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山军到豆腐军,国民党第10军在解放战争中三次全军覆没(一)

浮沉聊历史 2024-04-25 22:08:41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中有所谓五大主力的说法,分别是新1军、新6军、第5军、第18军和第74军,这些都是国民党军队中的王牌部队。但对于哪支部队能够排第六,那就众说纷纭了,笔者认为仅以抗战时期的表现来看,第10军是有资格的。

李玉堂

第10军在抗日战争中以善于防守著称,因该军在第3次长沙会战中守住了长沙,因此一战成名,被称为“泰山军”。第10军下辖的第3师、第190师和预备第10师均获被授予了“飞虎旗”(飞虎旗是国民政府授予军事团体的最高荣誉凭证,整个抗战期间只有20个单位获得了此旗)。

抗日战争中的第10军

国民党军队中,大部分有战斗力的军都是由一个建军历史悠久、战斗力极强的核心部队编组而成。如第1军的核心是第1师、第2军的核心是第9师、第5军的核心是200师等,第10军也不例外,该军最核心的部队就是第3师,军长李玉堂曾担任过第3师的师长。

第10军这个番号在抗日战争初期为徐源泉部,但徐源泉的第10军在武汉会战中不听指挥、擅自行动,战后就被撤销了第10军的番号,新成立的那个第10军就是后来的“泰山军”。

1939年7月5日,新的第10军在江西高安成立,隶属于第10集团军,此时的第10军下辖第79师和第190师。1940年5月,第10军的编制重新调整,任命原第8军军长李玉堂为第10军军长,把第3师和预备第10师被调入第10军,第79师被调出第10军,自此第10军的班底就固定了下来。同年8月,第10军被列为战略预备军,由军委会直辖,后来又隶属第6战区和第9战区。

第10军先后参加了第2长沙会战、第3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和长衡会战,在这4次大型会战中,第10军都是中坚力量,可谓是劳苦功高。

由于第10军战斗力强,一旦开战哪里有危险就被派往,因此每一次会战第10军的伤亡都很大。只是师、团一级的将领,在历次会战中就阵亡了多人,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牺牲在常德会战中的预备第10师师长孙明谨。

在最辉煌,也是最悲壮的衡阳保卫战中,第10军因援军迟迟不到,苦守衡阳47天后最终向日军投降,成为了该军永远抹不去的污点。经衡阳一战,“泰山军”第10军实际上已经全军覆没,不复存在。

衡阳保卫战后第10军的重建

第10军在衡阳投降日军后,因第10军在衡阳的优异表现,国民党军队于1944年12月27日重建第10军,以原第10军残兵和四川的新兵重新编成。

新任的第10军军长为余锦源,此人曾担任过第190师师长、第10军副军长、吉泰师管区(该师管区负责为第10军输送新兵)司令等职,与第10军关系密切。但从派系上看,余锦源属于土木系,而第10军算是何应钦一派的部队,因此他只当了2个多月就被调走了。

接替余锦源的是赵锡田,赵锡田和第10军的关系也很密切。他曾担任过第3师师长,在衡阳保卫战期间,率领第63师救援第10军时出了大力气,导致第63师损失极大。另外赵锡田还一个重要身份就是顾祝同的外甥,这些都是赵锡田能够当上第10军军长的有利条件。

第10军虽然勉强重建了起来,但实力大不如前,衡阳一战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基本打光,很多侥幸存活下来的老兵都没有选择继续当兵。衡阳保卫战结束后,重建的第10军一直在后方休整,直到抗战胜利。

根据一名预备第10师的浙江籍老兵回忆,曾有军官鼓动他们回第10军,这名浙江老兵因为是被抓丁参加的部队此时又已经落下残疾,而且当兵这几年都没有回过家,就想要回家看看,他一路靠乞讨回了浙江金华老家。真正回归预备第10师的老兵只有几百人,大部分人都选择留在了衡阳附近当老百姓。毕竟经历了这么多生生死死,作为底层普通的士兵,或许已经厌倦了战场。

4 阅读:1409

浮沉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