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混装,已经成为新能源车自燃起火与电池性能下降的元凶之一

冯宇澄说车 2025-04-28 10:45:37

在当今世界,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无论是在城市的街道上,还是在乡间的小路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电动汽车,认为它们是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的最佳选择。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诸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尤其是安全性方面的讨论,引发了热烈的争议。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自燃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然而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些事故背后的原因。

最近,在一场新能源汽车的行业论坛上,专家们聚焦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电池自燃的根源。令人震惊的是,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多起火灾事故与动力电池的“热失控”密切相关,而在这些事故中,消费者通常面临不到五分钟的逃生时间。这一数字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五分钟逃生时间,意味着在紧急情况下,消费者几乎没有机会安全撤离。这引发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即使品牌声称其电池产品通过了安全测试,但实际表现却恰恰相反,这背后的隐忧到底在哪里?

大的新能源汽车都使用锂电池供能,而锂电池的热失控现象则成为了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锂电池在过度充电、短路、物理损伤或高温等特定条件下,容易发生热失控,引发自燃或爆炸。但更为复杂的是,电池本身并不是唯一的罪魁祸首,汽车制造商的生产与材料选择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一些事故调查中,专家们发现,除了锂电池本身的特性外,不良车企在动力电池的封装过程中采取了“两面手法”,即在宣传时使用高性能电芯进行极限测试,而在实际的量产车中则使用较低端、甚至质量不详的杂牌电芯。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让许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性能和安全性不合格的产品。

比如有一家知名的新势力电动汽车品牌在其宣传材料中,展示了其使用的电池在极限条件下(如穿刺、撞击等)测试的表现,令人赞叹不已。然而,当消费者实地购买该车后,却发现他们所拥有的电池包内却混装了其他品牌的电芯。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信任的严重侵害,不仅影响了电池的性能,更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一些事件中,甚至还有高、低配车型在电池上使用了不同的电芯,使得消费者在同一品牌下的产品享受着截然不同的安全保障。

电池的结构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电芯是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但实际的动力电池还包括了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外壳等组件,只有这些部分有效结合并实现良好封装,才能形成一个安全的电池包。然而,从多个案例来看,汽车制造商在量产车上故意降低成本,随意更换电芯生产厂家,甚至在不同批次的同一车型中更换电芯,造成了产品的一致性下降。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车辆的续航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动力受限和失速的风险。

说到续航能力,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被绚丽的数据所吸引,但当他们实际驾驶时,却常常发现续航与宣传的相去甚远。例如,一些车型在高温环境或长时间高速行驶的情况下,续航能力明显缩水,这不仅是因为电芯质量的问题,更与电池的管理系统和整体设计息息相关。

一些车企在市场宣传中声称提供电池“终身质保”,实则只保电芯本身,而不是整个电池包。在实际更换过程中,消费者获得的往往是维修过的二手电池或者梯次利用的电池,这不仅无法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续航能力,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在质保维修期间,用车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一行为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不满。

面对这些隐藏的风险,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应该增强警惕。我们建议消费者在购车时,要求销售方详细标注电池的生产企业全称以及具体型号,务必将这一条款写入购车合同的核心条款中。只有这样,消费者才有可能在发生事故时追责。同时,消费者也应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的了解,以便在购车时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出行的趋势电芯混装,已经成为新能源车自燃起火与电池性能下降的元凶之一,其发展潜力巨大。然而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车企必须把消费者的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每一辆汽车都经得住安全考验。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监管,确保行业标准的严格执行。唯有如此,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环保的出行选择。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充满希望,但它的背后却潜藏着诸多安全隐患,尤其是电池自燃事件。因此,作为消费者,我们有必要提高警惕,深入了解电动车的安全性能与构造,捍卫自身合法权益。而对于生产厂商而言,诚信经营和透明作为回馈消费者信任的最佳方式,更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会因此更加光明。希望这样的讨论能够引发更多关于电动车的思考和行动,保护我们的出行安全,助力环保事业的进步。

电芯混装,已经成为新能源车自燃起火与电池性能下降的元凶之一

5 阅读:3167
评论列表
  • 2025-04-29 20:39

    电池做为电动车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国家应该强制性要求在车门汽车铭牌位置加多一块电池包铭牌详细,电芯供应商是谁,让消费者能详细了解。

    偓佺 回复:
    绿本上有注明。[得瑟]
  • 2025-04-30 11:55

    就差点名小米su7标准版了

    飘飘一看 回复:
    某米广告位说电车是用某电池厂的。电池厂商说没卖过某米电池,只卖过它电芯。某米电池自己组装的[得瑟]
  • 某7电池二次组装,拿掉了隔热的云母片代以泡沫棉,再包装加上了14层保护宣称不怕抵碰,又称电芯倒置不产生明火。而可搜着火视频不下十宗,其中上官方电视新闻有三宗(铜陵、徐闻.广州黄埔),导致车内亡人的有铜陵、吉林等。“二次创新”却更易燃神马逻辑?

  • 2025-04-30 12:32

    高标准的测试用,低标准的装车用,车主都不是人嘛。。这样的车企真该死!!!

  • 2025-04-30 07:09

    我觉得电池还是应该设置个外形标准,不同车企的电池外形或者说安装孔位不一样让客户在电池更换上根本没得选。标准化管理可以降低消费者的成本,还有在国家资源上也是一种节约。因为外形不一样孔位不一样生产出来卖不出去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无形之中也增加了成本。本来我们就是锂矿进口大国,需求大国所以说标准化势在必行。

  • 2025-04-30 16:09

    先天不足,后天躺枪[哭哭][哭哭]

  • 2025-04-30 21:19

    这么干 不是蠢 是坏

  • 2025-04-30 07:41

    合格证上没有电池包详细信息吗?用什么电芯都应该写在上面,出现问题可以溯源才行。

  • 2025-04-30 23:31

    某车企:你直接点我名算了!

  • 2025-04-28 19:06

    电芯混装与电池起火没有直接的关联关系。电池起火的根本原因是充电电流过大和负载电流过大,就是小电池容量,大充电器,大电机,这是电池起火的根本原因。电池容量越大越安全。

    夸克用户13xxx20 回复:
    就是结构被破坏能量瞬间释放从而引发的连锁反应
    用户98xxx63 回复:
    电动车的所有燃烧事故当中,自燃的比例相对较低。自燃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一个我在维修电池的时候发现是电动车减震性能太差,道路坑洼不平,有个别电池组底部的18650被震动冲击力破坏漏液。
  • 2025-04-30 10:26

    不混装就能不起火了?

  • 2025-04-29 20:58

    你有数据能说明自然的都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请用数据说话。

  • 2025-04-30 22:04

    不良车企,混装电芯,byd、宁德说只供应了电芯[得瑟][得瑟][得瑟]

  • 2025-04-29 19:26

    [吃瓜]美国的电车是否有防弹要求?

  • 2025-04-30 08:46

    那个雷太君搞的好事

  • 2025-04-30 03:32

    这种不敢说具体品牌的文章全是博流量胡说八道!你要有真凭实据,你就把品牌爆出来。

    斧头帮小虾米 回复:
    还用还用说具体吗?说用宁德时代电池,宁德老总辟谣不是用的宁德电池,然后说用的比亚迪电池,逼的比亚迪又出来辟谣说只卖给了他们电芯他们自己组装的
  • 2025-04-30 07:20

    小米混装了b电池和宁德时代,烧死三个女孩的就是b电池

冯宇澄说车

简介:冯宇澄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