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璀璨文坛上,晏几道、黄庭坚与苏轼三位文学巨匠各自以其独特的才华和风格闪耀着光芒。然而,在这三人之间,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情感纠葛。晏几道与黄庭坚关系亲密,却对苏轼相当冷淡,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家世渊源、性格差异以及时代背景的影响。
一 人物介绍与家世渊源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江西抚州临川(今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人,是北宋著名词人、宰相晏殊的第七子。晏几道自幼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家境优渥,生活奢华,这在他的一首《生查子》中得以体现:“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这种生活环境塑造了他孤傲、执拗的性格,同时也让他对官场充满了排斥。
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小山词》收录了他一生的心血,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才华。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黄庭坚与苏轼关系密切,他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同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文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大家”。


二 晏几道和黄庭坚的深厚友谊
约在晏几道二十至二十七岁左右,他与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黄庭坚、吴无至、王稚川等士人,组成了一个小圈子,晏几道纯情磊落的性格和杰出的文学才华在这里得以自由挥洒。这一段时期是晏几道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晏几道在后来的创作中多次深情追忆这一难忘时光。
黄庭坚对晏几道的才华极为赞赏,两人初次相逢于1064年,时年27岁的晏几道与比他小七岁的黄庭坚引为好友,经常在一起聚会喝酒,探讨文学。黄庭坚曾为晏几道的词集作序。他在《小山词序》中评价晏几道“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足见其对晏几道文学造诣的认可。



晏几道和黄庭坚两人不仅在文学上有共同的追求,而且在政治立场和生活态度上也颇为相似。他们之间的诗词往来颇多,相互赞赏和推崇对方的才学。如黄庭坚赠晏几道的诗中写道:“晏子襟怀旷,吾才比之犹。如何千里外,思在一丘中。”由此可见两人情谊之深。
三 晏几道拒绝苏轼交往的表现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诗词文赋均有传世佳作,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然而,尽管苏轼在文坛上声名显赫,却未能得到晏几道的青睐。
晏几道对苏轼的冷淡态度,主要体现在他拒绝与苏轼的交往上。
据历史记载,1088年,苏轼通过黄庭坚想与晏几道结识,然而晏几道却以“今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为由,拒绝了苏轼的结识请求。这句话意思是,当前朝廷中的许多显贵都曾是我家的门生故吏,我都无暇见他们呢。
这种直接的拒绝方式,无疑体现了晏几道对苏轼的冷淡态度。


四 背后的原因分析
性格差异:晏几道性格孤傲,不喜欢与权贵结交,这种性格使他在官场上难以立足,却也让他保持了文人的清高与独立。相比之下,苏轼为人率真豁达,喜好交友,这种性格上的差异使得晏几道对苏轼产生了排斥感。
对朝廷官员的不信任:晏几道曾因家道中落而饱受世态炎凉,对朝廷官员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他担心与苏轼的交往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牵连,因此选择了保持距离。
对苏轼仕途的担忧:苏轼的仕途一直起起落落,与新旧二党派均政见不合,前途未卜。晏几道可能认为与苏轼交往会给自己带来政治风险,因此选择了冷淡对待。

五 文学风格与人生观的差异
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尤其擅长小令的创作。他的词中充满了对爱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而苏轼则以其诗词文赋的豪放与豁达著称,两人的文学风格和人生观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之间的交往。
综上所述,晏几道对苏轼的冷淡态度主要体现在他拒绝与苏轼的交往上,这种拒绝背后有着性格、对朝廷官员的不信任以及对苏轼仕途的担忧等多方面的原因。同时,两人文学风格和人生观的差异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冷淡关系。

六 结语
晏几道与黄庭坚的亲密与对苏轼的冷淡,是北宋文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背后既有性格差异的影响,也有时代背景的烙印。然而,正是这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使得北宋文坛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晏几道、黄庭坚与苏轼三位文学巨匠各自以其独特的才华和风格在文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七 晏几道和黄庭坚诗词名作介绍
晏几道和黄庭坚的诗词,分别展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将分别列举他们的一些经典作品:
1. 晏几道的经典诗词: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木兰花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
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
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清平乐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2. 黄庭坚的经典诗词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水调歌头·游览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
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
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