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曾下过一场持续200万年的大雨,这种天气未来还会出现吗?

星球上的科学啊 2025-04-30 09:07:23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其实曾发生过许多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下雨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但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地球曾经下过一场持续200多万年的雨!

这一事件主要发生在约2.34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也就是恐龙刚出现的年代。1960年代,地质学家在研究三叠纪时期的岩石层时发现,这里的红色岩层中存在了一层灰色岩层,其中包含淤泥沉积物、植物残骸形成的泥煤,与三叠纪时期的气候特征完全相反。

要知道的是,当时在三叠纪早期和中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陆-泛大陆,这样就会导致海边的水汽很难跑到大陆中间去。再加上当时的大气环流,也不容易让水汽形成降雨,所以整体上大陆地区的气候是非常干旱的。

正常情况来说,是不可能会发现这么多淤泥沉积物以及植物残骸形成的泥炭的,毕竟淤泥沉积物只会在持续降雨后才会出现,而植物残骸形成泥炭也需要一个潮湿的环境。

随着研究的深入,地质学家发现,不仅只有这一个地区出现了类似情况,在奥地利、印度、中国,甚至阿根廷等距离较远的地方都出现了由干旱到湿润的变化。

例如,在中国云南的禄丰盆地,本来都是一些耐旱的松柏类植物,可仿佛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喜湿的蕨类植物;又或者在南美阿根廷地区的岩层里,原先由于干旱形成的盐结晶层突然消失,变成了被洪水冲刷过的碎石层。

更重要的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技术显示,这些异常变化竟都发生于同一时期(2.34-2.32亿年前),且持续了200万年。由于这一时期正好处于三叠纪的卡尼期,所以科学家就将这次事件称为“卡尼期洪积事件”。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久的降雨呢?

这一切都要从大约2.34亿年前开始提起,当时地球内部地质活动剧烈,加拿大西部的兰格利亚火山群开始大规模喷发,总共喷发出的岩浆量超过100万立方千米,什么概念呢?

这些岩浆可以把整个北京淹没至6500米的深度。在火山喷发过程中,二氧化碳也随之被大量释放出来,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达4000-5000ppm,约为现在的10倍左右。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气温迅速上升了4-7℃,地球就像一个“巨型蒸笼”一样。并且,持续的高温也让海洋和陆地的水分快速蒸发,强对流天气也随之增多,大量水汽被输送至大陆深处,当水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从局部降雨转变为全球性降雨。

值得一提的是,岩石的风化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地球降温,当雨水冲刷岩石时,会吸收二氧化碳。但在卡尼期火山持续爆发的时期,由于高温使岩石的风化速率加快,虽然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但火山喷发的二氧化碳实在是太多了,反而引发了“喷发-变暖-暴雨-风化-继续喷发”的死循环。

最终直到火山活动逐渐减弱以后,二氧化碳浓度才逐渐被风化作用降低,地球才逐渐恢复气候平衡。可能就会有人好奇,这种极端天气未来是否还会再次出现呢?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卡尼期洪积时间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时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以及大陆构造等造成的。

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人类活动也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加强,但现代火山喷发的规模远远小于卡尼期,并且现在大陆分散,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海洋环流和降雨分布。

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也一直在用各种措施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尽量减小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所以,综合来看,未来其实也很难再次出现这种极端天气,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

0 阅读:1

星球上的科学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