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绝密文件曝光:若与北约开战,先打中国周边两国“邻居”

东鸿说过 2025-04-28 10:37:30

2024年1月3日,英国媒体公布了俄罗斯的一份绝密文件。

而其中的内容让人大吃一惊,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一旦和北约开战,战火将会蔓延到中国“家门口”

那么,是哪两个邻国?这个绝命文件的可信度又有多高?为何俄罗斯会选择做出这样的举动?

绝密文件曝光

这份文件的制定时间跨度从2008年至2014年,文件显示,一旦形势恶化,俄罗斯锁定的首选打击目标并非北约在欧洲的核心成员国,而是远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

俄罗斯军方认为,在复杂的地缘政治棋局中,美军在日本和韩国的军事设施及战略要点,时刻威胁着其国家安全。

据文件内容,俄罗斯拟定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48小时瘫痪打击”计划。

该计划涵盖的目标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中,军事设施在打击目标中占比高达60%。

日韩的中央和地区指挥部,作为军事行动的大脑,一旦被摧毁,指挥系统将陷入混乱,军事行动便会如无头苍蝇般失去方向。

雷达站则如同军队的眼睛,负责探测和预警,摧毁它们,敌方将陷入“失明”状态,无法及时掌握俄罗斯的军事动向。

美军在日韩的军事基地,更是重中之重,这些基地是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前沿阵地,储存着大量武器装备,驻扎着精锐部队,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构成直接且巨大的威胁。

此外,备受瞩目的萨德系统也被列入打击名单,萨德系统的存在严重破坏了地区战略平衡。

其强大的反导能力对俄罗斯的导弹威慑力量造成削弱,俄罗斯自然不会对其坐视不管。

而基础设施目标占比40%,包括交通枢纽和能源设施等。

交通枢纽如同一个国家的血脉经络,连接着各个地区,一旦遭到破坏,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将陷入停滞,军事行动的后勤补给将难以为继。

能源设施则是国家运转的动力源泉,打击能源设施,能使对方陷入能源危机,从根本上削弱其战争潜力。

在作战方式上,俄罗斯计划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

在战争初期,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这些目标发动攻击,力求在最短时间内瘫痪目标的作战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将动用图-160战略轰炸机这一强大武器。

图-160战略轰炸机,因其优雅的外形和强大的作战能力,被称为“白天鹅”。

它具备超远航程和强大的载弹量,能够在敌方防空范围外发动攻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同时,俄罗斯还将部署Kh-101巡航导弹等高精度武器。

Kh-101巡航导弹以其高精度、低可探测性和强大的毁伤能力著称,能够精准命中目标,大大提高打击的成功率。

这份机密文件的曝光,无疑让本就紧张的地区局势变得更加波谲云诡。

不过人们还是好奇,当国际视线聚焦于俄乌冲突时,为何遥远的东亚岛国与半岛国家会成为战略打击清单上的“优先项”?

日韩为何成为首要打击目标

其实当我们回看历史,便能从中找到答案。

1941年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巴巴罗萨行动时,苏联远东方向正面临日本关东军70万兵力的威慑。

尽管《苏日中立条约》暂时搁置了冲突,但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焦灼时,苏军仍需在远东部署40个师防范日本“北进”。

从地缘格局审视,日韩的地理位置构成独特威胁。

日本列岛如锁链横亘在俄罗斯鄂霍次克海与太平洋之间,其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争端持续半个多世纪未决。

2023年日本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明确将“夺回北方领土”列为核心目标。

而俄罗斯已在南千岛群岛部署“棱堡”反舰系统和“舞会”岸防导弹,形成针尖对麦芒的对峙态势。

韩国方面,虽与俄罗斯保持经济合作,但军事上正加速向西方靠拢。

2023年韩国加入北约合作组织“北约之友”,其济州岛海军基地距离俄罗斯海参崴仅900公里,一旦部署美军宙斯盾舰,将直接威胁俄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机动空间。

现实博弈的烈度更令人瞩目。

近年来美日韩军事合作呈现机制化、实战化趋势:2023年三国举行“太平洋龙”联合反潜演习,模拟对俄潜艇的立体围猎。

2024年“东方之盾”联合军演首次纳入“封锁俄太平洋舰队母港”的想定科目。

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军事协作,与北约持续“东进亚太”的步伐形成共振。

更具刺激性的是日韩自身军事能力的突破。

日本2023年通过《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宣布未来5年投入43万亿日元采购远程巡航导弹,其“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直指俄罗斯在远东的军事设施。

韩国则在庆尚北道加速部署第二套萨德反导系统,该系统的AN/TPY-2雷达可覆盖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相当于在俄家门口架设了“高清摄像头”。

当俄罗斯西部边境烽火未熄,东部方向的战略压力正呈指数级增长。

从历史积怨到现实威胁,从地缘博弈到军事对抗,日韩在俄罗斯战略棋盘上的“优先打击”定位,本质是对多重安全威胁的预防性回应。

不过,假设战争打响,从现实局势来看,俄罗斯的战略部署真能实现吗?

现实局势评估

虽然俄罗斯若要在远东地区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需综合权衡国内经济状况、军事资源分配以及国际舆论压力等多方面因素。

但别忘了,俄罗斯还有一个重磅伙伴:朝鲜。

2024年6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平壤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该条约规定,当任何缔约方遭受侵略时,另一方将向其提供援助。

所以说,俄罗斯还有朝鲜这个后盾,而且从战略制衡角度看,朝鲜在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独特位置。

朝鲜半岛局势一直是东北亚地区稳定的关键变量。

驻韩美军长期以来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构成潜在威胁,如今有了这份条约,朝鲜能在一定程度上牵制驻韩美军。

一旦局势有变,美军不得不分心应对朝鲜方向,这无疑能大大减轻俄罗斯在亚太方向所面临的军事压力,在战略上为俄罗斯赢得更多周旋空间。

不过,因为俄乌冲突已持续数年,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投入了大量资源。

在这样的消耗下,俄罗斯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与意愿在远东开辟新战线,还未可知。

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各方能通过谈话的方式和平解决争端,愿世界和平,没有战争...

参考文献

0 阅读: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