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笔杆子竟是日本间谍,潜伏中国30年,2022年临退休接头被捕

世汀汀 2025-04-30 20:24:52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谁能想到,央视的“笔杆子”竟然会和间谍勾结...

对于许多农民朋友来说,董郁玉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陌生,但一提到“禁烧秸秆”却有着吐不完的苦水。

从古至今,农民在秋收之后,都会选择将秸秆就地焚烧,一来可以快速清理田地,二来可以将烧掉的秸秆当做肥料,有利于下一季的耕种。

可正是“董郁玉”的建议,国家开始大力推行禁烧秸秆,使其成为了让农民头疼不已的问题。

那么,董郁玉想通过禁烧秸秆达到什么目地?他又做了哪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临退休,间谍真面目曝光

2022年的一天,在北京一家高档餐厅中,一个穿着得体的顾客坐在餐桌前,只见他面前有不少美食佳肴,但却没有动过筷子。

服务员走近一看,这人的穿着打扮很像是一个日本人,他似乎不是来吃饭的,而是在等人。

果不其然,在二十分钟之后,一个同样身穿西装,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来到了餐厅,两人碰面后开始了窃窃私语。

起初并没有人过多的在意两人的谈话,大家也没有猜想过他们的身份,毕竟在北京的高档餐厅,来这里吃饭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大家比较注意隐私。

然而,仅仅几分钟之后,一群身穿制服的人突然进入餐厅,他们进来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快速打量在座的用餐人员,直至锁定了那位和日本人交谈的中年男子。

事后人们才得知,被当众扣押的中年男子名叫“董郁玉”,他因为日本间谍的身份被抓捕,而此次在餐厅同日本人偷偷会面,就是在向日本间谍组织传递情报。

董郁玉被抓捕的时候,他坚决声称自己只是同日本好友谈论工作,并没有任何违规行为。

然而相关部门早已查明了他的真实身份,敢于采取抓捕行动,说明早已人赃并获,根本就不担心董郁玉的狡辩。

而董郁玉口中所谓的日本朋友,实则就是董郁玉的“上线”。

从董郁玉2022年被抓,后续又经历了一年的调查取证,最终相关部门宣判董郁玉就是日本人呢渗透到央视媒体的“日本间谍”。

2024年,董郁玉因间谍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道貌岸然的坏家伙

或许董郁玉自己也未曾想过,自己从业30年,一直深耕传媒行业。本以为靠着多年积累的威望能够掩护自己,殊不知在即将退休颐养天年之际,却被相关部门逮了个正着。

曾作为《光明日报》副主编的董郁玉,在2009年首次提出了《禁烧秸秆》的观点,而为了让相关部门重视,他声称秸秆焚烧的时候,不禁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还会容易引发火灾。

为了减缓负面效应,董郁玉在文章中详细列举了秸秆焚烧的各种弊端,却全然没有提过秸秆焚烧的好处。

按照当时的国情来看,禁烧秸秆有助于提升农村的空气质量以及人体健康,还能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也算是一个好处相对更多的方案。

于是,相关部门选择采纳董郁玉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禁烧秸秆》。

现如今,禁烧秸秆政策依旧全面执行,国家并没有因为提出者是日本间谍就废止,怎么想都让人纳闷,董郁玉搞这么一出到底是为了什么?

实际上,董郁玉提出禁烧秸秆的目地并不单纯,秸秆焚烧从理论上来讲,虽然会加大空气污染,但在农村地区这个影响并不大,无非是其燃烧过程较为集中,所以才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做文章。

而由于焚烧秸秆产生的火灾,这个情况也确有发生,但从整体上来看,以上问题都是可控且能够被接受的。

因为农民在收完庄稼之后,直接焚烧秸秆留下的灰渣,能够为土壤提供必要的营养,有助于来年提高庄稼的收成。

秸秆焚烧所产生的稀缺元素,其实就是化肥中的物质,毕竟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

可禁烧秸秆之后,农民非但不能通过秸秆给土地增肥,还要花费大量力气去处理秸秆,而这便是董郁玉的最终目地。

他打着“环保”的口号改变了中国农民焚烧秸秆的传统,可他却不是为了环保,而是要利用这一变化,激情广大农民群众对国家政策的不满,从而让不明真相的民众联合起来抵抗政策实行,最终激发社会矛盾,引发国内秩序的混乱。

正所谓变化一直都是混乱的开端,董郁玉想要以正当的理由挑拨社会矛盾,手段确实相当高明。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禁烧秸秆这一政策并非是一言堂,国家选择采纳也不是听信了董郁玉的怂恿,而是根据国内农业水平的发展“因地适宜”。

要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是主要经济业务,秸秆焚烧确实容易造成火灾发生,甚至让部分未能采收的田地化为乌有。

为了解决秸秆回收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机械化粉碎秸秆,将其直接遗留在地表降解,而对于土地增肥所需的“肥料”等,国家也有着充足的保障。

因此,董郁玉的《禁烧秸秆》建议并没有过多的被鞭尸,反而让他成功蒙混过关。

董郁玉“崇洋媚外”暴露身份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的董郁玉,于2012年在美国的《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的文章。

很难想象,一个在央视媒体工作的主编,竟然公开吹捧美国的教育有多好,难不成是把国人当做小孩吗?

尤其是其文章中的内容,更是对美西方文化极尽追捧,盛赞“美国是吸引全世界人才的最大磁石”。

一边是中国主流媒体的编辑人员,一边却大肆吹捧美国,此等行为同那些无耻“公知”有何区别。

也是自那之后,董郁玉被相关部门盯上,开始对其展开暗中调查。

2022年董郁玉被捕的时候,距离他退休只剩下3个多月,理论上他只要挺过这段时间,便能够成功遁逃。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董郁玉由于太过心急,过早的暴露出自己的“意图”,最后正式其间谍身份。

为了名利数典忘祖

说起董郁玉的成长轨迹,反倒是最符合草根逆袭的一个人,从小家境贫寒的他,能够走到光明日报副主编的位置,靠的全都是读书。

高考毕业后,董郁玉凭借优异成绩进入了北京大学,后续又成为了一名法学硕士。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可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而董郁玉也因此获得了去往美国哈佛大学交流的机会。

可本想着去外面长长见识的他,却没能抵御住敌对势力给出的诱惑,悄悄走上了间谍这条不归路。

回国之后,董郁玉成功进入《光明日报》出版社,在这层身份的掩护下,多次去往日本访问。

在此期间,董郁玉沦为了日本人安插在中国媒体界的一名“间谍”。

或许直到被抓的那一刻,董郁玉才会明白,自己读了一辈子的书,写了30年文章,却从未真的践行过哪怕一句。

参考信源:观察者网2024-11-30《中国记者董郁玉因间谍罪获刑7年,外交部回应》

参考信源:内蒙古新东方前途出国2022-04-24《《纽约时报》刊登父子文章:我为何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4

世汀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