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知足”的人,并不是贪心,而是因为“心理预期”的存在

谷鱼时刻 2023-02-11 18:09:23

那些“不知足”的人,并不是贪心,而是因为“心理预期”的存在。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想要的一切都会实现。而如果我们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有落差,那么便会感觉心理压力很大。这种“心理预期”,是个体面对未知不确定的情境时,所产生的心理舒适感。不计较那些细枝末节的人,才更容易拥有幸福感快乐感。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来自于心理状态,而这种状态又取决于对幸福的预期。只有通过对预期的考虑,不去过分在意其他外在的一切,我们的幸福感才能更多地来自于内心,而非与外界的纷争做对比。只有当你的内心是充满欣喜和幸福感的时候,才会拥有更加持久的动力去做些事情,让自己内外兼修。

当然,如果我们的幸福感来自于对生活的满意,那我们一定不会感觉快乐。这时,我们的生活会更容易陷入“小目标”的陷阱中,而每一天过得都像是在走钢丝。这样的生活是索然无味的,心理状态是焦虑的。当我们的幸福感来自于对时间和精力的尊重,那么我们的幸福会是积极向上的。这时,我们对手头上即将做的事,会抱有很大的期待。对未知的事物,我们会有很大的探索欲。正是由于充满热情,我们才会觉得这事儿值得我们努力一番。想要获得幸福,我们必须懂得对自由和幸福的真正定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会充满幸福感。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懂得尊重时间,那么幸福感便会随着时间而减退。

幸福感的源头其实很简单,但是想要保持这种向上的心态,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身边的人过得不好,其实也是自己心理状态的折射。对于很多人来说,生活不如意才是常态,而我们却不愿意去拥抱这种生活现状,总想成为生活中的勇者。于是,我们习惯的对待生活的方式,在不少人那里也会被称为“佛系”,或者说是“丧”。当然,对于一些习惯于抱怨的人来说,“丧”往往更受欢迎。因为抱怨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是一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只不过,这样的人一般自身并不是特别强大,所以更容易被幸福感裹挟,从而不知不觉陷入“抱怨”的境地。

当你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就会在心理上感觉很孤独和恐慌。我们很依赖身边的人,会不由自主地以ta为中心。只不过这样的人,大多都有着固定的三观,所以很容易认同别人的思想和认知。而随着我们阅历的增长,价值观也会不断变化。当我们的价值观,已经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差过大,那么这时便容易造成我们的孤独和恐慌。幸福感,是需要我们用心对待的,没有必要拿自己的快乐与否做衡量标准。

0 阅读:1

谷鱼时刻

简介:搜罗热门游戏前沿,分享最新游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