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一晃2025年过了三分之一。
而二季度的四月又是最难熬的:上旬的关税战,下旬的地雷战,能在两战中隐身而退的才是真正的高手。
如果仅仅看上证指数月走势图,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如果看个股走势图或许一身冷汗。

四月终究过了,五月不请自来了。
五月行情怎么走?设想一下呗。
求神拜佛为了什么?不就是图个心灵的寄托、慰藉和内心的平静。
一、4月回顾:关税冲击与业绩爆雷双杀
1. 指数表现:沪强深弱,科技股领跌。
截至4月30日,上证指数全月下跌1.70%,深证成指跌5.75%,创业板指跌7.40%。
风格分化显著:高股息板块(银行、电力)表现稳健,科技成长股(AI算力、机器人)短期承压。
成交量萎缩:全市场日均成交额约1.1万亿元,较3月下降15%,显示资金观望情绪升温。
2. 核心矛盾:关税冲击与业绩爆雷共振。
关税冲击: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涉及汽车、半导体等领域,导致出口依赖型行业(消费电子、光伏)承压。4月份科技板块(半导体设备、消费电子)受情绪压制,相关个股跌幅超20%。
业绩爆雷:4月下旬为年报披露密集期,商誉减值、现金流紧张的个股风险集中释放。例如,某消费电子龙头因海外订单减少,净利润同比下滑80%,股价单日跌停。

二、5月展望:政策托底与估值修复共振,红五月可期
1. 政策面:稳增长政策加码,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
一是财政发力: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发行提速,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或超2万亿元,基建投资有望拉动内需。
二是货币政策:央行表态“适时降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2.5%-2.8%区间,无风险利率下行趋势未改,权益资产性价比提升。
三是政策催化:若消费补贴、地产放松等政策落地,有色、化工等顺周期板块或阶段性反弹。
2. 基本面:业绩空窗期,估值修复空间打开。
估值优势:截至4月份,沪深300市盈率仅为12.2倍,远低于标普500指数的24.9倍,安全边际较高。
结构机会:AI产业链(算力、终端)、国产替代(半导体设备)、新质生产力(人形机器人)回调后布局性价比提升。
3. 技术面:支撑位明确,反弹动能积蓄。
上证指数:支撑位3250点,压力位3350点,若量能有效突破,或挑战3400点。
创业板指:1900点为重要支撑位,若科技股情绪修复,有望反弹至2100点。
三、风险防范:警惕三大不确定性
一是外部风险:关税升级与地缘冲突。
关税冲击:若美国进一步扩大加征范围(如新能源、稀土),出口链企业盈利或再受冲击。
地缘冲突:中东局势升级或影响全球海运贸易,推升大宗商品价格,加剧输入性通胀压力。
二是政策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财政政策:若专项债发行进度滞后,基建投资或低于预期,拖累顺周期板块表现。
货币政策:若美联储降息推迟,国内降准降息空间受限,流动性宽松预期或落空。
三是市场风险:业绩爆雷与资金分流。
业绩风险:5月份为年报问询函密集披露期,警惕商誉减值、现金流紧张的个股。
资金分流:若港股市场反弹(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或分流A股资金。
四、投资策略:均衡配置,聚焦三大主线
1. 高股息防御:银行、电力、公用事业等板块股息率超5%,配置比例30%。
2. 科技成长进攻:AI算力、半导体设备、人形机器人等板块回调后布局,配置比例40%。
3. 消费复苏对冲:旅游、医药、食品饮料等内需板块受关税影响小,配置比例30%。

5月A股有望在政策托底与估值修复共振下迎来反弹,但需警惕关税升级、政策不及预期等风险。建议均衡配置高股息与科技成长主线,动态规避业绩爆雷与资金分流风险。
【不为他人做嫁衣,只为自己添衣裳,个人操作记忆,不作投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