于饿瘦、饿死,“内在生命”又会发挥其“感知”作用,让人去采集野猪平时喜欢吃的食物——原始水稻,这样,被困住的野猪就可以很滋润地长肥;
在这个过程中,“内在生命”会不断地发挥他的“感知力”,从野猪吃水稻能够长胖的现象受到启发,人类也开始吃稻谷,于是,原始农业就产生了;
而且,人类用自身的繁育模式,对圈养的猪也进行了选种、优生……
这样,人类就能够通过“内在生命”的“感知力”,在原始的生存环境下,获得非常优渥的生存条件。
从距今9000-7500年的贾湖遗址考古来看,当时的女性身高,最高的可以达到一米八,而男性身高,最高的可以达到一米九。
三、中华民族开发智慧的核心技术1、女娲娘娘所造的“重叠结构人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机理:
“显性世界”的生存环境对“显性人体”产生了不适与痛苦的刺激以后,“内在生命”就会发挥“感知”作用,在“显性世界”的环境中找到解决方案。
在中国人产生的早期,只要“显性人体”上的不适与痛苦产生,“内在生命”就会发挥“感知”作用,在“显性世界”的环境中找到消除不适与痛苦的方法。
所以,在远古时期的中国人,他们的创造力是远远大于现代人的。
2、中国人创造力衰退的原因:
当中华先民创造的“生存知识”越来越丰富、生存环境越来越好,能让人过上优渥的生活以后,“内在生命”就越来越少地发挥作用,“重叠结构人体”中本身拥有的“意识设定”开始发挥重要作用,“重叠结构人体”的“意识设定”学会了在“已有的知识”中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个时候,人类再感觉到不适与痛苦,很可能不再是个人的不适与痛苦,而是整体部落的不适与痛苦,比如受到外来部落的侵略,以及部落内部的生存危机,在这种复杂情况下,整个部落中,只有少部分人还懂得如何让“内在生命”发挥“感知”作用。
对于复杂问题,由于“内在生命”要尽可能地摆脱“显性人体”与“隐性人体”的“意识设定”的掌控,在某一个“隐性人体”内的“意识空间”中,对来自“显性人体”感官感觉来的“意识影像”进行深入、系统地“感知”。
通过对这种“意识影像”进行“感知”以后,“内在生命”能够直接“看到”可以消除不适与痛苦的“全新的意识影像”,之后,这样的人带领全部族的人,按照他看到的“全新的意识影像”来消除整体部落的不适与痛苦,于是,这样的人,渐渐地就会成为部落的首领。
但是,中华先民中的这些首领,并没有独享他们特有的“内在生命”的“感知”方法,而是以最早的汉字的形式,在部落中进行了普及与教育。
贾湖遗址中那些最早的汉字,全部是用来记载:如何让“内在生命”发挥“感知能力”的图示。
这些图示,其实就是中华文明开发智慧的核心技术:
“内在生命”要从“显性人体”往“隐性人体”方向回收,这样,“内在生命”就可以不受到“显性人体”与“隐性人体”上“意识设定”的掌控,独立地在“隐性人体”中的“意识空间”中,对来自“显性人体”感官所感觉到的“显性世界”的“意识影像”进行直接“感知”。
只有这样,才能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就是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提升“内在生命”的“感知能力”。
小结女娲娘娘造人,其实存在着这样一种非常精妙的逻辑:
在原始荒蛮的生存环境中,中国人的“内在生命”是非常容易发挥“感知能力”的;
随着文明程度的提升、生存环境复杂性的提高,“内在生命”的“感知能力”要发挥作用,就必须向内收,这样,“内在生命”才能再次发挥“感知能力”。
所以,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实就是在倒逼着人不断提高“内在生命”向后退的程度,越往后退,“内在生命”的“感知能力”越强。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存法则,就是“智者生存”。
中华文明开发智慧的核心技术,并没有失传,汉字“本源字义”所记载的内容,都是开发“内在生命”的“感知能力”的方法,《帛书·老子》、《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大学》、《中庸》、《论语》都是对这种开发智慧的核心技术的论述。
相关经典已被我们用“本源字义”破译,马王堆《帛书·老子》中用“本源字义”记载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详情,发布在专栏《解放“道德真经”》。
《老子》上古本《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用“本源字义”记载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完整上传于专栏《黄帝老子真经》。
而《大学》、《中庸》、《论语》中用“本源字义”记载的由孔子实践和总结的独特“心智系统转换”方法,非常适合现代人从基础到进阶一步步练习“心智系统转换”,详情发布于专栏《向孔子学功夫》。
汉字“本源字义”专题视频分析,发布在心智玩家的专栏《“黄帝密文”识字班》。
真正复兴中华原生文化,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需要心智玩家的读者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心智系统转换”,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心智系统转换”,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最早实践者与分享者。
智慧,就是大脑运行的能力!与电脑差不多,内存大,运行就快,内存小,运行慢,过载还会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