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制胜的无敌法则,让你“躺平”就能战胜焦虑症、强迫症

诺来看健康 2024-05-04 04:38:19

注:焦虑症、强迫症心理模式相同,其应对方式也是相同的。

最近在咨询中遇到一位“学究”型的强迫症学员。他的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特别认真。不管是对于学习《战胜强迫症》这本书,还是我说的话,都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哪怕就少说了一个字,都能被他发现,并且不断跟我询问,不获得答案绝不会罢休。

对于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但是过于完美,就会物极必反。太过于在理论上纠缠就有些浪费力气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肚子饿,去酒店吃饭。看到酒店里大家都很享受,那人心里就很开心。说明这家餐厅的菜很好吃。如果不好的话,怎么会大家一脸享受呢?

当他坐下来,服务生端上了菜单。他静静看了下菜单,看到这个菜单是如此的高端大气,里面的菜色照片又是如此的精美,这更加佐证了他的猜想——这家餐厅的饭菜肯定是很好吃,不然怎么会有这么用心做的菜单呢?有句话叫“细节处见功夫”。从菜单这个细节就已经证明了。那个人一想到这就更欣喜了。

可是问题来了,如果他只是这看看,那看看,那么他能解决肚子饿的问题吗?

肯定不能。只是看到别人吃的好,或者只看菜单精美,这些的确可以说明这家餐厅的口味应该不错。可是只要是不去吃。那么那个口味好与不好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就像是我们在心理调整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某位老师的学员都已经完全走出来了。这很好,说明老师很厉害。

同时,我们自己亲身去学习。听到老师讲的也非常合理,非常有道理。这更加证明这位老师的水平高,对于我们的问题可能会非常对症。

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练习,不去把那位老师的教法去实践出来。那么我们学的那些理论、道理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不就像上面那个吃饭故事,我们只是看到别人吃的很香,吃的好。我们也看到了精美的菜单,觉得这个菜单也很合理、很恰当。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去亲自品尝,不去吃,那该饿还得饿。

(推荐焦虑、强迫的朋友去看看《战胜强迫症》和《情绪自救》两本书,练习书中的“亦止法”和“观息法”相信对你会有很好的改变。)

这叫什么?饱了眼福,没了口福。你要做这样的人吗?

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吃下去,这个对我们会产生真正的改变。前面的那些观察过程只是为最后这一步服务的。所以,我们不要买椟还珠,把自己真正要干什么给忘了。

当然,可能有的朋友就会问了。难道我们就不去学理论吗?

不是不学理论,而是要把理论结合实践。学多少理论,做多少实践。最后是为了实践,为了能够“消化和吸收”,产生更好的效果......。

0 阅读:1

诺来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