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来揭示仅退款的内幕和真相。
某些人说,拼多多2021年推出的仅退款政策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保障消费者权益而设计的售后规则。消费者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申请退款而无需退货,这被认为能够充分维护电商生态的健康发展。
都是糊弄鬼的,好听的场面话谁不会说。
其实,仅退款这个政策从开始就不是一只好鸟,憋着一肚子坏水。
仅退款这朵恶之花,其带来的道德倒退的恶果,花上几十年也难以修复。
这个内幕见不得光。
仅退款政策从一开始就引发了诸多问题。从2021年开始,每天都有大量拼多多商家因遭遇仅退款不退货而找到我们,咨询如何起诉拼多多消费者,甚至如何起诉拼多多公司。作为一个担保交易平台,拼多多本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但却将矛盾推给商家,让他们不得不通过公检法来解决问题。
这种变态现象已持续五年之久。
我无数次为商家们分析案情,告诉他们起诉并不划算。因为他们的案件标的额大多数都很小,几百块、几十块,甚至十几块、几块。然而,起诉消费者和拼多多的诉讼成本最低也要几百块,有些案子的差旅费甚至高达几千块。即使胜诉,消费者退还了款项,商家也注定会亏本。
尽管如此,商家们仍然坚持要起诉,他们说,只想讨一个公道。
我理解他们的心情。有些商家已经穷到连房贷都还不上了,却仍然要借钱打官司。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不是被欺负到了极点,谁会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去折腾?
我详细研究过海量的仅退款案件,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假冒伪劣商品被仅退款的情况,但更多的则是明显的不公平处理和无脑的袒护买家。例如,商家本可以和消费者协商解决售后问题,却被拼多多强制关闭对话,导致商家无法与消费者沟通,最终被强制仅退款。还有些明显不是正常买家,而是零元购人士,俗称的“白嫖党”和“羊毛党”,他们上传的图片甚至是PS造假的,拼多多却视而不见,依然强制把商家的钱打给消费者。
尽管很多案子仅退款的单笔金额不大,但批量的零元购行为让大量商家不堪重负,甚至倒闭。
即使是价值较高的商品,也无法避免仅退款的命运。我们今年经手的一个仅退款案件,标的额高达5000多元,是一件家用电器。商品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却被消费者和拼多多联手搞了仅退款不退货。这种商品如果仅退款不退货,对商家的损失是巨大的。但最终,商家还是被强制仅退款。消费者直到收到法院传票,知道败诉且要留记录时,才慌忙投降和解,最终承担了退款加利息以及所有诉讼成本。
其实,绝大多数仅退款的消费者并非本质就坏,他们只是被贪便宜的心理驱使,而拼多多则放大了这种心理,利用消费者为自己打广告、做营销。没错,仅退款的本质就是拿着别人的钱做人情,吸别人的血往自己脸上抹光。
所以,作为消费者,这种“人情”吃下去未必能消化,反而可能是定时炸弹,不定什么时候就得加倍吐出来。
但消费者可能会说,仅退款不是拼多多帮我退的吗?商家为什么要起诉我?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想得太美了,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可占?
拼多多拥有全国一流的法务团队,他们的售后政策完美规避了自己的法律风险。打开拼多多App,查找一下拼多多平台与消费者拟定的《拼多多服务协议》,其中条款写得清清楚楚:“拼多多无法保证交易纠纷处理结果符合您和/或相关方的期望,如您对纠纷调处结果不满意,仍有权依法寻求其他救济途径。因此,拼多多也不对交易纠纷调处结果及赔付决定承担责任。”
很多人可能看不懂这个专业表述,那我来翻译一下。意思就是,平台对自己判罚的结果并不负任何责任,且双方任何一方对平台的判罚结果不满意,都可以向司法部门提起诉讼。如果法院判消费者败诉,平台的判罚结果对商家造成损失的,由消费者自行承担。
如果我的翻译你还看不懂,你只要记住一点就够了:作为消费者,你仅退款之后被商家起诉,拼多多公司会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因为他们的条款早就说了,这个纠纷起源是当初的仅退款,而仅退款是你自己选择的,和平台没有一毛钱关系。至于你和商家有纠纷,你们自己去找法院解决,如果法院判你败诉给商家退款加赔偿,别找我,我一分钱的责任都不承担。
只要你购买了拼多多平台上的商品,就视为同意这些条款,至于你有没有看到、是否理解,不好意思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这种好事自己独吞,坏事全甩锅出去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底层互斗,而拼多多却在高层坐收渔翁之利,赚得盆满钵满。公司负责人黄峥甚至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那么,仅退款真的造福了消费者吗?就算用脚后跟思考,也知道不可能有这等好事。
仅退款政策出台后,商家和源头厂家很快调整策略,把最差的商品放给拼多多,以此来对冲仅退款政策。于是在电商专供的大通道下,又开辟了一条私密小路,叫“拼多多专供”。
这样一来,一帮零元购白嫖党搞仅退款,却让广大的老实人买单,这还有天理吗?
所以你们发现没,拼多多这公司有个特质它做啥事看起来都没啥底线,作为一家中国本土公司,却没有任何传统道德伦理观念,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服务。曾经多年前我们都很奇怪,上海也算是光荣之城,拥有红色基因,为什么会孕育出这样奇葩的一家电商公司?疑惑了很久很久,后来经过疫情几年,一切恍然大悟。
那么仅退款为什么现在要取消了?
当然不是因为拼多多赚够了,赚钱哪有够呢?
因为天怒人怨太久,注定要出事。
2023年3月25日,拼多多上线自营店“多多福利社”,但在新品上线4小时后匆匆下架并关店。原因是大量拼多多商家涌入店铺恶意下单,下单后申请“仅退款”,并对在线客服疯狂攻击拼多多和创始人黄峥。
随后,战火迅速烧到了平台上的其他品牌商。3月28日,拼多多的许多大品牌商家也受到了类似的攻击,因为网上疯传他们背后的代运营也是拼多多自己的公司,属于一家人。
2023年3月29日,拼多多内部客服称:“这是从业以来经历过的最夸张的恶意打砸店铺事件”,并表示将坚决诉诸司法机关。
2023年4月3日,拼多多内部客服发布消息,有组织、有预谋的“打砸”行为仍在持续,平台“百亿补贴”的店铺和商品成为攻击的主要目标。
这场战火烧了多日,最终导致拼多多和商家两败俱伤。拼多多的口碑和信誉从此彻底扭转,一路狂奔向下。
但即使如此,拼多多仍然不肯撤销仅退款政策,毕竟靠这个赚钱太容易了。它不仅收买了消费者的心,还可以借此对商家罚款,一箭双雕,巨额财富日益增长。
最终,关于拼多多的法律纠纷开始井喷,截止到2025年4月份,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得到的搜索结果高达68702篇文书,而且这只是公布出来的,没有公布的那些,各位自己想象。
上海市长宁区法院的业务量很可能是全国第一,每天都处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立案申请。为什么这个法院的业务量这么大?因为法院辖区内有一家公司叫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就是拼多多。长宁区法官们每天处理的案件中,起诉拼多多的案件一直处于“爆单”状态。
然而,长宁区法院的拼多多案件只是冰山一角。拼多多案件的大头其实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法院。
所以,取消仅退款政策,首先就是给各地法院减负。
此外,遭罪的也不止法院一家。
2024年7月22日,几百名拼多多商家群体围堵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广州总部。
2024年7月29日,数百名拼多多商家又围堵拼多多上海总部。
起因是商家们被拼多多的巨额罚款和仅退款政策折磨得精疲力竭。本以为疫情几年已经奄奄一息,把拼多多当成救命稻草,没想到来了拼多多,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被罚款,甚至要当掉裤子还债。
群体事件此起彼伏,但拼多多这种皮糙肉厚的公司却挺了过来。在拼多多心里,反正现在是法治社会,让一群泥腿子商家闹腾一下,出出气,给他们退店就拉倒了。
然而,拼多多的这种行为给有关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全国这么多靠电商吃饭的商家,在被拼多多吸干血之后,就这样轻易退完店甩给社会,必然造成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最后,这些恶劣后果不还是要让国家承担,让全民买单吗?
所以,仅退款政策在吸血五年后,终于撑不住了。
它就不是自愿退出历史舞台的。
生于卑劣,死于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