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风电整机商排名前三的是:金风科技(市占率21.5%)、运达股份(13.2%)、明阳智能(14.1%),下面聊聊三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投资价值解析。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4年底,风电行业2023年签订的99GW风机订单中,已有77%的订单转化为已开工项目。由于项目规模不断增加,建设周期拉长,陆风仅有33%的订单完工,海风完工率达到49%。2025年,是中国风电的密集交付年和“十四五”收官之年。这一年,风电装机并网进入高峰期,风电设备产业继续增长,风电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从三家企业属性看:运达股份是浙江省属国有企业,控制权是浙江国资委;金风科技的前五大股东中国有背景的企业持股比例较高,显示了国有资本背景;明阳智能是地地道道的民营企业,没有国资背书。
一、主要数据变化对比
1. 营收与利润。
金风科技:2025年一季度营收94.72亿元,同比增长35.72%;净利润5.68亿元,同比激增70.84%,盈利能力强劲。
运达股份:2025年一季度营收40.10亿元,同比增长6.88%,增速相对平缓;净利润5879.15万元,同比下降16.80%,盈利承压。
明阳智能:2025年一季度营收77.04亿元,同比增长51.78%,增速领先;但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微降0.7%,成本控制面临挑战。
通过比较,金风科技好于另两家。
2. 资产负债率与现金流。
金风科技:2024年资产负债率73.96%,资金压力较大。
运达股份:2024年资产负债率高达84.99%,偿债压力显著;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97亿元,同比大幅改善,但绝对值仍为负。
明阳智能:2024年资产负债率68.5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需关注其资金运作效率。
通过比较,明阳智能好于另两家。
3. 每股收益。
金风科技:2025年一季度每股收益0.1299元。
运达股份:2025年一季度每股收益0.075元。
明阳智能:2025年一季度每股收益0.13元。
通过比较,明阳智能好于另两家。
二、公司亮点分析
1. 金风科技:作为全球风电龙头,2024年国内市场份额21.5%,全球市场份额15.9%,连续多年稳居榜首。其6MW及以上机组销售容量同比大增59.15%,大兆瓦机型战略成效显著。同时,公司海外订单创历史新高,覆盖47个国家,全球化布局加速。

2. 运达股份:虽面临盈利压力,但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5年一季度存货周转率同比提升20.84%,运营效率有所改善。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电站业务,尝试多元化发展。
3. 明阳智能: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速领先,得益于海风项目交付加速。公司聚焦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研发,推出全球最大MySE18.X-20MW机组,技术壁垒深厚。
通过比较,金风科技好于另两家。
三、经营与财务风险
1. 金风科技:
风险:需关注行业政策变动及补贴退坡对订单需求的影响,海外扩张需防范地缘政治及汇率波动风险。
优势:龙头地位稳固,技术储备丰富,现金流持续改善,抗风险能力较强。
2. 运达股份:
风险:高资产负债率导致偿债压力巨大,净利润下滑反映成本控制或市场竞争问题。
优势:订单储备充足,运营效率提升,若能有效优化负债结构,未来仍有反弹空间。

3. 明阳智能:
风险:虽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但一季度净利润微降,需警惕成本控制及技术迭代风险,海风项目执行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优势:技术领先,海风市场布局深远,轻资产模式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四、非公开发行可行性
金风科技:作为行业龙头,融资渠道畅通,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充足,非公开发行需求不迫切。
运达股份:高负债率下,非公开发行或为优化资本结构的有效途径,但需平衡融资成本与股东稀释效应。
明阳智能:已计划非公开发行募资约35亿元,用于漂浮式风电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符合其技术驱动战略,可行性较高。

五、注意事项
1. 金风科技:关注全球风电政策及海外市场拓展进度,评估其长期增长潜力。留意现金流变化及负债率波动,确保财务稳健性。
2. 运达股份:警惕高负债率带来的偿债风险,关注其资产处置及融资计划。跟踪订单执行及盈利改善情况,避免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3. 明阳智能:重点关注漂浮式风电技术商业化进展及海风项目交付节奏。监测资产负债率变化及现金流状况,确保非公开发行顺利推进。
三家公司各具特色:
金风科技凭规模及技术优势领跑;
明阳智能以海风及技术创新为矛;
运达股份则需破解盈利及负债难题。
若作投资选择,应结合自身风险偏好,优先关注金风科技的稳健性或明阳智能的成长性,同时对运达股份保持谨慎,规避其高负债及盈利波动风险。
如果你关注成长性,或许要冒着风险。
【不为他人做嫁衣,只为自己添衣裳,个人操作记忆,不作投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