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刘珍年的兴起与覆灭(四):刘珍年的胶东小王国

浮沉聊历史 2024-03-19 20:24:45

刘珍年自1929年4月击败张宗昌、褚玉璞的乌合之众后,就在胶东地区彻底站稳了脚跟。当时刘珍年的势力范围西自掖县、平度、莱阳,东至东海,拥有大大小小十一个县,另有烟台、龙口和威海三个市,其中以烟台为政治中心,掖县和莱阳为军事基地。

在刘珍年的地盘上,地方上的市长、县长、公安局长、税务局局长均由刘珍年亲自任命,地方税收除一小部分上交给南京国民政府,大部分归刘珍年自由支配。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对于北方的控制力极其有限,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默许承认刘珍年的独立王国存在,而无可奈何。

作为一名军阀,军队是刘珍年的根本,刘珍年部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7军,实际上却只有一个第21师的番号。虽然只是一个师的部队,但第21师超编非常严重,全部官兵高达3万2千余人,下辖赵振起的第1旅、梁立柱的第2旅和张銮基的第3是,每个旅都编有3个团,直属部队有特务团、教导团、炮兵团、辎重营和工兵营,可谓是齐装满员,兵强马壮。

刘珍年在刚开始独立的时候,就经常对左右吹嘘说:“我们若有三万人,便可横着走。”经过数年发展,刘珍年的部队已经超过三万人,在胶东地区确实是横着走了。

扩充和维持军队,首要就是钱。蒋介石每月拨给刘珍年军费7万元,后来又先后增加为11万、14万。如果蒋介石给的军费仅仅是养一个万把人的师问题并不大,但刘珍年还要扩军招兵买武器弹药,这费用就大了去了,凭借蒋介石给的这些钱根本养不了这么多人,更买不了武器弹药。

刘珍年多次耗费巨资向外国人购买武器,曾一次性支付15万元购买过德国造马克沁重机枪,也从日本人手里买过5000支步枪,每支1000元,共计50万元。当时刘珍年部每月的军饷就需要30万元,这个数字还是打了折扣,根据刘珍年部的内部规定,高级军官只发5成,中级军官发7成,下级军官和士兵则足额发放。以胶东一地,养这么多的部队,实在是祸国殃民。

为了填补军费空缺,刘珍年巧立各种征税名目,如:鱼盐税、硝磺税、屠宰税、印花税、花生税、军事教育附加税等。这些税都增加了当地老百姓的负担,刘珍年征的税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是为了维持其个人的统治。

另外又一边禁烟抓赌,一边放烟放赌,每抓到一个吸毒者当场就款三十元,再根据吸毒者家庭条件按比例增加罚款数名,实在没有钱交罚款的就在身上纹一个“毒”字也就放过了。这一举措给刘珍年增添了名声又多了一个财源,毕竟能够吸毒的都是大部分都是有钱人,这对于底层贫民的伤害并不算大。

刘珍年的这些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实力的壮大,不过刘个人的品行还是值得夸赞的。刘珍年不吸烟不赌博不纳妾,只有一个原配妻子,在当时可以算是一个标准的好男人。生活上刘珍年也保持艰苦朴素,平时只穿灰布军衣,只有在参加重要活动时才换上西装。

刘珍年本人确实是做到了艰苦朴素,但他的手下就良莠不齐了,贪财好色的比比皆是。这些人在刘珍年面前,都配备了一套特制的衣服,夏天单衣打着补丁,冬天棉衣故意露出棉花,穿的鞋也是破破烂烂,以表示自己是清廉的,背地里却是贪污受贿无恶不作。

不管军阀本人品德如何,都改变不了军阀的本质。因为军阀就是以军队为一切前提,军阀的存在完全就是地方的负担,严重阻碍了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

但话又说回了,在军阀、贪官污吏遍地的民国时期,多一个刘珍年不多,少一个刘珍年不少。至少刘珍年给胶东地区带来了数年的和平,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对于地方上的土匪也是尽力剿灭,保护了一方太平,没有参加中原大战等新军阀混战避免了地方上生灵涂炭。

0 阅读:30

浮沉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