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孤独才子,一朝不顺投江自杀求解脱,舍了妻儿负了爱人

锦心学识 2022-12-23 09:51:36

心理教育可以说是我国从古至今最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古代的学子们大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说好听叫儒学大师,说不好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当时的学子们以手无缚鸡之力为荣,而他们所奉为神灵的孔老夫子所推崇的君子六艺中不乏骑射。后来民国时儒家独断的场面有所变化,但学子们也大多只是学习知识而已。

后来我国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所以才开始在基层教育中也加入这一门学科,让学子们的心灵不至于太过脆弱。

一、寒门学子、不认婚约

朱湘幼时便父母双亡,他是由哥哥带大的。也因此朱湘的心中对于父母有些误解,也养成了偏执的性格。虽说长兄如父,但也是代替不了父亲的。

成长的因素导致朱湘对于父母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仅仅是对自己的大哥尊重。久而久之这种迷茫也就变成了对父母的否认,否认因为父母带来的一切,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自己的婚约。

当时还非常的盛行门当户对的说法和包办婚姻的方式,娃娃亲更是层出不穷。朱湘就是在还未出生的时候便被定下了一门娃娃亲,对方是大家闺秀刘霓君。

朱湘对于这门婚事自然是不承认的,甚至还对自己这个从未见过面的未婚妻深恶痛绝。后来刘霓君在自己十六岁的时候履行婚约到了朱家。

此时的朱湘正在清华求学,大哥深知让自己这个弟弟回来完婚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如今弟媳已经到家了,若是不让两人见上一面的话终究是失了礼数。

于是大哥就带着刘霓君长途跋涉到了北京,但却没想到朱湘依旧是不见刘霓君,这也是大哥没有想到的。毕竟朱湘虽说偏执,但对自己这个大哥还算是尊敬。

但此时的朱湘不仅是对父母的否定,更是在接受了新文化的熏陶后对包办婚姻深恶痛绝。所以朱湘会有这番作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留学归来,见妻子落难

最终朱湘还是在兄长的施压下勉强的承认了这门婚约,但是朱湘也有自己的应对之法。那就是出国留学,以此来逃避婚姻。

不过朱湘的留学之路还是非常坎坷的,当时朱湘虽说有了去美国留学的资格,但是因为带头抵制早点名的制度而被开除,留学资格自然也就被取消了。

后来朱湘不管依旧在北京出租房内的妻子,一人到了上海,之后凭借着自己的诗词天赋还是前往了美国留学。

刘霓君则是在得知朱湘已经背着自己离开北京后,后孤身一人返回了老家。因为刘霓君在朱家的对待,所以刘霓君的大哥对她多次冷嘲热讽,之后更是为了独占家产将她赶出家门。

后来刘霓君为了谋生,在朋友的介绍下前往上海。但是没有文化又没有靠山的刘霓君就只能在一家纺纱厂当洗衣工,拿最少的工钱做最累的活。

就这样从小叫娇生惯养的大小姐成了一个上海最底层的女工,每日为了谋生只能清洗堆积如山的衣物。

后来朱湘归来后从朋友那里听说了刘霓君的遭遇,在恻隐之心下他找到了刘霓君。看到的就是这个自己名义上的妻子在寒冬腊月清洗着一件又一件的衣物,双手被冰凉的洗衣水冻得通红,可就算是这样她额头上的汗水也在一滴一滴的落下。

朱湘就那样看着,不知为何竟有些呆滞了。刘霓君在看到朱湘的时候也愣了一下,随后便只是一句淡淡的“谢谢你来看我。”

朱湘突然发现自己的这个结发妻子非常的迷人,随后便多次前往刘霓君所在的纺纱厂。但此时的刘霓君对朱湘已经算是彻底的失望了。

后来刘霓君还是在多人的劝说下和朱湘成婚了,但其中究竟有没有感情谁也说不好。

三、郁郁不得志,最终投江

朱湘留学归来后脾气也没有丝毫的变化,所以和同事的关系势同水火。在这种情况下这工作也自然是丢了,那段时间朱湘换了大量的工作,但每一次都是以辞退为结局。

后来刘霓君拜托朋友给朱湘找了一个文员的工作,虽说只是一个小职员,但却不用经常与人交流,工作时间也比较自由。

但朱湘却看不上这个工作,知识沉浸于诗词之中。还说“这项工作谁都能做,但诗只有朱湘能写。”

夫妻俩的矛盾因此也就出现了,毕竟此时朱湘和刘霓君已经有了三个孩子,生活的压力将刘霓君压的直不起腰,而朱湘没有丝毫为其分担的想法。

后来两人的幼子因救治不及时而去世,这也成了夫妻两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那段时间一向隐忍的刘霓君爆发了,朱湘也失去了那个全世界唯一一个支持他的人。

最后朱湘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同时也因为诗词而迷茫。最终买了一张前往南京的船票,途中就投江了,此时的朱湘刚刚29岁。

后来刘霓君独自一人将两个孩子抚养长大,随后遁入空门。在得知朱湘死讯的时候刘霓君险些哭瞎双眼,可见此时的刘霓君对朱湘也有了感情,不过想来更多的是对自己未来的迷茫。

朱湘在诗词上的造诣是无法否定的,甚至鲁迅还称他为中国的济慈。但朱湘在生活上却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他因为自己的清高,导致了幼子在身患重病的时候没钱医治,因为他脆弱的心灵,辜负了一个为她一生负责的女人。

若是没有朱湘,刘霓君的生活绝不至于如此。只是因为朱湘的自杀,刘霓君的生活便堕入了地狱,有时活着才是最难的。

-3 阅读:290
评论列表

锦心学识

简介: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探究历史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