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冰雪盛会,是对72年前《水门桥》酷寒之战的最好回馈

娱影符号 2022-02-11 16:50:40

北京冬奥会上,勇夺金牌的奥运健儿备受关注。赛场外,吉祥物“冰墩墩”也一举成为“顶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一票难求”的盛况表面上固然与冬奥会与春节交融的喜乐氛围相关,但其背后却彰显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彰显。

春节档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也同样受到大众热捧,上映8天票房就高达28亿,刚上映时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

和“冰墩墩”的受欢迎同理,《水门桥》高涨的观影热情背后,与春节档全家观影的热情有关,但更主要是因为人民在盛世之中不忘英雄,对先烈感恩之情的流露。

同样都是虎年,同样都是在冰雪季节,72年前长津湖水门桥的暴风雪飘过历史长空,因为英雄们的浴血奋斗,铸就了如今国富民强的美丽家园。

近日,《水门桥》片方发布主题曲《雪花》MV,纪实的歌词、深情的曲调再次带观众回望志愿军当年的壮举,令无数网友潸然泪下、感怀不已。

“白雪皑皑的山崖,阴霾的天空下,回望着远方的家,脚步不能停下。”长津湖战役发生在1950年,那年朝鲜遭遇极寒天气,志愿军是在零下40摄氏度的情况下,在缺少御寒衣物和极度缺乏食物的条件下,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

在志愿军面前是最恶劣的环境和最强大的敌人,身后是最爱自己的家乡祖国,所以他们“脚步不能停下”,歌词唱出了志愿军们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

“摇曳在空中的花,纯白无暇。拖着满身的伤疤,血映红了晚霞,再听不到你回答。”很多观众看完《水门桥》之后,被影片中极为写实的战争场面深深震撼到了。水门桥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志愿军决定在这里阻断其退路。但由于兵力悬殊,每炸一次,美军都会把桥修复,所以炸桥先后进行了三次。随着战火不断升级,志愿军在绝境中始终展现出顽强的斗志。按照谈子为的方案,七连兵分三路炸桥:偷袭指挥部、控制桥面并分散敌军火力、在泵房等待时机实施爆炸。从平河、余从戎、梅生到伍千里,在一次次的爆炸与燃烧中,每个人的生命都在冰与火中走向落幕......战士们的“血映红了晚霞”,也映红了观众的眼眶。

“雪漫漫落在心上,生根发芽,等到下一个春夏,开出一束花。”《水门桥》中有一个细节一直为观众津津乐道,难以忘怀,就是在几乎全军覆没后,万里将一直系在胸口的红色围巾系在山顶的树上。

鲜红的围巾像旗帜一样飘扬在冰雪覆盖的战场,这朵冰天雪地里开出的“鲜花”,是志愿军大无畏精神的无言宣誓,穿过70多年的时空,依然振奋着每一位观众的心。

“那丰碑矗立在山崖上,是暗夜的灯塔。”如今这段历史已经过去,志愿军也在随着岁月而离开人世,但是这段记忆、这份精神绝不能忘却。

《水门桥》上映后,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走进电影院,就是要让新一代也了解历史、不忘先烈,只有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是付出了怎样的牺牲才有了如今的新生活,才能让孩子们懂得感恩,更激发他们心底的力量,继续拼搏奋斗。

《长津湖》系列从来都不止是一部电影,更是将矗立在民族血液中的丰碑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这份英勇和伟大成为指导我们生活的灯塔,指导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要矢志不渝、砥砺前行。

如今盛世年景,冬奥会举国欢腾,冰雪的盛会昭示着祖国的强大,回望72年前水门桥的风雪之战,正是志愿军们的浴血奋战为如今繁荣打下基础。集万千宠爱的冰墩墩身上,有72年前的这片《雪花》。#《长津湖之水门桥》口碑爆棚#

《雪花》的最后,是这样唱的:“我会把故事写下,寄望远方啊。”感谢《水门桥》,将志愿军的故事写下来。

0 阅读:2

娱影符号

简介:来跟我一起观影娱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