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泌乳素血症(HPRL)是一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血清泌乳素升高及其相关临床表现为主的,下丘脑-垂体-生殖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中PRL的检测结果是重要的诊断指标与依据。
二、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1、下丘脑疾病: 颅咽管瘤、炎症等病变影响催乳素抑制因子(PIF)的分泌,导致催乳素升高。
2、垂体疾病: 是引起高催乳素血症最常见的原因,以垂体催乳素瘤最常见。1/3 以上患者为垂体微腺瘤(直径<1cm)。空蝶鞍综合征也可使血清催乳素增高。
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刺激垂体催乳素分泌。
4、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血清催乳素增高,多为2.73~4.55nmol/L,但未发现垂体或中枢系统疾病。部分患者数年后发现垂体微腺瘤。

1、月经紊乱:85%以上的患者会出现月经紊乱,包括月经稀发、不排卵或黄体形成障碍,甚至闭经。

2、溢乳:非哺乳期女性出现双乳流出或可挤出非血性乳白色或透明液体,这是HPRL的典型症状之一。

3、头痛和视觉障碍:如果HPRL由垂体腺瘤引起,可能会因为腺瘤压迫周围组织而出现头痛、眼花、视野缺损等症状。

4、性功能减退:女性可能出现性欲减退、阴道干涩、性交痛等症状;男性可能出现性欲减退、阳痿等。

5、不孕:生育期的男性和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孕不育问题。

6、骨质疏松:长期HPRL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7、其他症状: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怕冷、体重增加、水肿、嗜睡等,以及由于垂体瘤增大可能引起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1、症状常是本症的线索,患者往往有非常典型的溢乳与性腺功能减退症状。
2、检测血清PRL可以确诊有无高PRL血症。
3、病因诊断:在确诊高PRL血症时,需行相关检查化验进一步明确引起高PRL血症的病因。因垂体泌乳素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病因。因此有必要常规行脑垂体MRI。
4、泌乳素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时间:月经期第2~4天,建议上午空腹;
(2)检查前注意保持好的睡眠、不要熬夜以及同房;
(3)检查前不要剧烈运动,平复心情,需静坐30~60分钟;
(4)检查前几天避免服用相关药物;
(5)保持好的情绪、避免过度饥饿;
(6)如果首次检查结果稍微偏高,需结果专业评估下次复查再做判断,如果泌乳素高于正常值的3倍以上,则要考虑高泌乳素血症。
五、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适用于有月经紊乱、不孕不育、泌乳、骨质疏松以及头痛、视交叉或其他颅神经压迫症状的所有高PRL血症患者,包括垂体PRL腺瘤。常用的药物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卡麦角林和喹高利特。
2、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垂体大腺瘤生长迅速、药物控制不理想、出现明显压迫症状者。
3、放射治疗:用于不能坚持或耐受药物治疗者;不愿手术者;不能耐受手术者。放射治疗显效慢,可能引起垂体功能低下、视神经损伤、诱发肿瘤等并发症,不主张单纯放疗。
4、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调节血气,缓解闭经、乳房胀等症状。
5、心理治疗:因为高PRL血症治疗的长期性,所以安抚患者情绪,减少应激也很重要。

1、避免乳房刺激:乳房按摩、过紧的内衣等可能引起泌乳素升高应适度减少乳房刺激。
2、关注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高泌乳素血症,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并及时治疗。
3、妊娠和哺乳:怀孕和哺乳期泌乳素水平自然升高,应了解这一生理变化并避免在此阶段过度干预。
4、避免低血糖:低血糖可能影响泌乳素分泌,应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血糖水平过低。
5、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应避免过度运动引起的身体应激反应。
6、控制应激:长期应激状态可能导致催乳素水平短暂升高应通过合理方式缓解压力。
7、健康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激素水平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