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必死,这是诸葛亮一直以来的布局

口味情话 2023-07-05 09:25:08

现在人夸一个人聪明,基本上都会用在世诸葛这个词,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是聪明人的代表,也是弄权夺势之人想要拉拢的对象。而在三国时期,只有刘备有此殊荣,将他纳入自己的麾下,这才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诸葛亮能够有今天,除了是刘备的赏识之外,也是底下之人兢兢业业的工作所得来的结果,然而他在晚年时期,却一直想要除掉跟随在自己身边的魏延,这又是为何呢?

魏延作为诸葛亮最信任之人,他也是刘备的心腹。在刘备预备入川的时,是魏延一马当先,凭借自己的勇猛拿下了这一战的胜利。也就是从此刻开始,魏延崭露头角,成为了牙门将军。之后他就跟随着刘备攻下益州,汉中这里就需要有人留守,很多人都认为刘备会选择张飞,毕竟是自己的兄弟,无论是心境还是能力,都是他最能够掌握的,然而刘备就做出了其他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那就是汉中的守将任命为魏延,就这样,他从一个将军变成了汉中太守,展现了刘备对他的信任与看重。

其实刘备做出这样的角色并不是一时冲动,他早就问过魏延,而魏延表示如果自己镇守汉中,一旦曹操来犯,他一定会首当其冲,冲在最前面用性命保护汉中。如果说曹操的军队只有10万人的话,他有信心直接替刘备铲除曹操,这样的话语让刘备的内心非常震撼,于是他决定让魏延镇守汉中,说到底也是被他的豪云壮志所感染。好在魏延并没有吹牛,在曹操来犯之时,利用重门之计成功守卫了汉中,对得起自己的诺言。

正是因为他的头脑和才能,刘备在信任他的同时,也将他推向了诸葛亮。在两人的共同推动之下,魏延成为了蜀国名将,可谓是风光一时。可惜好景不长,刘备在白帝城病逝,位置就被他的儿子刘禅所继承,在其弥留之际,他将大汉江山和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诸葛亮,希望他能够代替自己,继续守护江山。此时的魏延已经成为了侯爵,可谓是军功累累,地位超然。

然而诸葛亮在决定北伐的时候,却始终没有重用魏延,而是慢慢提拔起了马稷,可是没想到他的信任却让马稷产生了自负心理,觉得自己不可一世,却没想到就是他的骄傲自满,让敌军攻陷了街亭,让整个国家陷入了危机。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都没有想要再次启用魏延的意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魏延一直以来都想要参与北伐战争,可诸葛亮总是不想用他,因为对方的策略与自己的策略相悖,所以诸葛亮总觉得魏延对于蜀国并不是那么的忠心。其实意见相悖并不是重点,而是在两人意见不同之后,魏延直接选择不听诸葛亮的调遣,开始摆烂模式,无论诸葛亮是明示还是暗示,他都不愿意再参战,这也就惹怒了诸葛亮,直接断绝了他参战的可能性。

不过在蜀国陷入危机的时候,诸葛亮还是启用了魏延,毕竟个人恩怨是个人恩怨,如果因为个人恩怨而灭国,那他自己就是千古罪人了。可这次魏延还是没有听从诸葛亮的调令,在他担心埋伏让所有人不得出兵的时候,魏延却觉得诸葛亮多虑,想要自己带兵前往。没有想到事情如诸葛亮所料,路上他们遇到了魏军的伏击,也就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延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将过错推到了别人的头上。而诸葛亮虽然了解事实真相,却并没有对魏延下手,反倒是杀了这几个替罪羊。为什么诸葛亮会选择这样的做法?是因为魏延在朝中还有不少重臣做靠山,诸葛亮想要除掉他不能做在明面上,否则极其反叛就不好了。于是他在临死之际安排了马岱,对方也确实在他身死之后顺利完成任务。毕竟诸葛亮知道,魏延这个人也就只有自己和刘备压制得住,一旦两人都离去,他就会成为蜀国最大的隐患,因此必须除掉,以绝后患。

0 阅读:12

口味情话

简介:情话温山软水,不及你眉眼半分。