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条小青龙——TRN青龙平板振膜耳机评测

耳机林sir 2024-04-06 14:40:30

青龙,四圣兽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青龙是个颇有说头的存在,东方青色为木,对应时辰为吉时,和星象、道教渊源极深。

而许多不关心道教文化的人,对这个名词也绝不陌生,因为“四圣兽”远比道教里的很多人物更擅长出圈:从经典漫画《幽游白书》到祖师爷级的玄幻小说《诛仙》,包括后续无数的文艺作品和影视作品里,你都很容易看到各式各样的“青龙”翩然登场(当然同系列的玄武朱雀白虎往往也不会缺席)——这其实是个存在感很强,很容易被记住的名词。

也正是受此影响,当我得知TRN推出了一款名为“青龙”的耳塞时,我会产生一个武断的误判,莫名觉得这个塞子的声音可能会比较张牙舞爪咄咄逼人,也不知道为何做如此联想,难道是脑子里乱入了圣斗士紫龙的庐山升龙霸的气势?总之,不可避免的以命名猜脾性。

而后真的塞进耳朵里,一开声就明白是想错了,这塞子的声音风格与我所猜测的大相径庭,它竟然是……这么样的一条青龙?

先来搂一眼包装配件,这个包装盒一上来就做得明显比TRN家其它产品要大了N圈,作为一家目前主要是在中低端方寸之地挥着匕首高速卷击的品牌,青龙这种定价来到四位数的产品,无疑承载着TRN许多的野心和期许;小巷子贴身肉搏固然要继续,去到更广阔的大平原厮杀也是必须要努力的方向。于是更大更板正的包装盒、更高档次的本体线材、更精湛的配件可换滤网耳塞套、更漂亮的收纳包这些都被拿了出来,尤其是这个收纳包,手感摸起来绝不输给很多万元级产品的配送包。

TRN青龙的腔体,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龙纹面盖有着动漫主角胸甲一般的既视感,两种不同的蓝色搭出了优良的视觉效果;五轴CNC铝镁合金做工蛮好,而且它很轻,一定会比你想象得要更轻以至于佩戴起来丝毫不会担心下坠问题。

线材是四股无氧铜+镀银线材,插头为2Pin-S可插拔式设计,提供了2.5/4.4/3.5三种插头供自行更换,并有三对调音导管可供选择,耳塞套的种类和材质亦是又多又优质——我们现在说国产四位数耳塞应该具备些什么硬件基础,那你肯定设计做工佩戴感都要不错、然后线材收纳盒这些配件看起来不要凑合、接下来可换插头几乎是必须,可换导管则为选配,这些都满足了,才有资格上桌说声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上配置都能配齐的进口品牌,依然价格相当不菲,事实上已经形成两个不大重复的生态圈了。

整体开箱下来,个人觉得如果是一个对音频硬件行业并无了解的人,那么他应该不容易猜测出这副塞子的售价。因为,现如今国产已经玩明白了“仪式感”这件事,对于外包装该怎么设计怎么选,拆开后内部区域如何分划,填充区怎么用料,包括配件的视觉效果这些方面,都已经把该学的学到手了,外行拆完只会得出个:“哎呀这东西应该不便宜吧?哪儿哪儿都有模有样的,这个塞子看着也设计得厉害,真皮收纳包摸着成本不低”——他在不了解你品牌定位和声音方面用料定位的前提下就没法再猜了。讲句大白话就是:像TRN青龙这种成熟的国产耳塞,你拿去送礼,绝对是没问题的,这就是国牌目前的进化水准,已经很完善啦。

TRN青龙声音上的主菜,是一颗14.6mm超大尺寸纳米级平板振膜,这玩意儿牛是真牛,响应极度灵敏细节捕捉能力先天强悍,而驾驭也是真难驾驭,为此TRN采用了7+7的N52钕磁体对称阵列磁路的豪华搭配,实测在拍产品图的时候俩塞子很容易不听使唤的吸到一起去,足见其内部磁力动了心思也给足了用料。

OK,前戏先到这里,接下来,关于TRN青龙,让我们正儿八经的开始聊音质:

作为一颗平板耳塞,TRN青龙给我的听感印象是“细腻”“润泽”“宽松”。

说细腻,可能大家第一印象是分离度高解析力强,音乐里的元素都会像高分辨率照片一样被描摹得很精致,事实也的确如此,青龙哪怕是对于一些很微小的动态,其捕捉能力都会令人惊异,起码也是这个价位里轻易不该能有的细致回放,对于大动态大信息量的音乐回放也能驾驭出绝对超值的水准,且气质稳定淡定,音色正确度亦经得起推敲。

但我还是想深入一点聊聊“细腻”这个事儿:二十年前很多人刚开始接触HiFi耳塞时,往往会被动铁(尤其是多单元动铁)的细节所震撼,毕竟彼时的动铁几乎相对于传统动圈塞拥有压倒性的分离度优势,这种把乐器剥离得如此干净明晰的声音,对大家来说自然是又强大又新鲜。

然而听多了会发现,如果说动铁味道的细腻就像数码相机拍下的相片,只要你放大到极点那么每个像素之间依旧拥有泾渭分明的界限的话,那么调校得当的动圈耳机则会像胶片拍下的相片,怎么放大那些细节之间都还有更顺畅的延续和衔接。经常去听现场的朋友应该都有经验,哪怕此时只有一把乐器在演奏,却因为基波和谐波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的关系,音色也会很丰富,听觉也会很丰满,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声音“自然”,这种自然其实蕴藏着很多东西,绝不是单一音阶被耳机精准复述而已。

故而如今在耳机界,动圈式经久未衰,旗舰级耳机里纯动铁则越发稀缺并被大量的多重换能原理耳机所挤占市场,说白了就是大家已不再满足于“清晰的复述音阶”不再满足于“这鼓一分钟敲了一百多次每次都要给我回放出来”,而是更追求流畅连贯丰富的立体表达还原。在这个前提下平板式换能原理的优势就很明显了:它有着动圈般的声音自然的优势,又具备动铁般的响应速度,也在信息捕捉能力上天花板颇高。

所以呢,TRN青龙的细腻,不只是一张照片放大之后你能数到多少根毛这种路数,它不光精准致密,它还流畅生动过渡柔和,它的基音泛音间的关系,呈现出的震动反馈是更接近现场乐器的联动交融——用个绝不严谨但更易于表意的说法就是它不会在细腻的同时给你带来“数码声”,这是它第一个厉害之处。

“润泽”两个字就更容易理解了,对应的反义词是“凶猛”——这副塞子的高频明明十分优异,却故意做得毫无侵略性,甚至于当我换上了高频导管之后,能感受到它的背景透明度和高频延伸度又上了一个台阶,一副推开天窗变敞篷的天光大亮之后,也依旧会贴心的拿朵云把刺眼的阳光给挡在后面,与此同时高频信息交待得明确清楚毫无阻滞。

也就是说TRN是故意的,故意帮你遮住侵略性和毛刺感,这样带来的结果有二:一是极端高频主义者会觉得不大过瘾,尤其是听ASMR的人更是未必喜欢;二是它也避免了很多困扰,诸如你随便用一个素质一般的机器插上之后再随便打开一首品质不高录音奇怪的歌曲,然后听到很难受很挠墙的声音,或者像我这样机器里啥音源都有,随机播放的情况下忽然一首单声道黑胶转录的老玩意儿传进耳朵(这种东西只适合极少数耳机聆听)破坏了一下午的兴致……简而言之就是这样的设置更不挑音源,对于绝大多数音乐的表达都会更有亲和力和兼容度。

“宽松”,是的,TRN青龙很宽松,宽松得像是一只脾气非常好的青龙宝宝,低频有力量有血肉却温和松软不冲头,哪怕是上了低频滤网也只是说加大了量感和气势,氛围上依旧不会凶巴巴;中频能量感相当强大然而你听不到一点臃肿滞重,只会觉得内力绵绵不绝,总会觉得它犹有余力;整体氛围实在是很舒适,甚至这副塞子你刚拆开就会产生一种“这明明是新塞子,怎么声音一点不紧巴不绷着?好像已经被煲过200小时一样”的感觉,其宽松程度可见一斑。

整体来说,TRN青龙是一副声音非常从容耐品的塞子,它不适合拿来找刺激虐感官,它更擅长被买回去慢慢品,会越听越觉得有内容有细节的,也会越听越觉得舒适,沉醉于它漂亮的细节动态里,徜徉于它辽阔又松弛的大氛围里。不霸气,不喧嚣,很亲和,很从容。这副气质你说它算龙宝宝还是龙大爷呢?Emmmm……听起来并没有暮气的感觉,毕竟背景干净透明,毕竟细节利索明确,毕竟动态酣畅有爆发力,所以就算它是青龙宝宝吧。

那么,唱起来啦:

“我是一条小青龙、小青龙小青龙,我有许多小秘密、小秘密,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

(是的,写到最后皮一下,还是很开心的)

0 阅读:11

耳机林sir

简介:音频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